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好好利用課餘時間和碎片時間?

有同學問我怎麼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

講真,我覺得自己是沒資格來回答的,畢竟除了考試能考高分,我是一個大寫的學渣。分享學習經驗簡直是在誤人子弟。

不過拋開學習成績來講,我在大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的確學到了不少技能,包括簡單的編程、流利的英語、PPT製作、演講辯論、攝影、各類運動。

所以怎樣才能好好利用課餘時間和碎片時間?起開,我要開始裝x了。

1.你有多少碎片時間

在學校里,除了寒暑假這樣很長的假期之外,我們還有周末,還有每天的課餘時間。

這些事件都是可以被利用規劃的。在我們規劃時間以外,或者被突發事件打斷留出的時間,都可以算為碎片時間,被充分利用起來。

我一般習慣把時間分成三類:

1.可被規劃的時間(A類時間)

Advertisements

比如早起之後,空下來的1-2個小時;某天只有兩節課,空下來的上課時間;還有每天晚上回到寢室到睡覺前這一段時間。

2.大於10分鐘的空閑時間(B類時間)

比如說20分鐘的大課間,乘坐公共交通的半小時時間,等洗衣機洗好衣服的一個小時。

3.小於十分鐘的碎片時間(C類時間)

比如小課間十分鐘,在樓下等好友一起下課的十分鐘,等車的空隙時間,甚至上廁所的時間。

2.A類時間如何分配

我有寫手賬的習慣。每天除去課程表上有課的時間以及事先被規劃好的時間外,剩下的A類時間,我會把它切割為一小時一個塊來安排,專註做重要的事情。在手賬上列出TODO LIST ,一件一件完成。

比如,學PPT的時候,我一般晚上9:30回寢室,10:00關寢室門到11:00寢室熄燈這一段時間,安排45分鐘左右模仿一個PPT的模板,剩下15分鐘,收拾收拾東西準備睡覺。早上6:00起床,晨練時間安排一個小時,可能跑步5km也就40分鐘,但剩下20分鐘用來拉筋和調整。

Advertisements

就是這樣把大塊時間切成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塊,既可以保持做事情的專註度,相對來說也有休息時間,不會讓自己太累。看書學習同理,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切開,可以切成兩個番茄鬧鐘,加上十分鐘休息時間。

3.B類時間如何分配

對於B類時間這種不長不短的時間段,我一般用來看文章或者睡覺。

大課間這種時候,如果上課困了,其實不用糾結那麼二十分鐘要不要再學一會兒。

我個人覺得,尤其是下午上課時候的大課間,最好用來睡覺。

在桌子上趴二十分鐘,醒來之後,學習效率要比撐著眼皮挺一節課效率高很多。

另外,像坐公交和地鐵,我都會用來看電子書,手機上下一個閱讀APP,拿出來就看,很方便。

很多人和我說,我不喜歡看電子書,我喜歡紙質書的質感,所以才不要拿手機看書。

恕我直言,你只是單純地喜歡裝逼。

真正喜歡看書的人,不會介意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只要有時間能看書,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看一本書花費的時間大概是3小時到8小時。那麼每天大概花一個小時看書,一周就能看完一本書,一年搞定50-100本書根本不是問題。

4.C類時間如何分配其實C類時間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碎片時間。

五分鐘十分鐘這樣子的片斷時間,很多人都把它花在玩兒手機上。這個我記得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相關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覺得,五分鐘左右的碎片時間,最好用來思考。想一想自己剛剛做的事情,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的。再整理一下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在心裡有個計劃。養成一個隨時規劃時間的習慣,會讓人保持冷靜和高效。

5.如何保持高效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表

很多人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會把自己的時間表排的非常滿,一點休息時間都不留。但生活中突發事件很多,滿噹噹的時間表一旦被打亂會讓人產生潰敗感。所以建議每天在規劃時間的時候,留出一些緩衝的時間。另外,要會變通。當計劃被打亂時,調整自己的計劃,盡量完成計劃內的事情,而不是選擇放棄執行。把時間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多積累知識和技能,少打遊戲看綜藝。

規避外界干擾

有一種學習叫做「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去圖書館上自習,玩了一天的手機,卻感覺自己上了一天的自習。

手機是專註最大的敵人。

我的方法很粗暴,上自習就不帶手機。如果事先告知我的事情,我會安排在自習時間以外完成。如果臨時通知,我在自習,那也不能怪我不帶手機。況且,整個大學期間我也沒遇到過臨時通知重大事情我沒趕上的情況。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可有可無的,更何況只是幾個小時不帶手機而已。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選擇帶手機,然後關流量。如果有緊急的事情,別人會給你打電話,而不是發微信,所以不用天天掛在網上,又不是蜘蛛精。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