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在正常生理狀況下,人體腸道內含有約400~500種不同類型的細菌。不同菌種之間存在拮抗作用,宿主與細菌之間藉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在消化道中形成相互作用的關係,宿主與菌種、菌種與菌種之間的這些聯繫,共同維繫著消化道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平衡[1]。

微生態製劑的原理是利用對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促微生物生長物質所製成的製劑,以維持宿主微生態平衡,提高機體健康水平,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微生態製劑可分為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三類[2]。

一、國內使用的益生菌製劑

目前國內使用的益生菌有20餘種,主要有雙歧桿菌、乳桿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腸球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儘管使用的細菌種類與國外相同,但是菌株絕大多數與國外不同。菌株(strain)是指來自不同來源的同一菌種的細菌,也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如青春型雙歧桿菌DM8504株、長雙歧桿菌NQ-1501株等。國內臨床常用的益生菌匯總見表1[3]。

Advertisements

二、益生元

是一類非消化性物質,可作為底物被腸道正常菌群所利用,能選擇性刺激結腸內一種或幾種細菌生長和提高其活性。主要包括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異麥芽糖等),微藻(螺旋藻、節旋藻等)和天然植物等。益生元作為益生菌刺激物,具有促進益生菌增殖、改善腸道菌群、保健等功能,因此也被稱為是一種功能性食品。

三、合生元

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製劑,它既可發揮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能選擇性地增加益生菌數量,使其作用更加顯著和持久。目前合生元產品多見於保健食品。常用於補充嬰兒的益生菌源不足、腸道菌膜不健全、體質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等癥狀中。

合生元雖是「益生元和益生菌的混合製劑」,但並非是簡單的相加。對合生元中添加的益生元有嚴格要求:必須能通過促進腸道中的生理性細菌定植和增殖來抑制條件致病菌的增殖,這樣的製劑才可以稱為合生元[4]。

Advertisements

常用的合生元製劑:乳酸菌+乳糖醇組合、雙歧桿菌+低聚果糖或低聚半乳糖組合。

益生元、合生元大部分是一類保健食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疾病的發生,但並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當疾病發生時還是需要諮詢有經驗的醫生,制訂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四、微生態製劑應用的注意事項[5]

1.服用方法

(1)在服用微生態製劑時,如為活菌製劑,需用<40℃的溫開水送服,以免製劑中有效成分受到破壞。對於不能耐受胃酸的微生態製劑如培菲康、麗珠腸樂、思連康等,建議飯後服用。腸溶製劑如美常安、聚克等應整片或整粒吞服,不可嚼碎。此外,活菌製劑不宜與收斂吸附劑(如鉍劑、鞣酸、活性炭)、酊劑等同時服用,以免吸附或殺滅活菌,降低療效。

(2)與抗菌藥物合用問題:大多數活菌製劑對抗菌藥物敏感,抗菌藥物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盡量避免同時服用。若需同時服用則應錯開服藥時間,以免影響微生態製劑發揮作用。當然也有例外,如乳桿菌LB(樂托爾)為滅活菌製劑,可與抗菌藥物聯用;複合乳酸菌(聚克)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多種抗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可以合用;布拉氏酵母菌(億活)是真菌微生物製劑,抗細菌藥物不影響其作用,但注意不可與全身性或口服抗真菌藥物同時使用;地衣芽孢桿菌(整腸生)藥品說明書提示抗菌藥物可減低其療效,不應同服,而有研究表明[6],地衣芽孢桿菌對阿奇黴素、青霉素、阿莫西林、羅紅霉素、氨曲南、甲硝唑等不敏感,可以同時應用,而對環丙沙星、頭孢氨苄、多西環素、法羅培南等敏感,不應合用;因此,不同的微生態製劑對抗菌藥物耐葯情況不同,在選用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3)在ICU或者有氣管切開患者的病房中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需要特別注意,因撕開包裝時活菌可能散播在空氣中,造成病房患者葯源性真菌感染的危險。布拉氏酵母菌對中央靜脈導管輸液的患者禁用。

2.特殊人群的使用

很多益生菌製劑如樂托爾、億活、思連康等含有乳糖,對於先天性半乳糖血症、葡糖糖和乳糖不耐症,以及乳糖酶缺乏症患者禁用。部分益生元或合生元的保健食品中添加了牛奶蛋白成分,對於牛奶過敏的患者可能會發生過敏樣癥狀。一旦發生過敏發應應及時就醫。

3.貯存與保管

微生態製劑中的活菌數與其療效密切相關,因此在貯存期間應盡量保持其活菌數量。活菌一般怕熱、怕光、怕濕,溫度越高,濕度越大,活菌存活時間越短。由於各種製劑中所含活菌種類不同,因此對溫度、光線、濕度等要求不同,如表1所示。活菌製劑的有效期比較短,一般為24個月,複合乳酸菌(聚克)則為18個月,因此在購買和使用時應注意。

參考文獻:

[1]沈通一,秦環龍.益生菌對腸微生物生態學影響的研究進展. 腸外與場內營養,2015,11(4):242-246.

[2]孫大慶,楊錫強.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制及應用進展.國際兒科學雜誌,2009,36(1):48-50.

[3]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兒科學組. 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7,32(2): 81-87.

[4]郝光,王振國,王雪飛,楊英.合生元的研究進展.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8,20(5):511-513.

[5]張海英,呂欣,李玉珍.微生態製劑的安全性及其臨床應用. 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08,10(5):340-345.

[6]孫晶,李紅,李雪林等.整腸生中地衣芽孢桿菌對幾種抗菌藥物的體外敏感性.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2009,25(3):246-248.

來源:逸仙藥學

作者:陳勇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