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患者必讀(一):什麼是銀屑病?銀屑病的分型?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粗略估算,我國目前銀屑病患者的人數不少於500萬人。如何使眾多的銀屑病患者以及周圍的人群正確認識和了解銀屑病,走出認識上的誤區,不因迷信、誤信而上當受騙。本篇主要講患者及相關人員介紹有關銀屑病的基本知識。

一.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皮膚病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皮膚病。此病不傳染,有一定的遺傳背景。我們的臨床實踐發現銀屑病與精神因素、勞累、睡眠不足以及飲食不當等有很大關係,它屬於心身性疾病範疇;由於其發病涉及機體免疫反應的很多環節,目前認為它也是一種免疫相關性疾病。

銀屑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或斑塊,表面覆蓋有多層的銀白色鱗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皮損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後背部。病情一般冬重夏輕,皮損可完全消退,但容易複發。本病個體差異很大,患者在皮損的形態、病程及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的變化非常大,因此在治療上應該因人而異、因病情而異。

Advertisements

從世界範圍看,銀屑病患者在自然人群中的患病率為0.1%~0.3%。患病率在世界各地差異較大,與種族、地理位置、環境等因素有關,一般高寒地區患病率高於溫暖地區,乾旱地區較氣候濕潤多雨區域高,日照短的地區高於日照長的地區,本病較少發生於熱帶。季節分佈方面,一般冬季發病或加重,夏季緩解。不同人種患病率也有明顯差別,患病率自高而低依次是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黑種人患病率較低。性別方面無明顯差異。

據1984年大規模調查報告,我國的總患病率為1.23%,比歐美要低得多。在我國銀屑病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青壯年人群生活壓力增大,加之各種環境刺激作用,銀屑病發病率在逐年增高。近年我國未做大規模的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因此尚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根據某些地區的總統計資料,初步估計我國銀屑病的人群患病率已經上升到0.5%左右,患者總數不少於500萬人。

Advertisements

二.「銀屑病」與「牛皮癬」

「牛皮癬」這一病名,是銀屑病的俗稱,歷史悠久。稱其為「牛皮」,可有兩種理解:一是本病反覆發作而且難以根治,其「韌性,有如牛皮」;二是有些患者的皮疹因反覆發作以及種種治療后,變得肥厚、暗紅,互相融合成斑塊,表面呈皮革狀,而鱗屑較少,好像牛身上的皮膚。另外,中醫古籍中,曾將銀屑病稱為「松皮癬」、「乾癬」、「狗皮癬」或「風癬」等,而本病外觀有時和「癬病」也很相似,所以將本病列入「癬」之中。但是真正的「癬病」是指由皮淺部真菌感染人體皮膚角質層、毛髮和指(趾)甲等所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感染性皮膚病,與銀屑病根本無任何瓜葛。「牛皮癬」一詞,易令人誤解,使其與真菌性皮膚病相混淆,從而誤用治療「癬病」的葯,而使病情惡化或反覆。

經考證,中醫的「牛皮癬」又稱為「攝領瘡」、「頑癬」,是一種形狀像牛皮,厚而且硬,好發於頸項部位的皮膚病,如明朝《外科正宗》所記載,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抵之如杉木」,與現代醫上的神經性皮炎大致相同,也可能包括一部分斑塊型銀屑病、慢性濕疹等增厚、難愈的局限性皮膚病。所以中醫所稱的「牛皮癬」並不等同於銀屑病。

因此,1956年在全國皮膚病會議上,根據本病「紅斑上面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的特點,專家們一致通過:以「銀屑病」取代「牛皮癬」作為本病的正式學術術語。中醫文獻則統一使用「白疕」的病名,因為其中的「白」字能反映本病白色脫屑的特點;「疕」字則形如匕首刺入皮膚而成病。

三.銀屑病的類型與分期

銀屑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皮損分佈範圍較廣,可累及全身各部位,病情的輕重也有很大差別,根據銀屑病的臨床特徵,一般可為尋常型、關節病型、膿皰型和紅皮病型四種類型。尋常型最常見,佔95%以上,紅皮病型、膿皰型銀屑病多由尋常型銀屑病外用刺激藥物,或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劑過程中突然停葯以及感染、精神壓力等因素誘發。

紅皮病型銀屑病約佔銀屑病的0.98%。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消退後也呈紅皮病表現,表現為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浸潤、腫脹、脫屑,皮損間可有正常皮膚,稱為「皮島」。可見發熱、畏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白細胞計數可增高。皮損消退後可出現尋常型銀屑病的表現。部分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皮損面積超過全身體表面積75%也可診斷為紅皮病型銀屑病。

膿皰型銀屑病是銀屑病中較少的一種類型,約佔銀屑病的0.69%,臨床上通常分為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和限局性膿皰型銀屑病。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以胸腹部和四肢屈側及皺璧處多見,也可累及全身,開始時皮損表現為在急性炎性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多數密集針頭至粟粒大小無菌性淺表膿皰,附有少量薄薄的鱗屑。膿皰迅速增多,相互融合成大片膿湖狀或成為環形紅斑狀,但其下又可再發新的膿皰,常因為接觸、摩擦等外因,使膿皰破裂形成糜爛結痴。經常伴有甲病變或關節癥狀,全身癥狀明顯,常有發熱甚至高熱、畏寒、頭痛、血白細胞計數及血小板計數升高等。而限局性膿皰型銀屑病的皮損主要累及掌趾部位,損害為對稱性紅斑,上有多數針頭至粟粒大小膿皰,皰壁較厚,不易破潰,約經十天左右可以乾涸、結痴,痴皮脫落後可出現小片鱗屑,鱗屑下又有新的膿皰出現,可累及整個掌趾,經過緩慢,易周期性發作,全身癥狀不明顯。

關節病型銀屑病約佔銀屑病的2%,女性多於男性,往往在尋常型銀屑病久病之後出現,也可先於或與尋常型銀屑病同時發生。患者除具有典型的銀屑病皮損外,還可伴有關節病變,大小關節均可侵及,特別是手足小關節、頸椎、骶骼關節、其次為肘關節。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重者大關節腔可以出現積液,活動受限,以至關節僵硬或出現畸形,關節癥狀隨銀屑病病情變化,皮損消失后,關節癥狀也可隨之好轉或消失。當紅皮病型或膿皰型銀屑病伴發關節炎時,癥狀往往較重,關節常遭到破壞。X線見類風濕性關節炎改變,而類風濕因子(RF)陰性。

銀屑病根據病情發展可分為三期:

(1)進行期:為病情發展階段,表現為皮損範圍擴大、鱗屑增多增厚、基底浸潤明顯、新皮損不斷發生,當有外傷、情緒緊張、感染等刺激時,會出現同形反應(如在針刺或外傷處發生新的皮損)。

(2)靜止期:皮膚的炎症停止發展,無新皮疹發生。

(3)消退期:皮損縮小變薄、顏色轉淡,周圍有色素減退,皮損可自行消失。

文章摘於《銀屑病患者必讀》楊雪琴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