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方哲學史》的點滴感想

這周讀完了梯利的《西方哲學史》,是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版本。

其實我懷疑,這個版本是不是有所偏差,畢竟一般學術著作都是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為主流,後來我上網對比了下,感覺應該是舊版有伍德的補遺,況且那時代翻譯的著作,意識形態比較重;而光明日報的這個版本,目錄不如前版那麼條理清晰,但也對伍德補遺有所取捨,應該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

這僅僅是我個人所以為,沒有具體對比,還望有前輩指教。

之前,我是抱著想讀「後現代書系」的心態以這本《西方哲學史》書為前菜的,畢竟不懂歷史,無以了解該學科。況且,我作為一個小說創作者,文史哲政法,逃不過去。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主流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也就是唯物主義。以前我也讀過馬克思主義,但更覺得他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家,而不是哲學家。據說梯利也是這一觀點,所以他的哲學史里沒有介紹馬克思的思想體系。

Advertisements

一口氣讀完哲學史,好像就是唯心主義的歷史。

希臘時期,思想家本能地問:人是什麼,世界是什麼。這是理性對外界和對內里的探索,就像一個小孩子。

中世紀,宗教者望天:一切之本原如何。存在的目的如何。關於時空及一切事物的開端與終結,逐漸地建立人類之信仰,認為世界乃如「一切事物總有事物的工程師」。

近代以來,通過啟蒙運動,哲學家以科學、理性、經驗、思維、實在解釋一切,哲學是關於知識的理論,是自然和人文科學的科學。

現代伊始,因為科學逐步擊潰人類心靈的自戀,所以發生存在主義,哲學嘗試脫離理性,步履蹣跚地追挽人類尊嚴、靈魂的偉大。

我看來,它也是關於人類自戀的歷史。不同時期,受著科學、政治、文化的影響,不斷有思想家提出新理論,反駁先哲,這樣挺好,熱熱鬧鬧。

Advertisements

但哲學家總是孤獨的,他們也許畢生去鑽研一些問題,去反駁某些前人畢生鑽研的問題……反反覆復,不是牽一髮而動群體,只是在歷史的長河裡冒一個、再冒一個聲音,此呼彼應。

我不是歐洲中心主義者,卻誠然,如此恢弘的思想史,我們的文化自愧不如,別的地方更無以比之。他們吵吵嚷嚷,我們只有一把腔,喊了兩千多年。他們前仆後繼,我們步伐齊整。

我喜愛康德、叔本華和尼采。

康德把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結合,似乎提出了人類學習知識的方法,沿用至今;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擊潰人類的樂觀,扯掉亞當的遮羞褲;

尼采,讓文學有了文學的著裝。

可悲的是,我們的國家教導我們以唯物主義,所以看唯心主義的哲學史,總隔著一面牆,穿不透,似懂,有覺得那些理論可笑。然而反觀馬克思主義,又不嚴謹,或許我沒有深讀之。唯物唯心,我也不敢斷言,還是覺得我站在外面看看,聽聽,這樣挺好。我又不是哲學家,不必硬要說個定奪。

看書後,遠比初衷更醍醐灌頂。

以文學創作者觀哲學,確實另一番風味,如木心所說,不能把哲學太當哲學。

截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