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痛瘋:痛風的原因、診斷與治療!

痛風的原因、診斷與治療

如刀割肉,如錐刺骨,痛風就能這麼痛。我有很多的痛風患者,絕大多數是男性同胞,而且大多數是當父親的人,所以有時候我就忍不住壞想:你們可算是用腳趾頭感受到我們女性生育孩子的痛了。但壞想過後,病還是得認真看,今天繼續答患者問,科普一下痛風的原因、診斷與治療。

什麼原因導致的痛風?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通常發生於單一的關節,最常見於大腳趾——突然的關節疼痛、紅腫和腫脹,嚴重時會痛得死去活來、癱倒在床。痛風患者十有八九為40歲以上的男性,但是也有一些年輕人罹患痛風的病例。

相信我們的患者對導致痛風的原因都很了解:痛風是由於尿酸在關節滑液中積累導致,它在關節處析出尿酸鹽結晶,相當於在關節部位塞了一撮「鹽」。

Advertisements

那痛風的罪魁禍首就是尿酸嗎?我們還可以繼續往源頭追究。尿酸是食物中嘌呤的代謝產物,海鮮、肉類和內臟都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我們體內代謝產生身體所需的能量,同時也產生了尿酸並通過腎臟(泌尿系統)排出體外。

但是,當人體出現嘌呤代謝紊亂,或是尿酸的運輸途徑受損,就可能導致尿酸積聚在血液中,進而引發痛風;其他癥狀還包括腎結石、腎功能衰竭等。因此,痛風最好先在內分泌科就診;有痛風性關節炎則要在風濕免疫科就診;而痛風性腎病還要在腎內科就診。

什麼人容易患痛風?

很多人都簡單地認為尿酸高就容易患痛風,但其實醫學界尚未明確血液中尿酸水平與痛風的關係:有的痛風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也有些人血尿酸水平非常高,但是並沒有痛風癥狀。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痛風與遺傳因素和生活方式高度相關。

Advertisements

痛風很早就被發現有家族遺傳傾向,現代的醫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所以,和我們之前科普的糖尿病一樣,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罹患痛風,那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具有相同遺傳因素的其他家庭成員都應該警惕:我是不是更容易患痛風?

同時,痛風也被稱作「富貴病」——吃得太好了,雞鴨魚肉全不忌,甚至是暴飲暴食,長期攝入過量的嘌呤,尿出來的都是「油」,讓身體的循環系統都不堪重負。這種類型的痛風患者通常也會併發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壓、肥胖症和腎病等。對於這種「吃出來」的痛風患者,我的問診過程就是健康教育課,必須先狠狠地教訓一通。

另外,過量飲酒、腎功能異常、體重突然增加和某些類型的癌症也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所以說,痛風這個病,看天也看人,遺傳因素我們還控制不了,但至少在生活方式上我們可以「管住嘴」。

痛風怎麼診斷?

在痛風患者的診斷過程中,我們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癥狀和病史,包括家族遺傳史等,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確判斷到底是哪種危險因素導致的痛風,以及痛風的病情發展階段,並為痛風患者制定針對性的精準治療方案。

痛風的輔助檢查手段很多,血尿酸測定、尿尿酸測定、影像學檢查都可能用到。血液檢查可用於檢查血尿酸水平,同時痛風患者通常還需進行腎功能檢查,以防存在腎功能問題。

臨床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痛風關節部位穿刺,抽取關節滑液檢查。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受損關節處的關節滑液里充滿了微小的尿酸鹽結晶,看起來就像一堆散亂的小針頭。看起來都痛。

痛風有哪些治療方法?

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醫生一般都會給患者開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這也是目前在世界範圍內使用比較廣泛的一類藥物。我們常見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都屬於此類。在此要特彆強調,痛風患者尤其是有腎病、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慎重地服藥,同時要遵照醫囑定期監測血尿酸和腎功能情況。

不能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患者,也可以選擇類固醇類藥物,在醫生的用藥指導下注射或口服均可。還有一種藥物叫秋水仙鹼,可用於痛風的緊急治療,但是這種藥物容易引起噁心和胃部不適,許多患者不能耐受。

在痛風的慢性期或發作間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別嘌醇以控制尿酸的生成。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別嘌醇期間需要適當多飲水,以便於排出血尿酸,更好地控制痛風癥狀。另外一種較新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非布司他,適用於具有痛風癥狀的高尿酸血症的長期治療,目前也較常用。

但是痛風最有效地治療不是服藥,更不是手術,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主的健康管理。同時,專業的內分泌科醫生也可以協助痛風患者進行有效的慢病管理。

鋒言鋒語

經常有痛風患者問我為什麼自己會得這麼痛苦的病,我總說痛風是三分天註定、七分怪吃喝,怪不良的生活方式,怪你自己。大家可以從積極的一面理解我這種說法:只要大家管住嘴,不胡吃海喝,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預防痛風和緩解痛風癥狀。大家痛的時候死去活來,痛過以後一定要痛定思痛,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好家庭的健康。

--------------------------------------------------------------

作者:顧鋒

作者簡介: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領域知名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聯繫我們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內分泌總QQ群:512204687

顱咽管瘤QQ群:365859120

生長激素QQ群:514154897

尿崩症QQ群: 132546931

生殖細胞瘤QQ群:514489926

官方公眾號

請加微信:顧大夫助理

商務及媒體合作

請加微信:yangxi854364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人:楊熙

喜歡我們的科普,就多一次分享吧!點擊下方「訂閱」本號,了解更多內分泌知識。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