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與耳鳴

耳屎

耳屎的學名叫耵聹,是外耳道,就是耳朵眼里的分泌物,英文叫耳蠟。其功能主要是防治異物侵犯鼓膜,這些異物包括灰塵,蟲子,當然,耳屎特多導致栓塞的時候,也能阻擋別人的嘮叨。耵聆一般為淡黃色、臘樣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較堅硬、大塊的。那麼,耵聆是怎樣產生的呢? 原來,耳朵眼有一段皮膚(外耳道外l/3軟骨段)和身體別處的皮膚不一樣,就是有一種變型的汗腺叫耵聆腺,其構造有點類似皮膚的汗腺。外耳道皮膚和其它處皮膚一樣,也有一種皮脂腺,專門分泌一種油脂。從生理角度看,耵聆腺體內的這些分泌物不時地通過開口向外排出。起初,剛從耵聆腺吐出來的分泌物,外形有點象融化的蠟,它們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層附著在皮膚的表面。這些原始的耳屎與耳道內的塵埃、脫落的皮膚碎屑拈在一起,乾燥后就成為一小塊一小塊淡黃色疏鬆薄片狀耵聆,堆集在耳道眼裡。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乾燥后就已積滿在外道眼裡,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聆。還有一些人耵聆腺分泌特別旺盛;耳屎又排不出來,逐漸風乾並聚集成深褐色硬塊,有時象石頭樣堅硬,緊緊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稱硬耳屎,醫學上叫耵聆栓塞。

果發現有耵聆栓塞,特別是耳道進水后,耵聆脹大引起耳悶、聽力減退甚至耳痛時,應該請專科醫生處理,千萬不要亂掏,以免引起耳道發炎。耳屎分成乾的濕的兩種,東亞人包括中日韓人的耳屎絕大部分都是干的。而非洲歐洲人,包括北美人的耳屎有97%的人都屬於濕的,南亞人則一樣一半。而美洲土著人則和東亞人的一樣,估計是從東亞跨越白靈海峽移民到美洲的。最近一期自然遺傳學雜誌發表了日本人對耳屎的深入研究,發現了決定耳屎乾濕的基因,意義深遠。研究還發現,耳屎是濕的人更容易出汗,身體也往往有味道,特別是腋下,這也是歐洲人香水業發達的主要原因,這是耳屎基因決定的。東亞人可能是凍的,身體自我保護,出汗少了,連耳屎都吹乾了,最後基因也發生了變化。反過來看,是不是看人的耳屎乾濕就能間接了解這個人是不是有腋臭,這個就不清楚了。耳屎雖然不大,功能也不強,但仔細研究起來,裡面的學問還是不少的。

耳鳴

耳鳴是指自覺耳內鳴響,常常是耳聾的先兆。耳鳴是患者耳內或頭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機制耳鳴患者的一種主觀感覺,能與雜音和雜訊區別,後者檢查者能聽到,而患者也常能聽到. 耳鳴性質可能是嗡嗡聲,鈴聲,轟鳴聲,哨聲,嘶嘶聲或包括更複雜的聲音,而這些聲音始終在變.它可以是間斷性,持續性或搏動性(與心跳同步).通常伴有耳聾. 耳鳴產生的機制仍然不明.幾乎是所有耳疾都能發生的癥狀,包括耵聹或異物所致的外耳道阻塞,感染(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迷路炎,岩錐炎,梅毒,腦膜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中耳腫瘤(如鼓室球體瘤和頸靜脈球體瘤),梅尼埃病,蛛網膜炎,橋小腦角腫瘤,藥物性中毒(如水楊酸,奎寧及其合成同類葯,氨基糖苷抗生素,某些利尿劑,一氧化碳,重金屬及乙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動脈瘤等),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遺傳性感音神經性聾,噪音性聾,聲創傷(爆炸性創傷)及頭部創傷. 診斷對耳鳴患者的診斷,需要最低限度的全面的聽力學評估。已如前述,以及顳骨CT和頭部MRI檢查.查明感音神經性聾需用前述鑒別感音性和神經性聾的試驗進行檢查.搏動性耳鳴需要檢查包括頸動脈和椎動脈的血管系統造影,以排除動脈阻塞,脈瘤及血管腫瘤. 治療患者忍受耳鳴的能力各異。治療應針對根本的疾病,因為根本疾病的緩解可改善耳鳴。伴發的耳聾排除,常能導致耳鳴緩解。儘管對耳鳴無特效的藥物及手術療法,不少患者發現耳鳴可在音樂環境下掩蔽,甚至在收音機音樂的陪伴下入眠。一些患者得益於使用耳鳴掩蔽器,它是一種類似助聽器裝置,但能發放比耳鳴更舒適的聲音。對內耳的電刺激,如使用耳蝸植入,常能減輕耳鳴,但只適用於深度耳聾者。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