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喋喋不休,越是對對方不感興趣

文/武志紅

如果一個心理醫生能化解一個依賴成性的來訪者的所有疑問,那麼,這個來訪者就會對自己的依賴邏輯—我越無助別人會越愛我—更執著。他會認為他的人生答案就在於找到一個好的依賴對象,而不是他自己。

但是,如果諮詢室中出現沉默,這個投射與認同的遊戲就會被打斷。當心理醫生既不接話茬兒也不製造話題時,來訪者投射的內容就會反轉到他自己身上,從而對自己投射的內容有了一個覺知的機會。

所以,可以說,心理醫生的沉默,反而在諮詢室中營造了一個空間,可以讓來訪者更好地覺知自己,而這是最重要的。正如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所說: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兩個人都喋喋不休地說話時,看起來是他們彼此理解,但這常常是一種假象,他們其實看到的都是自己:我在你的講話中索取我「小我」的養料,你在我的講話中索取你「小我」的養料。因為兩個人的「小我」貌似很像,所以兩個人都以為遇到知己,但這不過是遇到了自己的投射而已。

Advertisements

一次,我見到兩個來訪者一起講述他們看心理醫生的經歷。A說第一句,B接第二句,A接第三句,B接第四句……他們都是在分別講述自己的體驗,根本沒有理會對方的話語,但其內容卻絲絲入扣,連接得彷彿天衣無縫,讓我和其他聽眾目瞪口呆。最後,我們這些聽眾還在震驚中時,他們兩人已彼此引為知己,深恨相識太晚。

這讓我想起了13年前的一次經歷。當時,我去一個心理熱線實習,觀摩一個心理志願者接電話。聽眾講到了她童年時被針扎到的疼痛和沒人管的辛酸。聽到聽眾的故事,那個志願者特別興奮,因為她童年時也有一次被針扎得鮮血淋漓。她開始講述她的體驗以及後來的感悟,最後問對方:「你和我是一樣的吧?」對方顯然沒有認同,在沉默中掛掉了電話。

Advertisements

看起來,這個故事和前面的故事完全不同,因為前面的兩個來訪者似乎有了共鳴,而後面的聽眾顯然對心理志願者起了抵觸心理,但是,這兩個故事真的有什麼不同嗎?前面兩個來訪者,他們真的是知己嗎?所謂知己,是「你深深地知道我自己」。但我認為,這兩個人不過是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而已,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也對此絲毫不感興趣,例如他們在那番「對話」中根本沒有給予彼此回應。

你可以仔細觀察任何兩個在喋喋不休的人的對話。在多數情形下,你都可以看到,他們說得越高興,就越是對對方不感興趣。

在那些特別有表現力的影視作品中,兩個相愛的人之間常會出現長長的沉默,但這沉默不是令他們更遠,而是令他們更近,便是同樣的原因。

本文摘自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最新著作《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2015年3月上市,黑天鵝圖書出品,版權所有,轉載需保留此信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