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的知識溝理論

蒂奇納(P .J.Tichenor )的「知識溝」理論認為,「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二者這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大眾傳播的信息傳達活動無論對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還是社會經濟地位低者都會帶來知識量的增加,但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獲得信息和知識的速度大大快於後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結果是兩者之間的「知識溝」不斷變寬,差距不斷擴大。 「知識溝」不斷變寬,差距不斷擴大

除了接觸媒介和學習知識的經濟條件外,蒂奇納認為,還有五個因素是造成「知識溝」擴大的原因:

第一,傳播技能上的差異。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較大的閱讀量,這有助於他們對公共事務或科學知識的獲取。

Advertisements

第二,知識信息儲備上的差異。

從先前的大眾傳媒和正規教育渠道得來的知識越多,這些見多識廣的人,對新事物、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會交往方面的差異。

「教育通常意味著日常行動圈子較大,參與更多的社會團體,人際交往更多,由此擴大了與他人討論公共事務話題的機會。」社交活動越活躍,交往的範圍越廣,獲得知識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對信息的選擇性接觸、接受、理解和記憶方面的差異。

對信息的選擇性接受和記憶,可能是態度與受教育程度綜合作用的結果。大眾媒介的研究始終發現,人們往往以符號(既有信仰又有價值觀)的方式解釋記憶信息。也就是說,個人生活的水準、層次與大眾傳媒的內容越接近,對媒介的接觸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Advertisements

第五,發布信息的大眾媒介系統性質上的差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