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過年都哪幾天吃餃子,盤點過大年吃餃子習俗的由來

餃子作為中華民俗的傳統美食,有著豐富的韻味和悠久的文化歷史。是民俗的一種文化象徵。逢年過節吃餃子更是延續至今。

餃子作為節日佳肴,深受廣大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尤其是過年,餃子更是成為我們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春節俗語還有這麼一句「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還要串親戚」,這裡既表達了春節的喜氣非凡也體現出餃子在過年當中的重要性。那麼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呢?今天就和大家了解一下。

民間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很久,但在明朝清朝時期已相當盛行。家裡人一般會將餃子在除夕晚上十二點之間包好,等到半夜子時來吃。農曆三十半夜子時正直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Advertisements

另外餃子作為過年飯桌佳肴還有兩點原因:一是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人們可以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報導裡面如大棗、糖等等,以寄託百姓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那在東北過年都哪幾天要吃餃子?三十晚上請年時吃餃子,三十午夜守歲時吃餃子,初一早晨吃餃子,初二晚上送年時也要吃餃子,另外還有初五迎財神時吃餃子,初七、十七、二十七時也要吃餃子等等吧

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餃子的小傳說。

女媧在捏土造人時,為了使黃土人的耳朵固定住不掉。於是女媧在黃土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將耳朵拴住,並將黃土人用嘴咬住線的另一端。這樣耳朵就不會掉了。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也就演變成我們所說的餃子。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