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臉色」看健康!

眼睛是美好心靈的窗戶,臉色是健康身體的標誌。層層「畫臉」,是暫時的;用心「養臉」,才是永久的。——摩登客 圖片: 網路 文: 喵小胖

面色紅潤、白裡透紅是每個女性都期待的「好臉色」,為了達到理想的狀態,各種具有提亮膚色、美白等效果的化妝品受到大力追捧。想要真正健康的臉色,單純依靠化妝品無法完全掩蓋皮膚瑕疵,不如從改善身體內部入手,從內養外,才是最有效的。

我們常常談論的臉色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人的健康。人在健康狀況不佳時,就會面露病色。什麼樣的臉色最健康?不同臉色分別暗示了哪些疾病?怎樣調理才能有好臉色?

白:蒼白、煞白

這些白色沒有光澤、不夾雜血色,都是人們用來形容臉部病態的白色。這種白色多跟氣虛、血虛關係密切。

血液的運行和生成是靠氣的,氣能生血,氣虛了,生血的功能會減退,血就不能夠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還有一種白是體寒引起的,這類人特別需要保暖。

黃:蠟黃、憔黃

脾胃是先天之本,是營養物質的來源,如果脾胃虛弱以後不能正常運化,營養物質就不能滋潤我們的面部,這時候會出現黃色。

脾除了消化營養物質以外,還代謝水濕,如果濕邪不能正常代謝,營養物質異常積聚,也會造成面色出現不正常的黃。

紅:通紅、潮紅

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潮水那樣,比如有人會在下午時面色發紅。

潮紅和陰虛、上火有關,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五心煩熱的表現,也就是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如果上火屬於實火,表現出來就是滿面通紅、如果是陰虛引發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顴骨發紅。

黑:枯萎、憔悴

發黑的面色會讓人覺得「形容枯萎」,看起來像老了好幾歲。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的病人多見面色黑。

中醫認為五色對應五臟,黑是跟腎相對應,所以說腎虛的病人往往多見黑面色。黑眼圈也屬面色發黑,它就是因為腎虛導致水代謝異常造成的。

青:鐵青、黑青

青是屬於肝的一種色,臉色發青一般是由氣滯血淤引起的。這種人的性格特徵很明顯,比如多疑、愛鑽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發火等。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受寒,我們有時說「凍得發青」,就是因為氣滯影響了氣血的運行。

現在學習、工作的節奏比較快,這些疲憊壓力慢慢積累,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體現在皮膚上就是各種「小情緒」——氣色不好、面色暗黃……其實這些是因為體內的毒素沉積,尤其是五臟內的毒素長期積壓。

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

網上有很多針對改善臉色的食補方式,但頭痛不能光醫頭,腿疼也不能只看腿,想要皮膚呈現一個良好的狀態,與健康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生活規律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晝夜節律也在發生變化,適合所有人的作息時間表並不存在。掌握適合自己的規律作息最為重要,不規律的作息,無論是飲食還是睡眠,都會影響身體各個系統的運轉。

適當鍛煉

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適當的運動,不僅能提高生理機能和健康水平,還有利於調節自身情緒。但要適度,不要過量,循序漸進。

早上醒來,不要立即起床,先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再慢慢起來。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因為猛然起身而導致的血壓波動、頭暈等現象,而且可以讓人從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快速清醒。

多喝白開水

夏季炎熱,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晨起一杯白開水不但可以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在預防便秘的同時還能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

多吃時令蔬菜

夏季要講究飲食均衡。多食新鮮時令蔬菜,可效預防多發性感冒、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生。

晚上泡腳

經過一天的勞累,晚上身體會較為疲累,尤其是肝腎急需得到休息和調養。這時泡腳不僅可緩解疲勞,還有利於睡眠。

想要皮膚變好,除了基本的護膚清理,更要從好的生活習慣做起。一點點改變,長期的堅持才能擁有閃閃發光、更加健康的皮膚。

耶西就打發人去叫了他來。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撒母耳記上 16:1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