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葯——紫蘇葉

紫蘇葉,又名蘇葉、紫蘇、赤蘇、香蘇葉、皺蘇、尖蘇、雞冠紫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的葉和莖,自古就是一味良藥,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之效,主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並能解魚蟹毒,藥用價值極高。

性狀鑒別

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結果時增大,長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萼檐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披針形。

Advertisements

花冠白色至紫紅色,長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長2-2.5毫米,喉部斜鐘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唇相近似。雄蕊4,幾不伸出,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絲扁平,花藥2室,室平行,其後略叉開或極叉開。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性味:辛,微溫,無毒

歸經: 脾經、肺經二經。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

功能主治

1、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Advertisements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朴同用。

3、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①《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②孟詵:"除寒熱,治冷氣。"

③《日華子本草》:"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並(治)一切冷氣,止腳氣。"

④《本草圖經》:"通心經,益脾胃。"

⑤《履巉岩本草》:"止金瘡出血;療痔疾,煎湯洗之。"

⑥《滇南本草》:"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

⑦《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脈之邪。"

常用配方

1、用於感冒:紫蘇葉 10 克,蔥白 5 根,生薑 3 片,水煎溫服。

2.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紫蘇葉 10 克,桂皮 6 克,蔥白 5 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腸炎:紫蘇葉 10 克,藿香 10 克,陳皮 6 克,生薑 3 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 15 克,陳皮 6 克,生薑 3 片,水煎服。

5.用於孕婦胎動不安。麻根 30 克,紫蘇梗 10 克,水煎服。

6.用於妊振嘔吐:紫蘇莖葉 15 克,黃連 3 克,水煎服。

7.用於水腫:紫蘇梗 20 克,蒜頭連皮 1 個,老薑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8.用於食蟹中毒:紫蘇葉 30 克,生薑 3 片,煎湯頻飲。

9.用於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水煎泡洗患處。

10.用於體內寄生蟲,紫蘇莖葉適量,和面一起蒸饅頭,食之可以滅殺蛔蟲等體內寄生蟲。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用法禁忌

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

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食物相剋: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

①《本草經疏》:病屬陰虛,因發寒熱或惡寒及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

火升作嘔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氣。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

如想了解更多的中醫養生內容,可點擊無錫天一醫院官網wxtyyy.com,我們會每天為您精選優質內容推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