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手法正骨:拇指掌關節脫位和胸鎖關節脫位治療

一、拇指掌關節脫位

1、病因病理

拇指掌側關節囊兩邊有屈拇短肌腱和籽骨附著,當受傷后,掌骨頭從關節囊的中間線比較薄弱處的裂口脫出,被卡在破裂的關節囊壁中與兩側屈拇短肌腱之間,這些都能增加手法複位的困難。

拇指掌關節脫位多見,患者多為青壯年,常見於打籃球,暴力作用伸手指時,造成掌指關節后脫位。

2、癥狀與診斷

有外傷史,患指疼痛向上(背側)呈屈曲畸形,關節活動受限或功能障礙。

3、治療

術者用拇指與食指捏住患者拇指呈過伸拉。做持續牽引。另一手拇指壓在患者拇指基底部,並推向遠端,與掌骨相對,然後屈曲拇指,複位即告成功(如圖46所示)。複位后要包紮固定1-2周,口服活血止痛藥。

二、胸鎖關節脫位

1、癥狀與診斷

患者聳肩、含胸。兩側關節不對稱,后脫位時可有呼吸困難或發紺等癥狀,局部少見紅腫熱。多有脹痛,語言稍弱,吞咽困難。后脫位可摸到胸鎖關節下陷。前脫位時鎖骨近端向前上突起,搬動傷側肩部時,可摸到鎖骨內端有異常活動。

Advertisements

2、治療

患者端坐,醫生站在患者背後,雙手扳住患者的雙肩,醫生的一膝關節頂住患者背部,在扳頂的同時將上肢后展,后脫位的即可騰起複位。

前脫位,患者端坐位,醫生站在患者的對面,囑患肢向側前方向伸的同時,醫生一手握肘部,另一手掌按壓在脫位處的鎖骨內端,交錯拉推,向前脫位的關節即可複位,臨床癥狀隨之即可緩解或消失。複位后屈肘懸吊於胸前1周,口服強筋骨類的葯。

羅氏正骨法

中醫正骨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幾千年來祖國醫學遺產中的一門獨特的專科醫學。羅氏正骨法傳承300餘年,以手法治療複位扶正、接骨、續筋、固定和用藥的獨到之處,與西方醫學骨科相比有很多超越性的優勢,是中國傳統醫藥學骨傷科方面的典型代表。羅有明作為第五代傳人,是羅氏正骨法的傑出代表,她的高尚醫德與高超醫術得到世人的廣泛認可,皆稱之為「雙橋老太太」,譽為「接骨聖手」。羅有明這個名字就是周恩來總理1971年接見她時慕名而起的。2008年6月,羅氏正骨法被國務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Advertisements

羅氏正骨法傳承

羅氏正骨法第七代傳人羅勇

雙橋老太太羅有明,被譽為「骨傷科聖手」。她的嫡孫羅勇,作為羅氏正骨法第七代傳人,為傳承雙橋老太太有口皆碑的醫術與醫德,於2017年在北京雙橋地區創辦了有明中醫,旨在讓更多的骨折、骨傷、軟組織損傷及頸椎病腰椎病、椎間盤突出等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