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秘「鳥類大熊貓」黑頸鶴的奇特飛行行為

新華社昆明5月10日電(記者岳冉冉)我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存在一種將腿摺疊於腹部的奇特飛行行為,這種「折腿飛行」是對突然降溫的一種適應性行為反應。該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威爾遜鳥類學雜誌》上。

黑頸鶴被人們稱作「鳥類大熊貓」,是世界上15種鶴中唯一一種終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鶴類,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的種群數量有1萬1千隻左右,96%分佈在中國。

據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學科組成員、昆明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孔德軍介紹,鳥類平時的飛行呈現腿部水平伸展的狀態,而科學家卻在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黑頸鶴存在將雙腿收回摺疊於腹部之下的奇特飛行行為。

孔德軍解釋說,鳥類全身覆蓋著羽毛,但是喙和腿卻是喪失能量很快的裸露區域,為了適應低溫,黑頸鶴會像人在寒冷時把手插到口袋裡一樣,在天冷飛行時,把腿收到腹部的羽毛中,以便於更好地保暖。

孔德軍說:「黑頸鶴折腿行為發生前12個小時的平均氣溫和零度以下低溫的持續時間對摺腿飛行有顯著影響。折腿行為是黑頸鶴應對突然溫度下降的一種適應性的行為反應。」

通過對黑頸鶴行為學上的研究,科學家建議在黑頸鶴的越冬區和繁殖區多規範遊客行為,希望遊客不要因為拍照等原因驚嚇黑頸鶴,驚嚇會導致處於冰中的黑頸鶴腿部發生折損現象;在寒冷季節工作人員要對黑頸鶴適當增加投食量,以幫助其度過越冬期。(完)

運營人員: 董敏 MZ01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