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改變「叫好不叫座」的困局——中國紀錄片邁入「公眾時代」

中國紀錄片的「公眾時代」已然到來。從一系列中共十九大獻禮片引發的集群效應,到《二十二》火爆院線,《尋找手藝》《如果國寶會說話》成為「新晉網紅」……中國紀錄片製造一個又一個熱點話題,呈現一派充滿活力的新氣象。

縱觀近期,政策紅利進一步催生市場紅利;市場主體更加多元;紀錄片重回電視媒體主流時段;互聯網和電影院線作為一種平台和創新驅動力量已經真正發力,並初見效益;中國紀錄片在國際傳播、政治傳播領域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驗證;在類型化、話語創新、營銷創新、跨界探索等方面也取得進一步成果,逐步改變「叫好不叫座」的困局,大大增強了大眾文化產品的屬性。

建構主流意識形態

中共十九大前後,央視集中播出了一批符合時代主旋律的電視紀錄片,如引起廣泛熱議的《將改革進行到底》《巡視利劍》《大國外交》《輝煌中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等,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為黨的十九大召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Advertisements

2017年的政論類紀錄片,大多擁有歷史高度和思想高位,淡化說教,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案例、細節描摹、數據支持和多維人物的採訪,讓觀點更具信服力。對真實感的創新性建構,讓這類片子在承載主流意識形態表達時擁有了千鈞之力。

紀錄片在大型媒介事件中的高頻參與和議程設置功能,以及它取得的傳播效果,形象昭示紀錄片不僅是人類生存之鏡,更是鏗鏘有力的鎚子。新時代,紀錄片在政治傳播中的潛力將被進一步發掘和釋放。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在這些政治大年,無論主流意識形態建構還是為時代留下影像註腳,紀錄片必然不會缺席。

院線市場崛起新力量

Advertisements

2017年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紀錄電影《二十二》斬獲1.7億元票房。被稱作電影「窮兄弟」的紀錄片,終於在院線市場嶄露頭角。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一路高歌猛進,但電影市場多樣化產品的有效供給始終是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塊短板。《二十二》《岡仁波齊》等藝術片的良好市場表現,折射中國電影市場的多元化需求,成為市場健康成長的有力表徵。

紀錄電影作為諸多電影產品種類的一種,具有不可替代的審美認知、教育功能和娛樂價值,理應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產品圖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5年上映的《喜馬拉雅天梯》《我的詩篇》,到2016年的《我們誕生在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生門》,再到2017年《搖搖晃晃的人間》《重返狼群》《二十二》等,紀錄片成為院線市場崛起的一支新力量。

2017年,中國共有44部紀錄電影產出,比2016年增長37.5%。紀錄電影這股電影市場的清流正在積累自身的勢能。紀錄電影市場的崛起需要更加完善成熟包容的院線發行放映機制,以鼓勵更多商業屬性不強但類型豐富的電影產品與觀眾見面;需要製片主體具有更加強烈的市場意識,將市場因素前置到紀錄電影策劃階段;需要更具針對性和創新性的發行營銷;觀眾對於紀錄電影的認知與觀賞習慣培育也十分必要。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紀錄片的影院觀看」會成為一種新常態,成為紀錄片產業板塊的重要一極。

在網路中尋求更大空間

在新媒體時代,紀錄片放下過去高冷的身段,在互聯網社交平台成為網路議題,成功打入青少年喜愛的彈幕網站。

繼《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社交媒體與彈幕視頻網站「意外走紅」,《尋找手藝》成為B站「網紅」。B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該片自2017年4月開始投放以來,共被點擊播放99萬次,彈幕6.1萬條,超過11萬人收藏。

《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尋找手藝》這類紀錄片火爆互聯網,與紀錄片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探索創新密不可分。這種創新包括更具網感、貼近年輕受眾的語態探索與本體調試;類型創新,比如微紀錄形態產品的崛起;網路營銷手段的運用等。網路紀錄片越來越回歸紀錄片影像本初的追求,尊重過程和本真,回歸人性。不少在網路爆紅的紀錄片積極開發自身的IP價值,在產業鏈衍生方面積極探索,助推產業發展。

除了「小而美」的紀錄片,主流紀錄大片同樣走紅網路。這類片子一般在電視媒體首播,在網路引爆話題,進而引發用戶在新媒體的迴流觀看。

未來,互聯網將成為紀錄片生產傳播的重要主體和創新驅動力量,同時是紀錄片產業新型商業模式探索的重要場域。

紀錄片是時代的晴雨表。新時代,紀錄片應有新作為。創新利用紀錄片的特性和優勢,為人民書寫影像史記,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發掘紀錄片的產品屬性,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節點,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作為思想和文化的承載媒介,推動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這是中國紀錄片在新時代的可為之處,也是發展方向。

運營人員: 黃醒夢 MZ016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