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肝癌的治療應根據腫瘤大小、位置、分期、組織學類型、有無轉移、年齡及包括肝功能在內的健康狀況、治療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及患者的意願來決定最佳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極早期和早期的患者可以選擇肝切除術,肝移植,亦可考慮局部消融治療;中期患者可以選擇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或手術;進展期患者可以選擇索拉菲尼治療;晚期患者選擇最佳支持治療,主要配合沙利度胺或三苯氧胺治療毒副反應小,花費少,在部分晚期肝癌患者中可觀察到病灶穩定甚至縮小。

肝癌根治術后5年複發率達32.5%-61.5%,以肝內複發最常見,達90%左右,複發最早可在術后2個月內,高峰為術后1-2年,kumada等發現3年內複發多為原發灶播散,晚期多為肝癌多中心發生,目前對肝癌術后複發的治療多持積極態度,其治療原則及方法基本同首次治療,局限於肝內的複發腫瘤符合肝移植適應症者可行肝移植,與初次肝移植相當。

Advertisements

【手術】

早期肝癌且沒有肝硬化的患者手術切除為首選,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腫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能達到60%-80%,而對於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腹腔鏡肝切除術、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放療、質子等治療。另外,有肝硬化或者肝功能受損嚴重的患者而言,選擇肝臟移植是首選。

手術適應症:

1. 診斷明確,病變局限於一葉或半肝患者;

2. 無明顯黃疸、腹水或遠處轉移者;

3. 肝功能代償尚好,凝血酶時間不低於50%者;

4. 心、肝、腎功能耐受者,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者。

注意: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過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過50%。

【肝移植術】

國內外大量報道小肝癌合併肝硬化肝移植術后遠期存活率與良性疾病相近,因此國內外很多移植中心把肝移植作為小肝癌合併肝硬化的首選治療方式。對於無肝外轉移的進展期肝癌,失去手術切除或其他治療的可能性,雖然術后複發率較高,一般認為只要經濟條件許可,有適當供體,為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也可以考慮肝移植術。

Advertisements

【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

TACE,適用於病灶局限在肝內且不可切除的患者,是通過栓塞腫瘤的供血動脈,阻斷腫瘤的血供,導致腫瘤缺血、缺氧,達到抑制腫瘤生長、促使腫瘤細胞壞死、凋亡的目的,之後再注入抗癌藥物。多採用的是碘化油和明膠海綿作為栓塞物。

【消融治療】

包括化學消融和物理消融,化學消融是使用酒精和乙醇注入癌細胞病灶內,使局部組織細胞脫水,壞死和崩解,物理消融主要有RFA、微波固化、超聲聚焦消融等療法。

【冷凍療法】

冷凍療法主要適用於腫瘤不大而又不能切除或主瘤灶切除后,余肝尚有小結節者。冷凍療法的原理是在低溫下使細胞內、外形成結晶,細胞核和細胞膜破裂,蛋白質變性,pH值改變,血液淤積和微血栓形成,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直徑35一50毫米空心盤作為冷凍頭,置於癌結節上,周圍臟器組織採用隔熱保護以免損傷。

【放療】

肝細胞癌對放療敏感性較高,僅次於淋巴、骨和腎臟組織。但是由於普通放療有破壞正常肝組織的可能性,故臨床上常採用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和質子治療。

【全身化療適應症】

1. 伴有肝外轉移的晚期肝癌患者;

2. 雖為局部病灶,但是無法接受手術治療和局部治療的患者;

3. 合併門靜脈主幹癌栓者。

【預后及轉歸】

決定肝癌預后的主要因素是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和宿主的抗病能力,這兩方面均隨著病程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因此,如能對原發性肝癌進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一定會進一步改善肝癌的預后。

【隨訪】

對於接受了根治行切除手術的患者,治療后2年內,每3個月1次;3-5年,每6個月1次;5年以後,每6-12個月1次。在隨訪期間,如果發現複發徵象,應及時治療。隨訪內容應包括詢問患者在上次隨訪后是否有新發的不適,體格檢查(主要是腹部查體),化驗(主要是甲胎蛋白,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檢查肝功能和病毒複製情況),影像學檢查(主要是腹部影像學檢查,首選上腹部核磁檢查,間斷做胸片,必要時做骨掃描和胸部CT)

由於大多數肝癌存在病毒性肝炎的肝病基礎,複發率高,因此隨訪對於早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腫瘤說——國內首家基於腫瘤治療數據的醫療服務APP

康復的希望要從了解開始,下載世界醫訊出品的「腫瘤說」軟體,了解國內外前沿腫瘤信息、尋找相似病情病友、記錄每日癥狀及心情,腫瘤說與病友一起,合力對抗腫瘤

想要了解更多福利,關注微信公眾賬號:wmiinfo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