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體能|愛孩子,從體育鍛煉開始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多嗎?」放學回家之後,許多家長會首先這樣問孩子。此種對話場景反映我們比較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日前,有的小學在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的學歷和職業,其中一個重要意圖據說是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

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但是,重智育、輕體育的問題,在社會上仍較為普遍。

某地一位教育局負責人到學校教室檢查工作,發現戴眼鏡的學生偏多,就問「班裡有多少戴眼鏡的」,陪同的學校教師回答「您最好問有多少學生沒戴眼鏡」。這絕非個案。權威統計表明,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都超過70%,近年來還呈逐年增加趨勢。江蘇省2016年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3.6%,高中及大學學段的近視率接近90%;學生肥胖率和超重率與上一年比略有增高,其中初中階段肥胖率增幅1.2%。

Advertisements

黨的教育方針規定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關部門也要求「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有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到時候,在航空航天、精密製造、軍事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都可能面臨較大缺口。

滿足不了國家的相關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學生角度來看,視力等身體素質對個體生活也有一定影響。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Advertisements

孩子們的身體素質確需各方重視起來。

理性看,學習過程當然不是輕鬆的,有的家長也知道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但作業那麼多、課業那麼重,他們可憐孩子卻「有心無力」。其實,作為家長,可以多提醒孩子鍛煉身體,同時,在智育方面保持平常心,不要抱過高期望,比如,別常常與孩子談論考上「985」「211」大學,多麼多麼重要。

其實,身心健康對於孩子來講才是最重要的,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孩子未來生活得更幸福嗎?家長們可否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與人相處能力、良好的態度及習慣甚至真正的興趣呢?

無法保障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學校也有苦衷,有的校長說,說得再好,升學率都是學校安身立命的硬指標,大家都在拼成績,哪個學校也不甘願落後。這就需要政府來綜合協調。可喜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將小學生上學時間推遲半小時,上午8點半開始第一節課,贏得了眾多家長的點贊;而且,體育成績已被政府納入中考成績之中,當然,此舉仍需要完善。既要正視中考、高考的客觀存在及合理性,又要保障學生的身體素質,出路在於各級政府綜合施策。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關心青少年身體素質,近年來相繼出台多項政策,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特彆強調,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願地方政府、學校和家長攜手,同心合力,愛孩子,從體育開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