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染性疾病的規律

現在,人類正面對第二次衛生革命對象——非傳染性疾病。我們來看非傳染性疾病的規律,它是怎樣發生、發展的。

非傳染性疾病的源頭是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和與不健康社會環境互動的個體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從源頭(不健康的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和行為)又延伸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卒中、腫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的多重危險因素。

非傳染性疾病很重要的兩個環節:源頭是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間是最終能夠導致疾病發生、危險性增高的多重危險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非傳染性疾病不像傳染性疾病只有一種病因,非傳染性疾病與危險因素之間只存在相關性,並不是因果關係。

(1)不健康的社會環境

首先,大家要考慮孕育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不健康社會環境。

Advertisements

例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大家現在非常關注PM2.5,PM2.5不但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也明顯增加患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這不是某一個人能夠解決的個人問題,而是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所以治理PM2.5也是為了從社會層面來預防疾病。

又比如30年前,我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很多美洲、歐洲等外國醫學代表團訪問中國,訪問北京。當時北京長安街上只有兩座大飯店,一個是北京飯店,另一個是燕京飯店。無論兒科、內科、心臟科還是呼吸科的外賓都住在這兩棟大樓里,天亮起床,打開窗帘,都會發出共同的驚嘆:北京居民太健康了。並且他們會馬上問我:「北京的心肌梗死一定很少?」我說:「沒錯。」那個年代,我在北大醫院工作,一年診斷心肌梗死不到50個患者,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看不見32歲、28歲的心肌梗死患者。

Advertisements

究竟這些外國醫生看到了什麼,讓他們如此感嘆?就是長安街上極為壯觀的自行車流。汽車寥寥無幾,私家車更是看不見。這種情況下,肯定大家的運動量夠。而且那個時候剛剛改革開放,也沒有那麼多不健康的食品。

30年後的今天,外賓再來北京,看到的到處都是高樓林立,再打開窗帘,北京600萬輛汽車堵塞在大街小巷。人們從孩童時代開始已經不再步行和騎自信車,而是以車代步。「進門找電梯,出門就打的。」這既是社會現象,也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

再譬如吸煙。在我國,不光有3.5億吸煙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公共場所沒有一種真正落地的禁煙法規和處罰機制。在公共場所吸煙給很多不吸煙的公眾帶去了二手煙的危害。這顯然是社會因素,而不是個人力所能及的。你個人不吸煙,而當你到餐館吃飯,你進茶館或咖啡廳,那裡沒有禁煙的措施,即使張貼了禁煙標識也沒用。

(2)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導致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①吸煙。②不運動或者缺少運動。剛才我也提到了:「進門找電梯,出門就打的。」兩層樓都不爬,兩三站路也不走。當代信息技術的昌明方便了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購物。③不健康飲食,包括攝入總熱量過大和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鹽、糖、酒、油、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多,蔬菜、水果和其他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取不足。④吃得多、動得少,必然肥胖。青少年肥胖是危及一生健康的禍根,不但會增加未來患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促使心理不健康和增加成年以後患癌症的風險。

(3)不健康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會導致一些心理問題

大家經常講「全民焦慮症」。我們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存在著一些負面情緒,比如浮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青少年念書期間的應試教育(考高分、上好學校),畢業以後的就業壓力,之後不斷地提職稱……人始終在一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封閉模式下成長,往往會形成焦慮、驚恐、抑鬱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進而又會加重心血管病和癌症的風險。

我們必須走出傳統落後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理解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而且在中國廣州會上也已經提出的「社會-生物-心理」的全新醫學模式,追求完美的全面的身心健康。

從疾病走向健康,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走向社會-生物-心理綜合醫學模式。

我們要追求全面身心健康,從單純迷信生物技術、聚焦一個病變,延伸到綜合了解疾病的全貌,並且進一步關注、關愛患病的人。

強調「以人為本」。「健康」也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