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丹君原創|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能把世界萬物詳細說明的語言

作者丨賈丹君

原創作品

中國漢字唯美如詩,形體飄逸不群,字跡千變萬化,寓意博納千古,組成典故曠遠,所以,字的出現,它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剖析和解說,同樣,也是心靈和世間諸多唯美的一種最直接和最親切的描白和陳述。

比如中國優美傳統「勤勞」二字,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和基石,同樣也是健康和去除煩惱的法寶,只可惜,似乎世人並不以此為然,取而代之的卻是以「懶惰」獨善其身。因此,中國漢字里的「窮」字在這裡也就順其自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有句話叫做「笨鳥先飛」。一個人的能力不行,可以諒解,但是必須要學會勤奮和勞動,倘若每天翹著二郎腿,心無遠慮,每天就會吃喝遊玩,那麼,其結果是悲哀的。人活在世上,能動的時候,能拼搏的時候,必須全力以赴,孜孜不倦,否則,窮困潦倒,一貧如洗的諸多辭彙都會突然湧現,並且恰如其分地用到自己身上。

中國漢字意義深遠,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把世界萬物詳細說明並活靈活現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唯一語言。因為中國漢字的由來,它是從象形文字現實生活中客觀二發展來的,它的每一筆,每一個部首的組成,都是經過中國幾千年以前老祖先仔細研究而最後決定的。中國漢字,形象逼真,並且有史可靠,有據可查,遠比西洋字母的美術化和空動化更能體現人類語言的文明和超人智慧。

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著連續不斷古老文明的集結。它的發展和演變,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簡易漢字,已有數千年的傳承歷史。文字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到如今,中國漢字不僅征服了全世界,還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中國漢字天圓地方,沒有扁的,也沒有長的,更沒有圓圈或多邊形的,它的存在,必須是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字的中規中矩的存在,也再一次彰顯和體現了中國人的氣節和魄力。泱泱大國的中國人,老祖先在創立這些璀璨文明的漢字時,一定是符合和要求並長期希望我們中國子孫能夠規規矩矩地做人,本本分分地存在。有一句話叫做「字如其人」,也許從一個人的字跡或筆墨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性和氣節。這是老祖先的審人標尺,也是初步了解一個人的直覺測試。

有時候,我在走路,或者突然看到一個筆觸遒勁的中國漢字,都不能自禁停下腳步,總想湊到跟前,多看幾眼,並身不由己地拿手在自己滿是汗毛粗壯硬如鋼鐵一樣的大腿上模畫幾遍,然後才默默走開。更是我記憶猶新,沒齒難忘的是在西安碑林區太乙路後面的一個巷子口,一位古稀之年的大媽。平常她蓬頭垢面在哪裡經營一個水果攤,但有一次,我從那邊路過,老人家手提毛筆,將一張雪白的水寫布攤在鋼絲床上揮毫潑墨。我身不由己的就湊了過去。老人雖然上了年齡,但精神矍鑠,筆觸老辣,一手歐體讓人不免肅然起敬。我回到宿舍,不免自慚形穢,也不由得抓其湖筆亂花一番。而就在這時,我又想起了在西安環城公園裡諸多書法愛好者,一個個都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們個個拎著一桶清水,手裡都拿著一個偌大海綿制就的粗壯似如拖把一樣的毛筆,在一塊塊地板磚上舞墨人生,陶冶性情。於是,不能不吸引我的注意力,也就不知不覺的走上前去,一睹為快。然而,有位老大爺正好寫完《滿江紅》的最後一個字,看我站在跟前,突然潮起一片熱忱之情,非讓我寫幾個字讓他觀摩。我當下很為難,也不曾有過這番舉措,於是婉言謝絕。不料,老大爺是個性情中人,已經把粗壯的毛筆塞到我的手上,還不乏盛情和鼓舞:「年輕小夥子,隨便寫幾個!」這時,諸多過路人都圍了過來,更有幾個帥氣的同齡人,和幾個花一樣的女孩都嚷嚷著:「寫幾個,也讓老爺子看看我們年輕人的手筆文墨。」我一聽到「手筆文墨」不僅啞然失笑,險些將老大爺的毛筆跌到地上。於是我定一定神,大有《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那個畫《小雞吃米圖》的祝枝山,而外歪歪扭扭地下了兩個字――漢字。

我寫的是楷書,字跡雖然筆觸不勻,但也不失體統。老爺子看了兩眼以後,就喋喋不休地說:「字沒有寫錯,但夠不上中國書法。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點一豎都能體現中國漢字的美。而你寫得這兩個字,功力不夠,還得好好練習。」我聽了不住點頭,暗暗稱是。是的,我們中國的漢字從最早的繩結,發展到後來的八卦,再到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再到現在簡化易書的漢字,哪一處不是從古人哪裡延續下來的,哪一個書法家,不是因為勤學苦練,筆耕不輟而功成名就?

有時候我也在想,干好一件事,不僅需要勤勞,而且也要看方式方法,更重要也看天時地利。一副米芾的字現在起價都在百萬以上,它的價格不是因為紙張紙質的珍貴,而是因為歷史的傳承,和文明中國文化的延續。

在古代,諸多政要大員,就是不無政績的貪官污吏,他們在考取舉人、進士之時,除了非凡的治國安邦之策,還必須要把中國漢字寫好,否則,你進不了仕途,走不上金鑾寶殿。然而目觀眼下,就連一些國家要員,字跡不但潦草,並且提筆忘字,這要是在中國古代,一定會被清出門戶,不予錄用。

王羲之,東晉時著名書法家,人稱「書聖」。琅琊臨沂人氏,垂暮之年隱居剡縣金庭。曾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等職位。他的書法兼并各派各體,著重細節,線條剛勁,不乏氣勢磅礴,又不缺柔美之旖,所以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的代表作《十七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初月帖》都是登峰之作,其中的《蘭亭序》被眾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只可惜,《蘭亭序》的真跡現在已經失傳,現在流傳與世的是《蘭亭序》的仿本,實為書法史上的一大憾事。

正因為他的書法天馬行空飄逸不群,才影響了後世一代又一代的書苑。比如唐代的虞世南、諸遂良、歐陽詢、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的黃庭堅、米芾、蘇軾、蔡襄,元代趙孟頫,以及明代董其昌、唐伯虎,這些歷代名家對王羲之都崇拜之至,以為楷模,因而享有「書聖」美譽實至名歸。

也許正因他的字寫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而諸多文人騷客對他敬重有加,以至於他死後多年,還不乏諸多書法愛好者擁護和追隨。是以,一些近代文化工作者,一直要求,發掘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后武則天的合葬墓。早在民國時期,身為著名的考古學家郭沫若,曾三番五次向國務院申請,請求舉全國之力發掘秦陵和乾陵。鑒於明定陵神宗顯朱翊鈞的陵墓發掘失敗,和重大文物奇珍異寶的損失,身為國家家總理的周恩來當時不得不發話再此杜絕此事:「全中國所有的帝王陵,在一百年內最好不動。我們技術條件有限,文物保護不夠周全,既然不能好好的保護起來,那麼就先讓它們保存在地下也是一種最好的呵護。我們中國人口眾多,我們不能把好事做絕,應該留一部分給後代子孫去做!」就因總理的一句話,在後來幾十年裡,想發掘帝陵也就成為天方夜譚了。

之所以好多人請求發掘乾陵,一部分人是想揭開大唐盛世武則天母儀天下的華貴姿容;還有一部分是想有幸得見著名傳世孤本《蘭亭序》的天下第一行書。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時,酷愛書法,幾乎臨邊天下所有名帖,但唯獨對王羲之的《蘭亭序》情有獨鍾,納為己有。以至於,他百年之後,很多學者專家一直認為《蘭亭序》很有可能葬入昭陵,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其子李治唐高宗生前也頗愛文墨,他並沒按照唐高宗的遺願而葬入昭陵,而是弄了一副可以一假亂真的仿品《蘭亭序》歸葬昭陵,而那副珍貴傳世孤品,被李治佔為己有,死後自然被人葬入乾陵。因此,主張發掘乾陵人的心結也就可想而知。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遠比英文那般粗略冗長繁複,它講究天圓地方,講究中規中矩,更提倡警戒做人遵紀守法的道理。在書法風格上,也許只有中國漢字在全世界上最頗有價值。古代先賢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價格最貴,曾有人最保守給其估價,一字可達十個億,而通篇短短二十五個字,那麼下來也就將近三十個億。就是這樣一件國寶,它經歷了「安史之亂」和抗日戰爭,最後幾經輾轉被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並且是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級文物之一。因此,這無疑是世界史上,和中國漢字書法史上最貴的中國漢字。也許只有中國的漢字才能體現出中國書法的存在和獨特魅力,而俄語、英文、拉丁文似乎永遠都是在字母和長方形的字體上左右徘徊。我們中國漢字,官方用字一律是正楷仿宋體,或者黑字體,而我我們的書法字體諸多,可分行、草、隸、篆、楷,而同樣是洋文,他們似乎寫法也許永遠都定格在一個正楷英文單詞,或一個美術單詞,所以,他們的書法藝術似乎永遠不能和我們中國漢字相提並論,而一落千丈。但是國際用英文作為規範用語,這似乎在無形提高英文的國際地位,但是不管外國人怎樣提高自己的文明,都不能與我們中國的漢字而一比高下。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國外一大批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中國漢字,並且手上功夫已經大大超越我們國內長輩,這似乎在告訴我們,我們中國人,要有自己的元素,要有自己的傳統和特色,不能全盤西化而不倫不類。一個身為外國人都能把中國的漢字文明秉承一帶,而身為我們原本就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精神文明發揚光大呢?我們走在大街上,或者村鄰小鎮,所到之處,滿是書畫叫賣,一副字跡清秀,上上之作,少說也在千元以上,而誰能看見一副俄語、英語單詞或者單句能買到百元以上的?最少,我從來沒看見誰把英文擺到大街上,能像中國書法那樣敢站在大街上叫買的,即便是有,估計也有人不屑一顧,滿臉茫然。

中國漢字是由象形發展而來,不像小日本偷窺我們中國文化,回到島國,砍腿斷足而勉強發明了自己的日語。就算他們處心積慮處處盡量想蠲除中國漢字的魅力,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中國漢字,被日本人納入了自己的文字里。曾經有個中國記者義憤填膺地質問日本一個語言教授:「漢字乃我們中國國粹,漢人鼻祖。你們日本人為什麼要竊取我們中國人的漢字而作為你們自己的語言文明呢?」不料,教授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地這樣耐人尋味地回答:「中國地大物博,有著數千年的輝煌文明。中國漢字形象逼真,天圓內方,字意確帖縝密,表達能到一絲不苟淋漓盡致的地步。這麼好的文化和語言精要,我們大日本帝國主義,為什麼不向這樣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呢?」說完,咽了一口唾沫,略有諷刺揶揄的口吻說道:「我們國家雖小,但學習從未間斷。美國人雖然是『武林盟主』但心術不正。他們的語言雖然是國際通用,但我們日本人看不上,不喜歡這種沒有一點魅力和內涵的字體。我們日本人也從來不主張主動去學習英語。我們日本博物館里收藏所有書法名作,大多是中國漢字書法精典,我們崇尚中國文化,不忍割愛,而致如此。」那位中國記者聽完以後,立馬自慚形愧,倍感汗顏,晚上回到賓館,立馬扔掉在日本所搶購的所有化妝品,回國以後,就發誓在有生之年,再也不去日本,繼而研究中國漢字書法,就在即將謝幕之年,寫了一本名為《漢字》的文學典籍以慰寬心。

中國是唯一一個歷史文明不曾中斷的國家,它從最早的母系社會,發展到後來父系社會,再從夏商周一直到宋元明清后,每一個階段都舉世駭俗,每一個朝代都足鼎天下,因此,中國的每一個漢子的由來和組成,並非憑空想象,杜撰自成,而是每個字都寓意非凡,字字珠璣。

比如中國漢字「窮」字,它的含義就確帖細膩形象逼真。它的組成要有人,有場所,還有時間和不說名道姓是男是女的某個勞動者。「窮」表面字看上去平淡無奇,但是你仔細琢磨,仔細發掘,它一樣讓人明白一個最淺顯不過的道理。漢人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把中國眾人都掛在嘴上的「窮」字解釋的一清二楚。「窮」是這樣被組成和詮釋的:謀一個人,在某一個固定的單位或者房子場所里,一天八小時盡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那麼這樣的人能不窮嗎?事實上,我們好多人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已經遠遠超過八個小時,即就是這樣,也不一定就能富起來。說到這裡,似乎從這個漢字里看到了一個人能富起來的秘密:只要你不斷地去嘗試新的工作環境,去挑戰新的工作崗位,或上班,或自立門戶,上班時間不要超過八個小時,那麼這個人就能富裕起來。這也就再次響應了一句話「樹挪死,人挪活」人生哲理。在中國還有一個吉祥美好的字,那就是「好」字。

「好」字在《說文解字》里是這樣被解釋的: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一起才能真正盡善盡美地解釋「好」字的真義。而用金錢都不能去解釋這個字的真諦,唯有男孩女孩在一起才是解釋「好」字的最佳答案。同樣是中國漢字,而這個字卻顯的有點不近人情,有點西里糊塗。那麼這到底是哪個子呢?其實它就是「婚」字。

它的組成是說:一個母親生出來的男孩或女孩,有朝一日,突然對某個人產生愛慕之歆,而瞬間暈頭轉向,那麼就很容易跟人家走,於是也就鬼迷心竅在一起而成家立業了。當然,現在也有人這樣去解釋「婚」,說一個女孩被一個男孩愛慕追暈了頭,就嫁人了,這便是該字的由來。而最讓人羨慕追求的「富」字,卻是這樣詮釋的。

一個人在一個固定的場所,不但要有一所自己的房子,還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和金錢,並且還得有一張能吃能喝的嘴,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富裕,若少一項,也不能詮釋「富」字的原有本質。

北宋集繪畫、詩詞、文墨、書法、射箭、蹴鞠、奇珍於一身大成的宋徽宗趙佶,就對中國漢字痴迷以致癲狂,於是獨闢蹊徑,另成一派,創造了線條柔美,卻又不乏功底之作的「瘦金體」。宋徽宗酷愛文墨,自身原本是個王爺,足以衣食無憂,弄文舞墨,倘若不是哥哥無嗣,在向太后、蔡卞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立趙佶為帝,那麼宋徽宗也許就是一個古往今來的偉大藝術家。曾有人評論他,說他是古今歷來諸多帝王裡面最有才華的一個,但唯獨不適合為君耳。正因為他對中國漢字的痴迷和癲狂,而迷惑心智,重用讒臣,使前途似錦的大宋江山而葬送在他的手裡,從而上演了中國古代帝王史上最卑劣,最可恥的「靖康之變」。於是,北宋就此滅亡,宋徽宗被金人掠走,囚禁在今天的黑龍江等地,在他忍辱負重,不堪驅使的情況下,他卑躬屈膝地忍受了八年而病死異地。他死後甚至被人點了天燈,雖然宋徽宗神形俱滅,但有一樣它沒有滅,那就是他的藝術成就和他創造的「瘦金體」。到現在,這種字體一直被後人所追隨崇拜,然而似乎沒有那一個人能真正寫出宋徽宗的神形兼備。這正也是中國「字」的魅力所在。

一個人,一個國家,他們雖然從形體上消彌了,滅亡了,但是只要他的本質,他的精神,他的魂魄還在,那麼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並沒有真正的滅亡,在以後的歲月里,並定會捲土重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魂歸天外的那一刻,我們在世時,風光無限,遊歷三山五嶽,感覺良好,但是百年之後,也許我們就會跟一棵草一樣的悄然離去。到那時,沒人會覺得我們偉大,也沒人覺得我們原本就存在這個世上,更讓後人所看到的是,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真龍天子,千年以後,也務必回歸自然,化作半桶血水,朽成一對白骨,與泥相融,與水相匯,而唯獨字能夠綿延不衰,遠流長。而人生苦短正好用「千古聖賢知是誰,滿眼蓬蒿共一丘」這樣的詩句做最後的現實總結。

在中國漢字里「泥」字的由來和組成,它一樣也讓人無限遐思和不忍感慨。「泥」的構建,左邊是水字旁,中間上邊是動物的屍體,而右下方則是一把刀,顯而易見,「泥」字是由活著動物死後,由屍體腐爛而形成地球上賴以生存萌發萬物的黃泥土。然而眼下社會發展迅速,由過去人們喜歡土地,到現在人開始厭煩土地就足矣讓人不寒而慄。在古代,攻城奪地,叫做打江山,國家的象徵叫做「江山社稷」,曾幾何時,我們的中國人現在已經開始討厭泥土,討厭江山。

在坐公交車時,有些自謂體面的人怕粘上農民兄弟的泥灰;在飲食上,怕吃中國傳統的土特產,反倒對國外的西餐瘋狂膜拜;在婚禮上,不再是坐轎騎馬追隨中國的唐風楚韻傳統婚禮,一概學習國外婚紗跑車式的單調極具缺乏中國傳統文化的婚禮習俗;在地域旅遊上,好多人不再關注發揚中國自己的旅遊之路,反而一個個坐上去往韓國、日本的旅遊飛機,運氣好的,都能在一片謾罵聲中平安歸來,運氣不好的,都如中國的「死」字一樣,永遠消失在中國的版圖之外;在住房上,原本被歷代先賢和諸多帝王奉如神靈的青山綠水逐漸被人唾棄和蠲舍,反倒對看似一時繁華的大都市嚮往不已;就連上廁所都要選擇無泥無土的地方方能稱心如意,暢快淋漓地蹲下解決個人生理問題。而生活在城裡的人,一旦厭煩城裡的喧囂和虛偽人心,又都極度渴望,竭盡全力想回到自己出生地――有山有水的故鄉。然而,眼下木已成雕,就是餓死,煩死,累死,也要畢生在城市某一角落謝幕人生,即就是死後,偌大一具遺體,又不能完璧歸趙入土為安,必須被刀切割數塊,送進火化爐燒成泥灰而裝進一個類似「火柴匣」大小的盒子里埋到地下。這看似沒有沾到一點泥土,沒被完全燒化的白骨已經早早被人拋棄在郊外,進而成了流浪狗取之有味的「口香糖」,也許他們生在人世就已經心力交瘁,即使到走的那一刻,原本去要享福了,反倒落了個身首異處,不能周全的悲慘下場,這也許本來就是一種悲哀,也是世人所不為的。所以,我們每個人不管你身居何位,從生到死你都不可能完全一點不與「泥」字沒有一點關係,也更談不上真正上的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所以人還是多多少少沾點「泥」的好,這樣容易親人近民,也容易平易近人,並且能永遠摒棄盛氣凌人,目無下塵的倨傲姿態。所以這樣的一個字,由開初的帝王將相發起戰爭掠奪,而發展到現在相當一部分人討厭、排斥「泥」字的存在。但凡是真正全心全意討厭「泥」字的人,也許他們對生活的閱歷和想往過於淺薄,而對名利的追求過於苛刻。假以時日,也許他們才會覺得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人們最適合嚮往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但是現在人似乎又都非常的矛盾,居住希望是在城裡的,但吃菜渴望是沒有用過農藥的天然野菜,旅遊的地方卻盼望是有山有水的世外桃源。而「泥」字在這裡也就顯得比珍珠瑪瑙,黃金白銀更加難為可貴。

而身為天底下的「人」字,它的出現更加讓人浮想聯翩。造字者即不確定它的頭,也不確定它的性別,可見造字者對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一視同仁的。可是時間不長,階級等級制度就出現了,因此,男人和女人這兩個區分性別的中國漢字也就再次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男尊女卑的統治封建思想,並且「男」、「女」的基本性質也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詮釋。它最後告訴世人,你要是一個男人,你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土地和金錢,並且還得要有一定的力氣。力氣在這裡不僅僅指的是臂力,主要是指要有一定的魄力和理想信念,要勇敢,要不畏艱險,要有迎難而進,知難而上的闖勁。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能稱為男人,所以,既然你身為一個男人,那麼也就註定畢生責任重大,義無反顧。女人的「女」字世人是這樣去剖解它的:身為一個女人,第一要讓人注重她的美貌和漂亮,因為這是一個女人的第一資本;第二,假如你的面貌不好看,沒關係,那麼可以看你的身材,「女」子上邊露了一點,那是代表女人的頭,也是無形中提示人們看女人首先去看她的容貌,而頭一下,腿以上,提示讓人去看這個人的身材,假如容貌不濟,但胸膛高聳,這樣的女人也會具有一定的資本;其三是要看她的腿和腰細不細,因為「女」字的上、中、下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至關重要。有道是:「頭如青山鍾,身如風擺柳」其實說的就是女人的腰姿纖細靈巧,而作為最後的一個資本,假如腰很粗,腿也比較壯,「有缸粗沒缸高,除了屁股全是腰」,那麼這個女人也就沒有最基本的資本,所以,命運也就會比較坎坷。當然,這是造字者美好寓意,但生活中也不一定就以此為真。

還有一個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拜託的「情」字。它左邊是個豎心旁,豎心旁的左右兩點其實就是指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中間的一豎,指的就是一堵牆或者所要在一起必須穿過去,或被征服的困難。右邊是一個「青」字,而「青」又由「主」和「月」組成。所以此字分開可以這樣去理解:一對年輕青澀從不相識的兩個男女,都身不由己,彼此吸引爬過或者穿過一堵牆,膽大包天地的廝守在一起,並且已經好長時間,超過了一個月以上才能稱為「情」字。可見,這個字的吸引力是么的巨大和不可抗衡。

有時候,有人拍拍自己的胸脯,痛心疾首地反問自己:人的一生是為什麼而活著?有的人回答是功名利祿,也有的人回答是親情、友情,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回答是為愛情。不管是為哪個「情」,只要是能粘上它都會痛不欲生。不信大可試想一下:有一天,當自己的親人不在了,我們會不會傷心難過?當知己好友有難我們會不會如坐針氈?而當我們自己真心喜歡眷戀一個人而她卻另有所愛我們會不會滿眼無奈,而愁結千里偷偷潸然淚下呢?凡是跟「情」字有瓜葛的,都會纏綿悱惻,柔腸寸斷。但是,也有這麼一個字,它的位置舉足輕重,有時真不好拿捏把握。把握好了,就會事半功倍,把握不好就會捉襟見肘,而這個字,其實就是「吝」。

「吝」字是由「文」和「口」組合而來。其實它的含義組字之意是說,一個男女都捨不得給別人吃上一口飯或喝一口水,進而成就「吝」字在中國漢字里的獨特地位。「吝」字其實最早是褒義詞,它提醒人們慾望不要太過,知足常樂,從另一面也警告大家,不要浪費,以節儉為榮,而眼下,世人似乎都希望別人對自己能夠大量浪費一點而滿足虛榮。有些人能夠適可而止,但有些人卻為富不施。都說一個人想要對別人好,首先要對自己好。倘若一個人自己都捨不得給自己吃穿用度,那麼想讓他對別人好那簡直是痴人說夢了。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說一個婦人,極度慳吝,平時捨不得給自己買衣服,也捨不得吃一頓大肉,就連看似一包紙巾也捨不得用,最後,直到餓暈了頭,瘦成一把骨頭,眼看彌留之際,她做了一個很有啟發的噩夢,於是突然渾身來勁,痛改前非,不但敢吃敢喝,並且也捨得給自己不時添衣加褲。但是由於自己的大手大腳,過於奢侈放縱,時間不長數年積攢下來的財富揮霍已空。最終,不得不走出家門,用勤勞二字重積財富。可見,凡事必須得把握尺度,不然就會得不償失,事與願違。

作為我們中國,「中」字不偏不倚,一分為二,既不往左邊多跑一分,也不往右邊多走一步,必須在中間分開,而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公平公正的真正內涵。可是「國」字卻是另外一種解釋,它外圍是古代似如陝西都成明城牆,而中間坐立一個王,而這個君王有又諸多美玉,因此「國」字就此誕生。

作為我們華夏之邦,禮儀之國的中國,此名的最早出現在何尊之上。這也是第一次中國人真正知道並且了解自己國家「中國」一詞的由來。

何尊,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國之重器,它是古代西周一個名叫何的宗室貴族所做的祭祀禮器。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土於陝西省寶雞賈村鎮,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器內鑄有銘文一百二十二個,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目前出土最早的文字記載。青銅器圓口棱方體,長頸,腹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體側並有四道棱。造型渾厚典雅,工藝精美。因此,素有中國青銅之鄉的寶雞也聲名遠播,輝煌千古。

可見,中國漢字的魅力無以倫比,每一個字都不是隨便而來的,一定是經過歷代先賢發掘數年以後,經過反覆推敲才能蓋棺定論,並延承有續。

字的獨特美麗,是因為它能夠傳寄信息,並且紀錄重大歷史事件,還能表達每個人內心的喜、怒、哀、樂,它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同時也是中國語言的唯美體現。它能剛柔並進,也可以飄逸不群,也可以中規中矩,也可以字字珠璣。

因此,身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們要發揚我們中國的固有的文化文明和國粹,寫一手好的中國字,做一個善於傳播中國文化的公民,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使命,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固有氣節。所以,中國的子嗣後裔要寫中國字,中國字要講中國事,中國事一定要用中國字來記錄和表述――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從小學的都是中國字。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