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了解日本料理的精髓

只懂得用食物填飽肚子,那跟家畜有啥區別?

這話是日本傳說中的大廚——北大路魯山人,拿來揶揄對食物不上心的人。

能從一日三餐的食物中,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天賦。

我不信食評,

尤其不信自己不做飯的人寫的美食推薦。

「所謂美食家,或者是自吹自擂的人吃著美味食物的人,說老實話大概都有點怪。把無聊乏味的東西說來說去;不敢否定那些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誇張地不斷轉向的飲食流行。」

語出北大路魯山人的隨筆,談話文集中譯本《《日本味道》。直白,坦誠,他對食物的觀點直接戳中的我的心。

飲食是很私人的體驗,對於自己喜愛的食物,盡情去吃便是;至於有名無名,昂貴還是便宜,又有什麼關係呢?

連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吃不出食物真正的本味,被自以為是的料理人,用店鋪裝潢,香料,亦或繁複的工藝糊弄,就人云亦云,大談食經的。

Advertisements

冒傻氣嘛?

喜歡的東西,還得自己慢慢發掘

包括北大路魯山人在內

先介紹三位日本料理帶路黨

廚 師

一天到晚都在想,什麼是美味

我都是自己做自己吃。一日三餐,哪怕有一餐不能滿足,我都不能忍受。我希望自己的一生就是美食的一生。

料理的好壞多取決於材料……任何一種食材,都有它獨特的味道,都有其他食材不可替代額原味……料理就是有效活用食材的原味。

要想知道食物的味道,不吃絕對是不行的。一直吃下去,吃到最後肯定會對那種食物產生一種厭膩。這種厭膩的感覺出現后,才能明確感受倒那種食物的真正的味道。

日本歷史傳說中的大廚——魯山人的名言,尤其談美食的那些選段,可以讓摘抄直接變成抄書了,所以我就不展開了。

他談論的珍惜食材,如香魚,鰻魚肝,鮑魚,或只能聞其名;但常見食材,木魚花,豆腐,白菜,烏賊,茶泡飯的選材與做法講究,也足以作為真正好吃的日本料理的入門說明了。

Advertisements

這個吃貨男人的靠譜程度是國寶級的,喜歡食物喜歡到,連同搭配食器都都看不上別人做的,非得自己燒制,也是沒誰了。

記 者

用100天來體驗,日本人的料理法

以前在歐美認為吃生魚片是很野蠻的,但是現在壽司很受歡迎。所有的事物背後,都有龐大的歷史跟文化的積蘊,哪怕是異國的任何一種食物都是這樣。

我希望通過品嘗異國食物去感受,去體驗我們尚未知曉並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NHK播放的《英國一家 吃在日本》的動畫番,基於英國美食記者Michael Booth在日本100天的日料調查體驗所著《Sushi & Beyond》改編。

在片頭第一集,麥克同志作了以上宣言。

這話說的很燃,但如果內容撐不住,也就毀了,當時我這麼想過。

結果,這片我來回看了三遍。

麥克同志直擊要害地,抓住了「鮮味從哪裡來」,這一關鍵問題。

撇開玄學一般的名店,名廚,稀有食材之類,一般美食番拚命用力的內容。

直接從構成日料基礎的——湯頭出汁,昆布,鰹節,味噌,醬油,山葵,米,金槍魚,和牛,螃蟹,豆腐的生產製作工藝入手。

有效的乾貨取材,讓這部劇上升到「內幕番」的品質,在不同次元秒殺同類各種指南。

口 碑

食評是現代人被賦予的平等權力

又結束了一件棘手的工作。叔肚子餓了!

咚……

咚…………

咚………………

找家店吧。

《孤獨美食家》目前播放到第六季,加特別番外篇,總共主力介紹了62家店鋪。估計是拍攝經費有限,大部分店鋪都在東京都內。

這劇就是一良心美食指南,除了人物設定劇情部分跟漫畫有關,收視關鍵的店鋪選擇得算劇組的智慧。

由於劇集推薦的店鋪本身就是日本大眾點評第一網"食べログ"的高分人氣店鋪,使得每一集的推薦,都成了下一集的名譽保障。

不過,電視劇到底也只有62集,如果有耐心查日文版"食べログ"的點評信息的話,其實同類食物,同一地區,能找到好幾家不錯的店鋪

但對日語不通的人來說,看劇不僅能感受餐廳周圍的街景氛圍,還能直觀感受自己固定食譜以外的食材跟料理方式。

納豆炸彈,醋漬山葵莖,烤肥腸,牛油果炸雞肉餅,油淋肝,小麥山藥拌飯,章魚燜飯,這類,對我來說聽上去不明所以的引人神往的,非常規日料菜式,如果不是看劇,恐怕不見得自己有本事從菜單上發掘出來。

一個人的食記靠不住,眾口鑠金的口碑資訊,不容忽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