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美食之東坡肉

東坡肉

井岡山有道名菜叫「東坡肉」,不單餐館里有售,老百姓過年時也常吃,藉以紀念當年杭州州官蘇東坡。元祐四年,蘇軾出知杭州。他曾率領杭州父老浚西湖,築起湖堤,即蘇疏堤。杭州人民感謝他,過年時,紛紛抬豬擔酒給他拜年。盛情難卻,蘇軾收下了很多豬肉。恰好他對紅燒豬肉有絕技,就教手下人如法燒成紅酥酥的肉塊,分贈給參加浚湖築堤的民工們,大家都叫它「東坡肉」。傳說這就是「東坡肉」的來歷。

「東坡肉」的燒法與眾不同:先將豬肉或豬頭肉洗凈,切成方塊,用鐺(鍋的一種)燒制,但肉不接觸鐺底,先在鐺內放一張竹運算元,再將肉放在運算元上,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慢煮,火候要足,這樣燒成的肉,鮮嫩味美,不糊不老,不肥不膩。

談到東坡燒肉的技法,清翟灝《通俗編》有段話:「《東坡集》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錢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按:今俗謂爛煮肉曰『東坡肉』,由此」。文中的引詩,見《東坡續集》卷十,題為《豬肉頌》,字句略有出入。蘇軾《仇池筆記》另下有一則《煮豬頭頌》。這兩則大同小異而各具特點的「頌」,不僅記錄了「東坡肉」製作的原始技法,而且也說明了蘇東坡為什麼愛吃燒豬肉。固然如此製作的燒豬肉味道鮮美,令人愛吃,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出於蘇軾當時的經濟條件。他在《答秦太虛書》中說:「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只)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可見蘇軾被貶黃州時的經濟是很困難的。當時官家富戶愛吃的牛羊肉,他買不起,只能買羊脊骨剔肉吃。然而豬肉卻「賤如土」,正好由他這種經濟情況的人買來吃。從中可見這位大文豪當時生活之一斑。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