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老師

20年前曾採訪過的鄉村教師施老師閆老師

游郁文

教師——高尚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目前,在教師校外補課成風、暗流涌動的今天,人們似乎在質疑:靈魂工程師的「靈魂」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便成了當今社會熱議的焦點。我,作為一名退休的特級教師,想起了20年前曾採訪過的兩位鄉村教師,我譽其為「師魂」,今介紹給各位在崗的老師,作為熱議的素材,也算我與大家一起討論為師之道吧!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來到了兒歌童舞的校園裡。身為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有幾分榮耀,還有幾分思念。有兩位山區複式教師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常常思之念之。

施老師——就是這樣,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山區的父老鄉親,把致富的鑰匙交給了山區的百姓,把走上希望之路的光明帶給了山區的父老鄉親,他用滿腔的心血澆鑄了一種精神——師魂。

Advertisements

距石圪塔村五里之遙,挽起褲筒提上鞋,向南行淌過一條由東往西流的小河,再往東沿土坡走約二里地,便到了白家莊。人們都說這裡風水好,村後山花爛漫,村前小溪長流,學校建在村中靠東的高坡小平台上。學校四面開放,無圍牆,無校門。前面有不到半畝大的一塊空地,權當學生踢毽子、拍皮球、玩跳繩、上體育課的操場。學校左邊坡下小河邊便是老師施秉權的蘋果園,春天千樹萬樹百花開,秋天千枝萬枝紅果掛,景色十分迷人。

施秉權老師,生在離城3里的近郊——聶村。20歲時,太谷師範一畢業,便分配到榆次東山,離城60多里的白家莊小學擔任複式教師。1996年出席在靈石召開的山西省複式教改表彰會時,已在白家莊蹲了整整37個年頭。時已年近花甲,全村45歲以下的男男女女都是他的學生,他在這裡教了爺爺、父親、孫子三代人。他身兼五員:教員、炊事員、村長助理員、廣播員、民事調解員。有老鄉到鎮上趕集或進城辦事時,便把家門一串鑰匙遞給施老師,這不,老師又成了私人家的財產保管員。村裡夫妻吵架,兒女不孝,鄰里滋事等都樂於到施老師處討個說法。經他一出面,雙方一笑泯千愁,握手言和笑顏開。白家莊文明、進步、團結、致富,幾十年來一直被鄉里縣裡評為文明先進村,村幹部都是施老師的學生,大家關心他,給了一塊地,讓他種些南瓜、山藥蛋、豆角等,解決吃菜問題,施老師辟出一大半栽了三十餘株蘋果樹。金秋季節,紅果掛滿枝,全村人從小到老,沒一人去遭害施老師的一個蘋果。到秋後,施老師收了蘋果,賣出去,為全村學生減免了學費、書費、抄本費。年年如是,白家莊爺爺念書時沒花錢,父親念書也沒花錢,孫子念書還是沒花一分錢。就這樣,白家莊人不花錢白念書,從1972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一直維持了近30年。我曾問過村裡的人,「你說施老師為了啥?」老百姓點著頭,合著手,都說「施老師是個好人!是我們敬佩的好老師!」的確,從施老師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令人折服的人生價值取向與閃光的靈魂。

Advertisements

黨和人民給了施老師很多榮譽:省市勞模、國家級優秀教師等等。2012年在城裡偶然碰到了退休還鄉的施老師,至今還是單身一條,是他立志終身不娶?還是山裡的女人看不上他?施老師能說會唱,愛好山西梆子,學唱青衣,柔音細嗓,入耳中聽。論長相,五官端正,一米七的身材,精精幹干。講話細音細調、有板有眼,會裁會剪,能縫能補,做得一手可口的家常飯。1986年我去學校總結他的模範材料,晚上同睡一張床,怕我滾下地,他堅持睡在邊上。早飯是紅薯小米粥,雞蛋拌湯,中午三擦油烙餅、雞蛋湯,山藥蛋絲絲炒菜,刀功非常好,細細的,勻勻的,一般女人也比不了他。善待人,友如親的往事至今難以忘懷。施老師編寫的複式教案有張有弛,動靜搭配適度,寫的一手漂亮的粉筆字。這樣的好老師,至今仍是單身,為什麼生活就這樣不公平呢?可當地的女教師,還有一些知識型的女人不願意跟他一輩子鑽在山溝里過日子呀!施老師就是這樣,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山區的父老鄉親,把致富的鑰匙交給了山區的百姓,把走上希望之路的光明帶給了山區的父老鄉親,他用滿腔的心血澆鑄了一種精神。一位名人曾經這樣說過:複式教學是燈塔,照亮了山區鄉村文明的道路。我也從施老師身上感悟到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鼓舞著從事山區複式教學的老師們,鼓舞著你,也鼓舞著我。

4年前,75歲的施秉權老師故去了。追悼會那天,僅有30來戶人家的白家莊,去了五六十個人。村裡幾乎是百人空巷,有的是祖孫三代同往弔唁。全村人舉著一幅白布底,黑體字的輓聯,非常醒目:諄諄教誨百世不忘,痛失良師萬分哀慟。

閆老師——把我去聽課看的十分珍重,她把「大興安嶺」講的那樣動情,如此美麗,然而她卻把母親病危的焦急、悲泣、痛惜,把支付不出大筆醫療費用的鬧心、愁情、無奈深深埋在自己的心底……

上個世紀晉中市複式老師佔到了小學專任教師隊伍的四分之一,這支龐大的隊伍立足於廣袤的晉中大地,靠的是什麼?一種高尚的精神。他(她)們兢兢業業工作在三尺講台上,默默無聞過著清貧的生活。九十年代初,我在榆次黃彩鄉曾見過一位姓閆的民辦複式女老師。所在學校僅有兩間房,房前一條小徑緩緩下坡,通往順溝就坡而建的一家一戶人家,屋后是兀然突起的山峰。兩間房的間半做教室,半間當做教師卧室兼辦公室。學校沒有報紙,沒有雜誌,學生課桌凳都是在高約一尺半的磚圪墩上托著一尺寬的木板將就著。辦公室里放著一張桌子,一個凳子,一塊木板床,砌了一個泥火台。卧室與教室中間用葵花桿加茭棍搭起一層隔斷隔開。教學用的小黑板是這位老師從城裡撿回的舊鐵皮煙筒搗扁后打了兩個窟窿眼,刷上煙煤水,掛在牆上怪好用的。當我問起她的待遇時,回話說全年已過10個月,工資一分未兌現。「去年情況如何呢?」答曰:「村裡給結算了兩布袋干紅棗,三棵可做梁檁的白楊樹」。我好生詫異,閆老師,民辦,她上有老,下有小,拿不到工資,常年累月近乎白辛苦,這是什麼精神?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慶幸的是閆老師現已轉為公辦)。

我到學校的那一天,聽了她的一節課,給一、二年級安排好自動作業后,對三年級的4個孩子講5冊語文26課「美麗的大興安嶺」。講完課我想誠心地、認真地與閆老師交流一下評課意見,可聯校校長說閆老師必須馬上回家,因在老師口袋裡還裝著母親住院病危的電報。我好生後悔,閆老師就這樣給我講完了課,她把我去聽課看得十分珍重,她把「大興安嶺」講的那樣動情,如此美麗,然而她卻把母親病危的焦急、悲泣、痛惜,把支付不出大筆醫療費用的鬧心、愁情、無奈深深埋在自己的心底……

啊!閆老師,張、王、李、趙……姓氏各別的,紮根在廣大丘陵、山區的複式教師,你們是山區教育的頂樑柱,是興國安邦的靈魂工程師。農村教育離不開你們,中國教育離不開你們!憨態可掬的山裡娃在召喚著你們。

今年五一節假,在購物中心偶遇閆老師,對視瞬間,她還是認出了我。問及其近況,閆老師講,已在2001年轉為公辦,並評上了中級職稱,月薪4200元,再不要領紅棗、楊木代薪了。十八大以來,隨著黨的好政策,精準扶貧,鄉鎮合併,她任民辦教師時的小溝村已整村搬遷,她已調到莊子村小學,多人校,不教複式班了,學校為單班教學。高薪水生活,高標準教學,閆老師步步高升,精神煥發,新桃換舊符了。真是,遙議貧鄉孤校事,世間滄桑新竹榮。教業平生終不倦,桃李芬芳三十春。

附記:由於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因此對農村教師有一種由衷的偏愛。1973年後,我脫離了15年的教師崗位,先後調入榆次縣、榆次市、晉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從事教育教學視導、研究工作近30年,期間對山區學校的農村複式教學(一個教室、有一二十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分別學著1-5年級課程)給予特別關注,我從偏愛到思考,由入門到大致通達,我於10年前把積累的大量信息歸納整理寫就一本約15萬字的小書《複式教學概論》出版發行。同時擔任了晉中市複式教學研究會理事長。退休後任聘於民辦學校工作,雖然較忙,往事如煙雲,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深居榆次石圪塔、黃彩山區多年任勞任怨,嘔心瀝血的兩位複式教師。

壽陽高級教師李秀蘭的一生

李秀蘭一九四三年五月五日出生於壽陽縣城關鄉洞子咀村老宅。一九五一年上小學時,父母托老師為其取名李香婷(乳名篆仙),自報李秀蘭至今。與我有同樣的命運,兒時因避戰亂隨外祖父和母親逃難到壽陽平頭后溝一農戶家小住。時岳父李文化為民兵隊長、地下共產黨員正在城關一帶參與解放戰爭。

一九五一年春上小學,徒步一公里到鄰村杜家堙小學就讀;一九五五年考入壽陽城關一高即現在的城內小學24班高小畢業;一九五七年考入壽陽中學初15班;畢業後於一九六0年考入山西省立平定師範外語(英語)班,因中蘇關係破裂改為中師28班延至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畢業分配。

初中畢業相

中師畢業相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先在縣人事局整理檔案,次年三月份分配城關鄉黃門街小學工作。在該小學一干就是八年半,將一所沿河夾官道教育質量很差的小學的面貌大改。一九六四年小學升高小的考試中16名四年級學生中12名考入草溝完校而一炮走紅。八年多的辛勤工作為該小學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功不可沒。

2012年在黃門街小學門前

之後,一九七二年九月調城關鄉石板溝小學,同樣的四級複式,同樣的教學優秀,受到聯校與村民的好評;一九七五年三月調任城關完校初中數學教師;一九七七年九月調縣化肥廠子弟小學任校長直至一九九七年七月學校撤併改調城鎮教委專職教研員。一九九八年九月退休。

必須提及的是二十年管理化肥廠子弟學校的過程,使許許多多的該校畢業生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按畢業生數考取的大中專生的比率,當不亞於城內、東關兩所小學。

化肥廠子弟小學時

三十五年的教師生涯把青春都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成了永不熄滅的紅燭。

作為丈夫,自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廿日到如今的四十八個年頭,為了家,一起奮鬥,相濡以沫,對妻子的評價當是準確的。

——事業上的「工作狂」

在崗三十五年,從四級複式到初中數學,再到子弟學校校長,幹勁十足,熱情高漲,爭強好勝,是其基本品格。

初出茅廬便在當小學升高小的統一考試中,奪得草溝中心第二名,一炮走紅受到聯校的表揚,家長的讚揚。「工作狂」成了同行們共同認識。一年後被評為中心學校學毛著標兵,聯合學校學毛著積极參加分子並出席縣學毛著積極分子大會,在石板溝小學的近三年四級複式的教學成績亦一直居中心校前列。

調任初中數學教師后,刻苦鑽研教材,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在實踐中讓理論真正被學生接受,所帶班級數學成績名列前茅。為弄懂講精一道關於車工切削的代數題,多次請教車工師傅閆崇進、李栓小后再講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中理解了題意並熟練運算。

在化肥廠子弟學校校長崗位二十年,以身作則,堅持帶主課,處處作表率,制定統一的教育教學考核標準。使一所廠辦學校在縣城與東關、城內、港口等四座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在小升初的實際考試中,都每每與相當規模的城內、東關小學的競爭中經常性名列榜首。並獲得一九八五年縣教學評估第一名。一九八六年晉中教育系統的文藝匯演,壽陽化肥廠子弟學校的歌舞《七彩世界》獲三等獎。

全國實行技術職務的初始,一九八七年被評為壽陽縣教育界第一批小學高級教師。

《紅燭頌》晉中篇對李秀蘭的評語是:

「李秀蘭,女,1943年生,山西壽陽人,1963年畢業於平定師範學校,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三十一年。曾任初中數學教師,現任縣化肥廠子弟學校數學教師、校長。每周授課14課時,任校長近二十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全部心血都傾注於事業。所帶課程的合格率、優秀率高,撰寫的《只有正確識圖才能準確計算》、《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均獲縣教學年會優秀論文,《深化改革做合格的人民教師》一文獲省總工會山西工人報舉辦徵文的優秀作品獎。

一九八五年獲晉中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同年,該所在學校由壽陽縣政府頒發「初等教育合格證」。一九八六年被晉中行署教育局命名為「文明單位」。

李秀蘭的人生格言:點燃一支永不流淚的紅燭。

——生活中的「熱心腸」

一九六四年初出茅廬,便組織村青年人參加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的學習,促進了村裡農民對農業科技的推廣熱情。

一九六五年夏,一支盲人宣傳隊路經黃門街前往白家莊。為了盲人宣傳隊的安全,握著手杖一直護送到目的地交接於白家莊村幹部方徒步返回。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在石板溝小學工作期間,正逢招收工農兵學員,先後向城關公社推薦了張艾珍、庫艾菊、秦建國三名優秀青年考入大中專院校,村民讚許她是教育界的熱心人。

為管閑事成了一生的癖好。無論在什麼場合,碰到兒童少年都要循循以囑:好好學習,長大成才。若遇家長教育不得法也不放過「開壇」的機會,不厭其煩幫其改善教育方法,甚至登門拜訪,雪中送炭,可謂一路過來一路歌,一路閑事管幾多。許多後來學業有成的孩子家長,不止一個上門道謝。雙方不亦樂乎。

——個性上的倔脾氣。

倔,倔脖頭,是妻子一生很靚麗的一道風景。這種倔有時讓人「吃不了兜著走」,確實也十分惱人。但正是如此的個性養成的辦事認真,亦可稱作珍品,從側面映襯出個人的堅毅。

趙國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