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

佐藤先生對日本上流社會生活方式的描述:現實中「上流社會」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相信會有不同的感覺。

日本上流社會謙遜低調,阿拉伯上流社會張揚炫耀。但對於頂級的生活品質的講究,是一致的。這才是上流社會生活方式最本質的共同點。

這樣的生理特徵,也代表了長期保持富貴生活的終極結果。在幾十年前,我們還可以說上流社會代表著生活方式的終極模仿方向。可這一點在今天要被打破了。無數年輕的才俊,寧可模仿矽谷的生活方式,因為喬布斯,拉里佩吉,謝爾蓋布林,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年輕人的偶像兼精神領袖才真正改變著這個世界。就連美國最新的暢銷書《社會動物》,都已經把謝爾蓋布林這樣典型的新富直接稱為【上流人士】了。但是,失去了【被模仿的終極目標】這個標籤根本就不要緊。只要喬布斯,拉里佩吉,謝爾蓋布林,埃隆馬斯克始終擁有巨額的財富,並且一直傳承下去。不管他們本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他們的孩子終究會在富貴生活的滋養下逐漸形成極端講究吃穿用度住行禮的真正的【上流社會生活方式】。這就好像低學歷致富的人如此之多,他們似乎也看不起空有高學歷的人,但他們的孩子孫子們一定會藉助他們的財富上最好的學校。

Advertisements

接下來就說說這種生理敏感度的意義——它帶給人們的,可絕不是花錢如流水那麼簡單。

首先是它對於個人的意義。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平民還是上流階層,這一生所經歷的事情在數量上都是差不多的。但上流人士生命的廣度要遠遠超過平民。

平民的生命就像是下面這個六角形,面積代表他此生所經歷的事情,周長代表他此生所接觸的外部事物的廣度。

而上流人士的生命,則是下面這個圖案:

面積差不多,可能就大了一點點。但周長就……

每一個枕頭,每一個酒杯都是不同的生活體驗。平民又如何可以與之相比?

此外,這種生理敏感度也可以給人帶來最切實的、無可逾越的身份象徵和優越感(如果你在意這個的話)。

你家有錢算什麼?我努力也可以變得很有錢。你捐進斯坦福算什麼?我努力也可以進斯坦福。

Advertisements

但是……這種全方位的生理敏感度,卻是怎麼努力都沒用的。如果你沒有擁有它,可能你不在意這個。但是每一個真正擁有它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心理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很不容易被察覺,因為它所導致的行為,不是看不起別人,而是同情別人。想一想健全的你看到一個殘疾人的感覺吧。

人們常說,真正的上流社會是不會看不起人的,暴發戶才看不起人。確實是這樣,因為他們比看不起別人的暴發戶,心中優越感更甚。

這個較為敏感,容易引起爭論和讀者不悅,點到為止,不多說了。

而這種生理敏感度對於社會的意義就更大了——它創造了整整一個金字塔般的奢侈品行業。奢侈品行業在上流階層形成了近乎閉環的商業系統。賣家和買家都是上流人士。平民通常做不來奢侈品生意(原因馬上會講到)。如此一來,整個階層對其成員來說就顯得更有意義了,也大大延續了上流階層的生活方式的傳承。

不要簡單的以為,奢侈品行業只是為了滿足二逼們的炫耀欲而產生的。如果你這麼想,可能你還根本不了解奢侈品的本質。二掉的那個人,可能是你自己。不是說,你不用奢侈品,所以二。而是說,你不懂奢侈品的本質,你就賺不到富人的錢。

福特T型車所代表的大型規模化標準化的工業產品,滿足的只是平民的需求。而越上流的人,要求越別緻,品質越好的產品,不是為了裝逼,只是為了滿足最基礎的生活需求。

在另一個知乎問題什麼是奢侈品?中,上流人士代表佐藤說:

對於很多人而言,毛巾、T-shirt,玻璃杯、盤子、煙灰缸、撲克牌、零錢托盤、皮帶、小鑰匙釦、枕頭套、床單,這些大概都算是生活必需品。即便不全爲,也必定有一両樣是你的生活所必需。而以上這些,都是Hermes 的主要產品。它們只是質量好,可以用很久,而已。

總結一下佐藤的全答案就是:商業化的被稱為「奢侈品」的產品,僅僅是那些對生活很講究的人的生活必需品。在佐藤看來,根本就不應該用「奢侈品」這個詞語來形容這些生活必需品。

而平民代表菠菜姐

@朱怡婧

說:

我定義奢侈品就是沒有他我感覺不到明顯的生活質量下降,但擁有他需要費明顯比較高或者麻煩的時間和金錢。

菠菜姐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明顯低於佐藤先生,佐藤的必需品,在菠菜姐看來就是奢侈品了。而奢侈品的價格為何如此昂貴?真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一毛錢兩分貨,一塊錢三分貨】。這句話大家通常都以為其中的一分錢,一毛錢,一塊錢,說的是售價。其實不然,它說的是成本。高成本才導致了高售價。那些商品不變,把售價直接加兩個零,反而賣得好的故事,都有瞎編的成分,要騙也只能騙新富。真正的上流買家,是不會被這些伎倆騙到的。在頂尖的品質上,幾何倍數的成本提升,往往只能帶來百分之一的質量提升。這細微的質量差別,平民買家根本感受不到,而它正是上流買家不惜用最昂貴的價格,也要追求的。因為,他們無法在生理上容忍粗糙。就是這樣。

所以,有的生意確實是普通老百姓做不來的。因為他們不懂得用高出3倍的成本來讓品質提升0.1的意義何在。就算他們這麼做了,他們也不敢定高價格。因為他們不相信居然會有人願意用高出5倍的價格,來買這品質好出0.1的產品。在他們看來,這純屬錢多燒得慌。

以我們家蛋糕店為例。自從去年火了以後,武漢的烘焙愛好者就紛紛效仿,然後又紛紛垮掉。其實說白了,不是我們的技術有多牛逼,是別人根本想象不到我們用了多麼昂貴的原料。那些模仿者,用便宜的原料做出的產品,口味也就比我們差了一點點。但正是這一點點的差別,使得他們就算定價低也不好賣,因為低端市場已經被皇冠和仟吉這樣的烘焙巨頭搞成紅海了。而對於高端消費者來說,這一點點的口味上的差距,正是他們在生理上無法忍受的。

至於我哥,我們蛋糕店的首席蛋糕師,剛剛帶著我妹去從上海品鑒美食回來。聽我妹說,他在cova吃蛋糕,吃一口就扔了。他已經在生理上無法忍受cova的品質了。要不是這事兒發生在我親人身上,我真的會覺得這是在裝逼。我遇到的人里唯一能媲美我哥的,是法國一個大奶油廠商(我們的供貨商)的老闆。他來武漢,在我們家吃蛋糕,每種蛋糕吃一口就能說出全部的原料成分,甚至連比例也說得八九不離十。

再談談這種全方位的生理敏感度,對於全人類進步的意義吧。

我認為,它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我上面舉過一個例子,你現在穿越到古代,哪怕是做皇帝,都無法忍受那種粗糙的生活。可見,我們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就是比以前更「上流」。如果人類能一直享受著茹毛飲血,而不追求更好的食物品質,哪裡可能發展出這麼多烹飪技術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躺在草垛上都能呼呼大睡,也就不會有褥子和席夢思的出現了。正是我們在生活每一個細節上的敏感和不懈的挑剔,才促進了生活的進步。而擁有最高生理敏感度的上流人士,則是追求這種進步的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最後轉到我的老本行,說說追女孩。不說透,大家自己悟。

在同樣收入的情況下,女人的生活方式通常都是比男人要更「上流」的。她們對吃穿用度住行禮會比男人更講究。為什麼大多數有錢人吸引女人都很容易,少數有錢人則沒人愛或者純給女人做凱子呢?因為有錢人在生活方式上面有條件做到更上流,也就是更講究生活每一處細節的品質,這是吸引女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果你僅僅是個土豪,其實對女人沒什麼吸引力(鄉村女神除外)。

如果你有一顆上流人士的心,有一種精緻生活的精神。哪怕你兜里沒幾個錢,也是很有魅力的。我在華科大住了四年了。華科大各個校區加起來我吃過31家食堂。每個食堂里每道菜,我都至少吃過兩次以上。我知道哪個食堂的那道菜最好吃,以及同樣的菜在不同食堂的口味上的區別。

如果你是華科學子,你能做到嗎?這和錢無關,食堂很便宜的,它只和精緻講究的生活態度有關。如果我是華科的學生,我和你約同一個妹子。你帶她去光谷吃東西,也許你花費比我還大,但我勝算很可能比你高。因為她能感受到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細節品質的自然而然的追求。我比你,更「上流」。

(完)

==========================

update:

在全部更新完畢之後。我看了一下評論,基本上如果有批評的話,都集中在【你把上流社會等同於物質追求了,忽略了精神層面】。

這實在是大誤解。

第一,我沒有忽略精神層面。相反我很重視它,所以我才花很大篇幅,力求嚴謹的論證了:從精神層面,你無法嚴格的區分不同的階層和人群。偉大而高尚的人,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階層。但是,因享受物質生活而形成的生理敏感度,卻可以嚴格區分出不同的人群來。

第二,最富貴的物質生活,可以相當有效的導致:頂級的教育水平,頂級的文化程度,高尚的精神追求(因為已經不再擔心生存問題了),等等精神層面的東西。而反之則不行。再高尚的精神追求,也無法有效導致富貴的物質生活。既然A和B共同決定了上流社會,而A能導致B,B不能導致A,所以我稱A為更本質的因素。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