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看中國孩子的成長需求

1、最基礎的營養——生理需求

說起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無論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還是普通家長,都不陌生,可很少有人能把這個理論與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營養聯繫起來。不僅如此,很多家長還在費盡心思去研究到底該給孩子一些什麼營養,才能讓他健康成長。真是有些捨近求遠了。作為常識,我們都知道,想要讓一棵樹生長得枝繁葉茂,陽光、水、空氣、礦物質和土壤等營養缺一不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養好孩子,就要給他生命成長中必須的營養。就像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所需的營養不同一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所需的營養也不盡相同。作為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成長所必須的營養,還要給得準確,也就是要明白孩子在哪個成長時期需要什麼樣的營養,然後及時給孩子注入所需的營養。

Advertisements

那麼,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哪些營養呢?我們借鑒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一下,什麼是生命成長的五大營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生理層面的需求也不同。很多家長在孩子1 歲的時候,對於「玩」非常支持並主動帶著孩子到處去玩,用各種方式玩。但是等孩子6 歲上學后,「玩」就變得有條件,甚至是有罪惡感的事情。「玩」是孩子的本性,玩學本來就是一體的,如果我們非要違背孩子的本性需求,就無法給到孩子成長需要的營養。如果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如同樹木沒有土壤,失去了托起這個生命的根本,那還談何成長呢?生理需求只是生命成長最基礎、最低層次的需求。

2、給孩子安全感

馬斯洛指出第二層次的需求是對安全感的需求。同樣,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需要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了呢?

Advertisements

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怎麼樣?我們從宇宙思維的角度來看,安全感匱乏的孩子能量是不足夠的,甚至是負的;物質態是不飽滿的,甚至是萎靡的。因為內在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孩子只能藉助於外界的人或物來增加安全感,比如有的孩子膽子小不自信、有的孩子粘大人、有的孩子不敢獨自睡覺。我們看到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背後,實際上是愛的缺失。

那我們就要思考,如何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就是說孩子的安全感從哪裡來。和諧的夫妻關係,溫暖的家庭氛圍,是孩子獲取安全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父母很恩愛,孩子就會覺得這個家很安定,很溫馨,他就會覺得非常有安全感。只有父母關係和諧,同心協力,共同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孩子才會覺得無比安全。

除了和諧的夫妻關係,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是孩子獲取安全感的另一個重要途徑。父親的力量和母親的愛可以在孩子心中建造起安全感的大廈,缺少任何一方,這座大廈都是不穩固的。

雖然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安全感是一個低層次的需求,可是,對於一個生命的成長來說,安全感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大營養。

3、為孩子打造一個群體生活的場

我們的孩子是社會人,他需要過社會生活,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空間和位置,在群體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群體生活對於孩子來說,是生命成長的必要營養,不可或缺。一旦缺少了,就容易「酸鹼」失衡,成為亞健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慢慢地脫離家庭、父母,去群體中生活,找到適合自己的社會環境場與人場。只有這樣,他才能從群體生活中獲取不同的營養,生長得更加旺盛。如果沒有群體生活的經歷,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哪方面能力欠缺,哪方面能力突出,就找不到成長的方向。而且由於沒有群體生活的經歷,在社交力方面肯定就會欠缺,長此以往,就會變得孤僻,更加不願意與人交往,更談不上快樂成長。

人是群居動物,只有在群體生活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空間和位置。孩子的成長與生命需求是不以我們成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作為家長,應當提前了解生命成長所需的「群體生活」營養,有步驟地給到孩子這一營養。對外,讓在他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接觸、接受群體生活,到了9 歲、10 歲以後他能夠自如地融入群體生活,有群體歸屬感、有自己的夥伴。而對內,家長需要打造好家的能量場,讓孩子的成長既有家庭場的滋養,又有社會場的滋養,讓孩子的身心都健康向上。

說到底,家長要會「造場」與「選場」。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幫助孩子挑選能夠滋養他的群體,讓孩子去體驗與經歷,汲取營養。

4、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生命成長的第四大營養是「被尊重」。尊重孩子不僅僅是一兩句尊重的話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解放他的手、眼、耳、腦也是一種尊重。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的時候,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竟然能做那麼多事情。那種成就感會給孩子帶來幸福和快樂。

孩子是有思維、有意識、有感覺的生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但是我不得不說在很多時候家長和學校忽略了孩子的這一需求,以為只要不體罰孩子就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用挖苦、諷刺的語言刺痛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

家長在語言和行為上對孩子的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忽視了孩子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我」存在著的。所以,家長尊重孩子的核心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系統。自我意識就是心中有「我」的概念。有了自我意識,孩子就會有自己的界限,也會知道別人的界限,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更加獨立、自信。

家長的不當行為,阻礙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孩子便缺乏對自我的認可,沒有改變提升「我」的意識和動力。最終導致孩子不能愛自己,也不能對自己負責任。所以,幫孩子建立自我意識非常重要。

那麼怎樣幫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給孩子獨立做主的機會。家長要不斷地給孩子創造體驗這種成就感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思想;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尊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能力。讓孩子獨立、做主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尊重,也是孩子成長必須的經歷。同時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有自己做主的權利,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價值,讓孩子切實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5、幫孩子自我實現、自我超越

自我實現、自我超越是生命成長的第五大需求。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哀詞怨曲,嘆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也好,「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也罷,無不透露出抱負無法施展,自身價值無法實現的惆悵。當今社會也一樣,人們打拚奮鬥,除了要解決生存問題外,還要追尋內心的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更高追求。孩子一直想做,卻沒有機會去做,家長可以幫孩子設計經歷,讓孩子去體驗,哪怕只有小小的收穫,也能讓孩子實現自我價值,收穫一種自豪感。

曾經有家長感到迷惑:「老師,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幫孩子自我實現。」其實,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最基本的自我實現。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只要我們家長善加引導,讓孩子自己做到,他就能自我實現,就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人最欣慰的莫過於自己的成果被肯定,自己的價值被認可。幫助孩子自我實現,在感受那份喜悅之餘,孩子不斷超越自我,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這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戰。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為他提供營養。所以,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要為自己補充營養,從而給孩子更多的營養,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五大營養缺一不可

五大營養是一個人、一個生命成長所必備的,每一種營養都能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和快樂。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需求是最需要被滿足的,而且合理地滿足這兩大需求,可以為孩子日後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奠定健康良好的身心基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更多地向外探索,需要在社會環境場與不同的群體中去尋求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如果孩子沒有及時汲取到這五大營養,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孩子為什麼變得叛逆? 從五大營養中尋找答案,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那麼叛逆,就是為了得到那份重視,得到別人對他存在的認可。他為什麼不自信?到底是哪個營養沒給到,讓孩子的自信心不足?我們也可以對照這五大營養去找,然後幫孩子設計經歷讓他體驗,去及時補充上他需要的營養。

如果兒童時期缺失五大營養,成年後就會出現西方心理學上所說的「坑洞」。為什麼有的人意志薄弱,做事優柔寡斷?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推卸責任,就連養孩子的責任也不敢承擔?為什麼有的人不夠自信,難以活出生命的精彩?

養孩子就是養生命。要把孩子養好,就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時期的營養需要,同時也要能找出孩子成長中各種問題背後所缺失的營養,既要自己創造「有營養」的家庭環境,還要能夠慧眼選擇「有營養」的社會環境,讓孩子能夠「營養均衡」,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