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泡沫經濟

快速升值的日元帶來了股市和樓市的飛漲,為了追逐虛擬財富資本逃離了實體經濟,留給日本經濟的只有失去的十年。

洛克菲勒中心位於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它以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名字命名,是美國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財富和權勢的象徵。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公司收購,當時有媒體驚呼日本入侵。

這是荷蘭畫家梵高的名作向日葵。1987年3月,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一家日本企業以將近4000萬美金拍得這幅名畫,刷新了梵高作品的拍賣紀錄,世界為之震撼。在1985年到1990年間,許多世界名畫的拍賣價格都被刷新了,而買主幾乎都是日本人。這僅僅是日本大量收購海外資產的著名案例,而日本居民和企業收購海外資產的直接原因是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這開始於1985年的一次秘密會議。

Advertisements

1985年9月22日清晨,一位日本官員身著高爾夫球裝匆匆登上了前往紐約的飛機,他就是時任日本大藏大臣的竹下登。當時的大藏大臣掌握著財政稅收和金融,是日本經濟事務的核心決策者。竹下登此行的目的是要參加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參會者還有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財政部長。在會議上,五國財長達成了一系列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讓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由於會議的地點是在紐約的廣場酒店,這個協議就被媒體稱為廣場協議。

在廣場協議簽訂之前,日本已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當時的日本依靠廉價的日元和高超的工藝,讓日本製造的產品暢銷世界,成為當時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由於美元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外匯儲備大量投資債券,到10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的外貿赤字卻在不斷擴大,所以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強美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並改善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Advertisements

在廣場協議簽訂后不到三年的時間,日元彷彿坐上了火箭從1美元兌250日元一路飆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當時的日本已經度過黃金十年完成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下,日本城市化的進程顯著加快。日元對外升值本土貨幣寬鬆,這直接驅動了日本海內外的投資風潮,在海外大量收購資產,在本土投資股市樓市,兩大超級泡沫騰空而起,股市日經指數從一萬多點沖高到四萬點以上,樓市更是一片喧囂。在最瘋狂的時候僅東京一個城市的土地價值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日本經濟在資產泡沫和城市化的喧囂中再一次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而代表日本簽訂廣場協議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也在1987年榮登內閣首相的寶座。

寬鬆的貨幣帶來了通貨膨脹,日本政府開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在1989年到1991年間日本央行連續五次提高利率,並收緊銀根抑制投機。兩大泡沫應聲而破,股市在1989年到1990年暴跌超過70%,樓市在1990到1992年間也暴跌超過了70%。日本經濟從此告別了高增長的時代,而此時的竹下登也已無力回天。在1989年他因為一次政治醜聞黯然下台。1995年由於經營不善,當年收購的洛克菲勒中心又被半價賣回給美國人,當年日本人收購的名畫有許多甚至還沒有開箱就被重新運回到拍賣場。1990年前後,被稱為日本經濟盛極而衰的拐點,此後日本形成了一個低增長、低利率高負債的模式,被後人稱之為頹廢的十年,而當年因日元升值而大量購入的海外資產卻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大支柱。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兩個日本的說法。一個是長期低迷的日本本土經濟,另一個是日本國民的海外資產不斷向本土匯回收入,時至今日,日本國民擁有的海外資產及匯回收入仍高居世界第一。

多年來日本經濟泡沫的升騰和破滅像謎一樣困擾著人們,有人歸咎於廣場協議帶來的日元升值和資本外流,有人解讀為投機資本和泡沫破滅帶來的盛極而衰,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經歷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