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山瀑清會圖 傅抱石

唐代畫家張躁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藝術家內心的感悟。也就是說,藝術創作是藝術家主觀之意與現實生活之境辯證統一的結果,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畫家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才能把自己的心靈感悟和自然生活的物象融為一體。

溪山行吟圖 傅抱石

后又有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這也符合一個真正畫家寫生創作的過程。

詩意山水圖 陸儼少

一個畫家,若想繪出丹青妙筆,享受書香墨趣。就應做一個美學的發現者,一個生活的探索者。必須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觀察、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素材,不斷積累,又要經過加工提煉。即通過學習造型和表現,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繪畫技巧,最終創作出好作品。唯有真正到生活中去,長期地、不斷地、反覆地寫生創造,多角度地深入觀察、表現,再觀察、再表現,才能實現神與物化。

Advertisements

古竹洞 陸儼少

文/一禾撰

運營人員: 靳美晨 MZ0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