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身邊有心理問題人群時,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當前,儘管我們對心理問題的生物基礎有了突飛猛進的深入了解,但有心理困擾的人群好像並沒有因此得到更好的對待。

那些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人,往往被大眾排擠。人們認為他們只要改變想法和行為就可以了,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更為常見的就是,這個社會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個體無法控制對他們的排擠。而且,我們會為有軀體疾病的人提供各種醫療資源,也會對他們表達同情,然而對於一個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人而言,我們做的不知少了多少。

社會:嘿,我們不想接近你!你這個有病、危險、嚇人的像罪犯一樣的人!(「我們才沒有傷害有精神疾病的人,是他們瘋了!」)

污名化(stigma)。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

即,對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等,它真實存在,且影響深遠。

Advertisements

如果讓一個不了解精神疾病的人畫出對精神疾病的概念,他們通常還會畫出兩個不同的人群——「我們」和「他們」、「正常」和「不正常」。

恐懼感以及缺乏相關的知識往往是導致這種反應的原因。

很多人都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精神疾病,更不知道它對人們的影響有不同的程度。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衛生醫療體系以及科普教育的不到位。

還有很大一部分則源於美國的社會文化,在美國,「自力更生」的觀念深入人心,而這樣的觀念往往讓人們覺得,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你自己的堅韌不拔和努力工作來解決。這種陳舊的保守觀念難以解釋現實期待。

骨折的人並不想骨折,同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並不想得病。而且,後者的感受強度並不比前者差。

讓人唏噓的是,污名化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徹底清除的。

Advertisements

我們需要在人群中開展科普教育,告訴他們精神疾病是一個複雜而特殊的疾病,每一個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治療方案因人而異。世界上並沒有一種萬能葯能治癒所有大腦的問題。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開展科普教育,將這種疾病體驗正常化,污名化依然會繼續存在。

但是,通過強調軀體疾病與精神疾病的共同點——不舒服、擔憂、掙扎、痛苦等,也許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和其他人一樣需要支持和理解。

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卻是一個好的起點。

減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其實很簡單:你只需學習、傾聽、觀察。

減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其實很簡單:

你只需 學習、傾聽、觀察。

原作者:Rob Marko-Frank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