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大交換——有史以來最大一次「乾坤大挪移」!

1492年哥倫布在自己錯誤計算之下開始了自己的前往東方的海上探險之旅,首次航行卻誤打誤撞到達了美洲大陸,由此開始了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從而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1972年美國歷史學者克羅斯比在他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中首次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稱為「哥倫布大交換」。哥倫布大交換是一件關於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在人類史上,這是關於生態學、農業、文化許多項目的一件重要歷史事件。

哥倫布踏上美洲土地

騰挪一:物種挪移。

向西挪移的代表性植物有小麥和甘蔗,向東挪移的代表性植物由玉米和馬鈴薯(當然還有其他眾多植物和動物),這直接導致了地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的巨大提升,同時也為後來的歐洲工業革命打下了基礎。(有興趣可看上文美國的那本書,此地不啰嗦)

Advertisements

西移的甘蔗

東移的玉米

騰挪二:人口的移動及分佈的改變。

甘蔗的西移直接導致了長達幾個世紀罪惡的非洲奴隸貿易,改變了非洲也改變了美洲,在奴隸貿易的400年當中,約有1100萬的奴隸從非洲被運送到美洲,這還不包括從非洲內陸被捉死於前往海岸的一半的奴隸數量,同時隨著歐洲在美洲的殖民活動,不斷的歐洲人進入了美洲,而他們帶來的如天花、水痘、感冒等疾病大批大批地殺害了對這些疾病缺乏免疫力的美洲土著,從1492年——1650年,在疾病及殺戮中土著人口從5000萬降至800萬。而在中國,隨著玉米和番薯的東來,人口從1650年的1.4億增加到1850年的4億,歐洲人口從1650年的1.03億增長為1850年的2.74億。全球人口分布被重新「洗牌」了。

Advertisements

奴隸貿易

騰挪三:文化與生活的改變。

大交換直接帶來了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同時也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煙草成為一種世界的嗜好消費品,咖啡也成為世界性飲料,番茄與馬鈴薯成為歐洲的主要食料,辣椒風靡世界,玉米作為飼料成就了歐美的飲食結構,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哥倫布及其後繼者們一次又一次的探險,雖然從目的性而言,哥倫布這次航行根本就是一次「失敗」的冒險,但這一「突發性」事件造成的影響恐怕也是在他意料之外的成果。

西方飲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