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如來禪、祖師禪與曹山四禁

如何是如來禪、祖師禪呢?「瞥起本來無處所」,就是上次提過的「一念緣起無生,超出三乘權學」,那也就是「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

曹山四禁偈:「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恁么,切忌未生時。」

拿一個能照的心,看住這些妄念,以心觀心,就是心處路,也就是前面李同學的那個問題。這個路是修行之路,但不是最高明的。

什麼是「本來衣」?本來面目清凈,覺海性澄圓,想守著清凈圓明,早掛上了。所以有一些老修行的人,經常想保持一念,一念清凈圓明掉了,就拚命找,哪還找得到!那一念都已經不對了,早掛上了,早就染污了。佛經上說:無住無著。你著在清凈上已經錯了。

「何須正恁么」,這個時候怎麼辦?「切忌未生時」,任何一個境界,在一念未動以前該怎麼樣?是讓它動起來,還是不讓它動起來?自己去參,曹山沒講。

Advertisements

如果守著未生以前,如《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要保持這個,你早掛起本來衣了,錯了。「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已經行了心處路了。

這些都不著,然後才能談祖師禪。「何須正恁么,切忌未生時」,一念未生之前,是什麼?既生以後,是什麼?要明白這個才行。

——《如何修證佛法》

有曰:或謂頓悟為祖師禪,漸修為如來禪,今言並重,究為何宗?曰:若謂祖師禪乃頓悟,如來禪乃漸修者,相似而實非之言也。盡一大藏教,統諸修行法門,皆漸法耳。即禪宗祖師,於言下頓悟者,亦由薰修漸積而來。既或素未薰修,如石鞏禪師,原為獵人,因見馬祖,言下頓悟;又如屠刀放下,立地成佛之諸師等,或為往劫修持,至今緣會,或為悟後起修,漸至成熟,安可認言下即悟之一著子,為超前絕後哉!然則,祖師禪與如來禪,究有何別?曰:凡由博地凡夫起修,乃至漸入聖眾,皆如來禪也。縱饒人法兩空,而有一毫悟跡未掃,皆不能與入祖師禪之門。祖師禪者,只是人人具足,個個圓成,大地山河,本無寸物,性相平等,物我一如,不待修證。自無始以來,本未曾迷,云何說悟。法見、佛見、眾生見、悟見、禪見,一時掃卻,原來還是舊時人;只是飢來吃飯,困至即眠,蕩蕩無礙,做一無事閑人。凈法固是,染法亦不惡。雖然如此,為此說者,早已白雲萬里矣!畢竟如何才是?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茲簡二者之別語,如:

Advertisements

如來禪者,經論所說,秦羅什初傳之,至天台而極詳盡。祖師禪者,經論之外,祖師以心印心,魏達摩初傳之。(《佛學辭典》)

有問黃檗,諸方宗師相承,參禪學道,如何?檗云:接引鈍根人語,未可依憑。……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師云:若是上根人,何處更就人覓,他自己尚不可得,何況更有法當情。

慈明以拄杖擊禪床一下云:大眾,還會么?不見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香嚴憑么悟去,分明悟得如來禪,祖師禪猶未夢見在!且道祖師禪有甚長處?若向言中取則,誤賺後人,直饒棒下承當,辜負先聖。萬法本閑,惟人自鬧,所以山僧居福嚴,只見福嚴境界;宴起早眠,有時雲生碧嶂,有時月落寒潭。音聲鳥飛鳴般若台前,娑羅花香散祝融峰畔。把瘦筇,坐盤陀石,與五湖衲子,時話玄微,灰頭土面。住興化,只見興化家風,迎來送去,門連城市,車馬駢闐,漁唱瀟湘,猿啼嶽麓,絲竹歌謠,時時入耳。復與四海高人,日談禪道,歲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郭,還有優劣也無?試道看!良久。云: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

——《禪海蠡測》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