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厭食

厭食食指嬰幼兒較長時間的食慾減退,甚至拒食,其發病原因多由於飲食餵養不當所致。一般情況下貓眼石的孩子精神狀態基本正常,但日久就會出現面色差、形體消瘦、體質虛弱的癥狀,長期下去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因此一旦發現孩子厭食就應積極治療。

按照致病因素,中醫將厭食分為三種,即胃陰不足、脾失不足、脾胃氣虛。作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癥狀,通過推拿手法可以有效促進嬰幼兒腸胃的蠕動,讓孩子的食慾不斷增加。

取穴

胃陰不足型厭食——運內八卦+揉板門+揉中脘

癥狀表現:不想吃飯,總是口乾,手心腳心發熱,有便秘的情況,小便發黃。

必選穴位:

1, 運內八卦

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四指,拇指按在孩子的離宮處,掌心向上,然後用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夾住孩子的腕關節,以拇指螺紋面用運法從乾宮起至兌宮止,反覆操作,順時針運100~300次。

2.揉板門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揉100~300次。

3.揉中脘

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揉孩子臍上4寸的中脘100~300次。

加按穴位

補脾經(脾胃問題就找它)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橈側緣或拇指末節羅紋面。

做法:將孩子的拇指屈曲沒然後順著拇指橈側邊緣從指尖推向指根為補,稱為補脾經;將孩子的 拇指伸直,然後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清,稱為清脾經;如果來回直推為平補平瀉。補脾經和清脾經統稱為推脾經。推100~300次,

作用:補脾經可建脾胃,補氣血;清脾經可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治疳積、食欲不振、腹瀉、便秘、嘔吐等病症。

注意事項:橈側就是手掌上靠拇指一側,而靠小指一側為尺側。

按揉脾俞

位置:脾俞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 左右各旁開1.5寸。

做法:用兩手食、中指指端分別置於左右穴位揉動,以50~100次為宜。

作用:健脾胃,助運化,祛水濕。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止腹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疳積、四肢乏力等病症。

按揉腎俞——補腎益氣治遺尿

位置:腎俞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開1,5寸處

做法:用兩手拇指螺紋面分別置於左右穴位揉動,揉50~100次。

作用:溫腎固攝。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治腹瀉、遺尿、小兒麻痹後遺症等病症。

脾失健運型厭食——運內八卦+揉板門+掐推四橫紋

癥狀表現:肚子發脹,面色黃。

必選穴位

1.運內八卦

用一隻手需托住孩子的四指,拇指按在孩子的離宮處,掌心向上,然後用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夾住孩子的腕關節,以拇指螺紋面用運法從乾宮起至宮止,反覆操作,順時針運100~300次,

2.揉板門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揉100~300次。

3,掐推四橫紋

將孩子左手四指併攏,用一手拇指端橈側面著力,從孩子食指橫紋滑向小指橫紋,反覆操作100~300次,再用拇指指甲掐5次。

加按穴位:

  1. 補脾經100~300次(同上)

  2. 按揉脾俞50~100次(同上)

  3. 揉中脘100~300次(同上)

脾胃氣虛性厭食——運內八卦+揉板門+捏脊

癥狀表現:不想吃飯,面色發黃、沒精神、不想說話、渾身乏力、大便里夾雜著食物殘渣。

必選穴位:

1,運內八卦

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四指,拇指按在孩子的離宮處,掌心向上,然後用另一隻手食指、中指夾住孩子的腕關節,以拇指螺紋面用運法從乾宮起至兌宮止,反覆操作,順時針運100~300次。

2.揉板門(請參考以上手法)

3.捏脊

讓孩子俯卧,背部裸露,塗抹適量滑石粉,家長將雙手的中智、無名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孩子背部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每天睡前給孩子捏3~5次。

加按穴位

補脾經100~300次(參考以上按摩)

按揉脾俞50~100次(參考以上按摩)

補大腸——腸道疾病不再來

位置:大腸位於食指橈側,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線。

做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食指指尖直推向虎口,稱為補大腸;反之為清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為推大腸,推100~300次。

作用:補大腸可澀固脫,溫中止瀉;清大腸可清理腸腑。除濕熱,導積滯。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止腹瀉,脫肛,痢疾,便秘,積食等病症。

補腎經(先天不足後天補)

位置:腎經位於小指末節羅紋面。

做法:讓孩子伸出小指,然後用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旋推孩子小指末節的螺紋面,稱為補腎經;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為補腎經,反之稱為清腎經。補腎經和清腎經統稱為推腎經。推腎經100~500次。

作用:補腎經可補腎益腦,溫養下元;清腎經可清利下焦濕熱。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止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腹瀉、遺尿、噓喘、小便淋瀝刺痛等病症。

注意事項:腎經宜補不宜清,一般多用補法。

揉二人上馬(滋陰補腎的利器)

位置:二人上馬位於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指關節之間。

做法:一手拇指、中指相對用力揉,稱揉二人上馬;一手拇指甲掐,稱掐上馬,揉100~500次;掐3~5次。

作用:補腎滋陰,利水通淋。

適用範圍:多用於虛熱喘咳,小便赤澀淋瀝等症。

按揉腎俞50~100次(參考以上按摩手法)

摩腹——專門解決腹部問題

位置:腹即腹部。

做法:一手四指指腹或全掌著力做順時針旋摩腹前腹壁,每次5分鐘。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適用範圍:多用於防治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疳積等病症。

飲食宜忌+推薦調養食譜

宜: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定時進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在斷奶前就要經常讓孩子吃一些流質,半流質飲食,以使他們對奶以外的五穀類飲食感興趣;此外,還要設法經常變換花樣品種以免孩子對單調的飲食產生厭惡情緒。

忌:

不要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飯、芝麻、黃豆、蠶豆、炒花生、大棗、桂圓、板栗、棒子、松籽、柿子、柿餅、肥肉及一切生冷食物。

少吃味精:味精雖然能提高食物的鮮度、增進食慾,但其主要成分為谷氨基酸鈉會導致嬰幼兒缺鋅。缺鋅可使寶寶舌頭上的味蕾功能減退,從而造成更為嚴重的厭食。

了解更多請點擊右上角「+Miya媽育兒」,來了解更多的綠色健康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