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黨們全失業了,因為「它」……

馬雲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所以,這些年產生了非常多的「個人代購」的行業,俗稱「代購」黨。

說到「代購」黨,你們想象里我們都是移居海外的富二代,掙大錢,穿名牌,可實際上,多數都是窮逼留學生和為了生計苦命奔波掙個跑路費的正常的頻繁出差人。

靠譜代購的存在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他們讓世界商品可以流通,讓更多人不用出國花費昂貴機票簽證費就能把國外好物買回家。但是,代購黨們也經常在網上哭訴遇到的各種代購坑。

1、普通小坑:不理解

同事小孫經常在世界各地出差,所以通常幫同事及親朋好友在國外代購一些商品,收取一定的代購費,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顧客:「這雙鞋多少錢啊?」

小孫:「這個2000人民幣。」

Advertisements

顧客:「這個美國才賣1500!國內才賣1900!你掙我們這麼多錢?好意思?」

代購黨哭訴:我的箱子,膠帶,車馬費,郵費,跑腿費這些都是成本,為了您這個單子來回跑,風裡來雨里去,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並不是我非要您買,如果您覺得貴可以選擇便宜的代購呀!何必為難我。

2、隱形大坑:百度匯率

網上有很多留學生們都哭訴,在剛開始留洋那幾年,幫國內所謂的七大姑八大姨、什麼各種同學的同學代購,賺不到錢,反而白搭了很多錢……

比如小李哭訴:

大姨讓你幫買個包,那包包澳洲賣1000澳幣,然後你在度娘那谷歌了一下匯率:4.8,給我你打了4800人民幣,但你在店裡買的時候,加上換澳幣的手續費(200人民幣+15澳幣),按照銀行實際兌換后的匯率大概就是5500左右,中間差價700左右啊!!誰給出?誰給出?!

Advertisements

後來知道了,小李告訴他們匯率不能這麼算,然後就被覺得變質了,然後就繼續被說成,想賺他們錢了。然後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賺點錢也是應該的,但是不能這麼多哦。」一副我們真的坑了他們的語氣,小李欲哭無淚

這裡存在一個決定性的問題——我們明明在網上查到了當天同樣的匯率,為什麼真實匯率差距卻那麼大呢?

因為這裡的匯率不是同一概念——

實際匯率是由兩國貨幣的供給需求確定的(在外匯市場上),可以把兩國貨幣看做兩種商品,他們的相對價格就是由各自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與兩國物價無關,只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決定,衡量了一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因為是供求決定嘛)。

名義匯率是在實際匯率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各自通貨膨脹后得到的,用公式表示就是:名義匯率=實際匯率*通貨膨脹比率,就是實際匯率的基礎上再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衡量了一國貨幣的購買力水平。

名義匯率通常可以在報紙上查到,而且通常有一個買價與賣價的差價。就是現實中的貨幣兌換比率,它可能由市場決定,也可能由官方制定。

簡單來說,你在網上搜索的百度匯率是一回事兒,去銀行直接換外幣是另一回事兒。

代購黨們含淚最想告訴大家的一句話:給你換幣的是銀行,不是百度哦……

一個匯率就整得那麼複雜?

那整得那麼複雜的匯率,其本質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說央行加息減息等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匯率?波及我在國外買東西?

……

還能不能愉快地代購了?

還能不能愉快地買買買了?

別急,如果以後再有人跟你發百度匯率的截圖讓你幫代購,請你先讓他/她跟著【caijingbaoshe】學點外匯知識后再和他/她做生意——至代購黨們。

想愉快地買買買,你也要了解這些外匯基礎知識哦——至剁手黨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