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問候|小寒」小寒祝安!養生禦寒知識全收錄!

2018年小寒時間

小寒:1月5日 11:55:42,農曆2017年十一月十九。

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冬季6個節氣中的第5個,在每年的公曆1月6日前後,太陽黃經285°,斗指子位(北方偏東方)。

小寒,字雖然叫小,實則寒冷甚過大寒,月半為大,所以叫小寒,並非沒有大寒冷。因為正值三九天,所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故有「冷在三九」之說。

第1則- 小寒三候 -

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雁北鄉丨小寒之日「雁北鄉」,這個「鄉」是趨向,北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是為先導。

鵲始巢丨小寒后五日「鵲始巢」,喜鵲噪枝,已經開始築巢,準備繁殖後代了。

雉始鴝丨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雞,陽鳥,雊(gòu),求偶鳴聲,這時,早醒的雉鳩就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臨近。

Advertisements

第2則- 小寒習俗 -

· 吃菜飯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吃菜飯

· 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吃糯米飯

· 臘八粥

小寒喝臘八粥。一般小寒過去,臘八節也就近了,因此小寒素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等熬成,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臘八粥

· 補膏方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膏方進補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制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Advertisements

· 九九消寒圖

古時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冬季,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字每字九畫共九九八十一畫,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九九消寒圖

· 準備春節

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

剪窗花

第3則- 小寒養生 -

衣:小寒注意三暖:暖頭、暖足、暖背

暖頭:「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人的頭部是平衡整個身體熱量的最主要部位。小寒節氣處於三九的前後,此時,身體處於適應寒冷天氣階段,若頭部受寒,極易引起感冒。

暖足

暖足:冬季時,大多數人的腳部溫度偏低。腳底有很多穴位,受涼後會引起人體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慢,抵抗力下降,極易誘發感冒、心腦血管病、氣管炎等。

暖背:背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背部保暖不當,風寒邪氣極易入侵,耗損陽氣而致病,或者舊病複發加重。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食:「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在小寒節氣,應該滋養陽氣、收藏精微物質,使臟腑功能得到補充,但在進補的過程中,注意合理進補,切勿貪戀油膩、辛辣的食品。

冬季滋補得當,可達到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等效果。

補氣:氣虛體質

補氣:氣虛體質

氣血虛弱的主要表現是運動后冒虛汗、精神疲乏,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可以補氣。

補血:血虛體質

其主要癥狀是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建議服食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陰虛體質

補陰: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者的主要癥狀是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建議服食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補陽: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者有手足冰涼、怕冷、腰酸等癥狀,建議服食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

泡腳可補腎通經

住:泡腳可補腎通經

冬季泡腳有助於驅寒保暖。科學泡腳還能祛病強身、補腎、通經絡。

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泡腳的水溫一般以38℃~43℃為宜。足浴時水深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

此外,泡腳會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對治療很多的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體寒者,通過泡腳,可加速體內排寒。

小寒鍛煉:陽光下運動身體棒

行:小寒鍛煉:陽光下運動身體棒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的說法,在這乾冷的日子裡,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慢跑、跳繩、踢毽都有利於提高身體素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