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的發現與研究

關於汝窯的研究從宋代就已經開始,古文獻和現代的考古調査發掘著作已經很豐富。本文根據對這些材料的整理,將汝窯的研究情況介紹如下:

從宋代開始到清的這段時期有汝窯的研究以傳世文獻為主,也會結合一些傳世汝瓷器物。相關的主要古文獻有:周輝的《清波雜誌》、陸遊的《老學庵筆記》、周密的《武林舊事》《咸淳起居注》、葉 的《坦齋筆衡》、曹昭的《格古要論》、王世懋的《窺天外乘》、黃一正的《事物紺珠》、高濂的《遵生八箋》、張應文的《清秘藏》氣成書清代的《南窯筆記》等。在對上述古文獻研究的重點都集中在汝窯御用瓷的釉色上,認為御用瓷釉色以天青色為主,因釉中添加了瑪瑙,故產生出特殊的光澤,卻鮮有對汝窯的生產工藝的記載。這些研究對汝窯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Advertisements

汝窯遺址的調査和發掘方面相關的資料有:《汝窯址調査簡報》、《汝窯址調査與嚴和店的發掘》、《河南省鶴壁集窯遺址發掘簡報》"、《河南宜陽窯調查簡報》、《河南省新安古窯址的新發現》、《河南省內鄉大窖店瓷窯遺址的調査》"、《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的調査》、《河南禹縣鉤台窯址的發掘》、《河南臨汝嚴和店汝窯遺址的發掘》、《寶豐清涼寺汝窯址的調査與試掘》、《寶豐清涼寺汝窯址第二、三次發掘簡報》"、《寶豐清涼寺汝窯址2000年發掘簡報》."、《寶豐清涼寺汝窯》'等,上述資料為北宋汝窯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學依據。

隨著田野調査和考古發掘資料的增多,汝窗的研究也開始從多方面展開,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北宋汝窯遺址的尋找方面:1931年日本人原田玄訥到汝州實地調查汝窯址,並釆集了許多瓷器的殘片,他認定"汝窯就是北方青瓷"。 20世紀30年代,我國古陶瓷研究界專家陳萬里、傅振倫、孫瀛周等先生也很重視汝窖的研究,他們查閱文獻資料,到各大博物館去鑒賞汝窯藏品,探索汝窯遺址的線索。到了50年代又到汝窯發源地汝州一帶進行實地考察,對汝窯的燒造歷史及其汝窯址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和探討。

Advertisements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古陶瓷專家及考古工作者以汝州為中心,對該地區的青瓷窯址進行了深入的調査。1950年陳萬里先生前往汝州、寶豐、魯山一帶考察,並在1951年發表了《汝窯之我見》,文章揭露了汝瓷的早期產品,否定日本學者原田玄訥認為的俗稱的北方青瓷就是麗水窯也就是汝窯的主要產品的看法,同時也解釋了汝窯地區燒造鈞瓷的原因。1956年洛陽專區文管會調査了汝河北岸的米廟、玉皇溝、喬溝、孟庄和汝河南岸的嚴和店和棗園等幾處青瓷窯址,擴大了汝窯的範圍,使汝官窯的面貌初步顯現。

1958年3月,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調査了汝州嚴和店窯區和大峪店窯區的9處瓷窯址,並在嚴和店大堰頭髮掘了窯爐1座,這次調査對汝窯的分佈有了明確的認識,為研究汝窯提供了很好的線索。1964年3月,馮先銘先生和葉民先生對河南汝州嚴和店窯區、大略店窯區的11處瓷窯遺址進行了復査,划分出8處鈞窯系遺址和3處汝窯系遺址。馮先生總結出汝窯由兩個主要部分構成,一部分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燒制時間短,產品數量少,質量很精;另一部分為民間燒制的瓷器,是汝窯生產的主要部分,燒制時間長,產品數量多,質量也較好。

1977年,葉 民先生和馮先銘先生再次調査了汝瓷古窯址,在寶豐清涼寺窯址拾到一片宋代的天青釉汝瓷殘片,后經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化驗,證實與故宮所藏的汝窯盤的成分基本一致。1985年10月,葉 民先生在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年會上提出,寶豐清涼寺是尋找汝窯址的一條重要線索。 198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汝州嚴和店汝窯遺址進行了全面調查和部分發掘,發現汝州嚴和店窯燒造時間可分為北宋中期和晚期兩個時期,此窯燒造時間長、範圍廣、產量大,充分滿足了當時廣大人民的需要。

1986年寶豐縣清涼寺村民發現了兩件完整的汝窯天青釉裹足支燒筆洗,后來上海博物館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地進行了專門調查。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寶豐清涼寺窯址進行了鑽探與考古試掘,在200平方米的試掘範圍內,發掘出了窯爐、作坊、灰坑、排水渠等重要遺迹,還出土大量窯具和各類瓷片,還在一個小r:藏坑內出土了較為完整的汝瓷,與傳世的汝官窯瓷器完全相同。此次發掘證實了清涼寺窯址是一處民間綜合窯場,除短暫燒制御用汝瓷外,主要大量生產民間用瓷,也確定了其曾為北宋宮廷燒制御用汝瓷。1988年秋至1989年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對清涼寺窯進行了第四、五次發掘。第四次發掘發現了制瓷作坊、房基、水井、澄泥池、灰坑等遺迹。在宋代地層包含的少量瓷器殘片中發現了御用汝瓷碗、器蓋等。199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涼寺村居民住宅內選擇了兩個地點進行試掘,發現宋代地層幾乎全是御用汝瓷,從而確定了汝窖御用瓷燒制區的位置和範圍。2000年6-10月中旬,清涼寺村搬遷了四戶居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窯進行了第六次發掘,揭露面積500平方米。此次發掘發現燒制御用汝瓷的窯爐15座,還發掘出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遺迹,出土大量汝官瓷片和窖具,證實了此處為汝官窯址的中心燒造區。2001年和2002年,清涼寺g址又進行了兩次發掘,清理出窯爐5座、灰坑24個。對寶豐清涼寺窯址的前後8次考古發掘,解開了汝官窯的神秘面紗,對深入系統地研究汝官窖的燒造歷史、生產規模、燒造品種、燒造工藝及其裝飾技法等,均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通過多年來對汝窯的調査和發掘,汝官窯的位置已經確定在河南寶豐清涼寺,解決了汝窯研究中的一大謎團。清涼寺汝窯出土了大量的汝瓷標本,其中不僅有傳世的汝瓷的器型,還有一部分的新器型被發現,豐富了汝瓷的品種,汝整無大器的說法也被糾正。

關於汝窖性質的研究方面的文章有馮先銘先生的《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査》、汪慶正先生的《汝窖的發現》、李輝柄先生的《宋代官窯瓷器之研究》氣孫新民先生的《汝窯的發現與研究》、郭木森先生和趙文軍先生等的《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的新發現》氣周麗麗女士的《關於老虎洞窯場性質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等。在寶豐清涼寺窯址被確定為汝官窯燒造區之前,研究者普遍認為汝窯就是專門從事生產北宋宮廷御用瓷器燒制的窯場。馮先銘先生在《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査》中指出:"汝窯是由兩個主要部分構成,一部分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一部分是為民間燒制瓷器,現在稱後者為'臨汝窯',這是汝窯的主要部分。"清涼寺汝窯址發現后,汪慶正先生在其所著的《汝窯的發現》中認為:"清涼寺汝窯遺址是一處燒造品種豐富,延續時間較長的民間窯場。它的性質同定窖相似,即在大量生產民用瓷的基礎上,因其燒造精良,進而被宮廷選中,奉命燒制御用器物——汝官瓷。"李輝柄先生在《宋代官窯瓷器之研究》中認為北宋官窯即是汝窯,而根本不存在什麼"汴京官窯",把文獻記載中的汝窯與北宋官窯和二為一。孫新民先生依據寶豐清涼寺汝窯的考古發掘材料,通過出土瓷器與傳世品的對比,在發表的《汝窗的發現與研究》中針對汝窯址的名稱認為不必另取"汝官窯"或"官汝窯"之名。郭木森先生、趙文軍先生、樓金山先生、王團樂先生根據寶豐清涼寺八次考古發掘和文獻史料的記載,結合寶豐的歷史沿革,認為汝窯的性質是官窯。周麗麗女士通過對古文獻進行的綜合分析,認為北宋晚期汝窯燒制貢瓷,供給皇室使用。

有一部分專門輯錄研究汝瓷的著書,林俊先生的《汝窯遺珍》等。《汝窯遺珍》一書中展示了汝瓷豐富的造型,解答了汝瓷的生產原料、製作模具、刻印技術、釉色形成、燒制工藝、真假鑒別等問題。

此外,也有一些學者對汝窯經行了綜合性的研究,如裴光輝先生的《汝瓷》、趙文軍、趙文斌先生的《汝窯》、趙青雲先生主編的《宋代汝窖》等。裴光輝先生的《汝瓷》討論了汝窯為"五大名窯"之首、汝窯的窯址和"官汝"與"民汝"的概念、"官汝"的釉色和特徵,及"棄定用汝"的原因;趙文軍、趙文斌先生的《汝窯》對汝窯的歷史、工藝、特徵及對中國古陶瓷藝術的影響進行了解說;趙青雲先生主編的《宋代汝窯》從宋代文化的歷史地位及宋代汝窯的考古發現、創燒歷史、燒造工藝、汝窖的官窯與民窯、清涼寺汝官窖的考證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綜上所述,前人在汝窖遺址的尋找、汝窯的性質、汝瓷的主要器型和胎釉特征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北宋汝窖的綜合性研究有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對北宋汝窖進行專門的學說研究和分析梳理。

微信電話同號,13724649010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