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復明 始末

反清復明指歷史上明朝滅亡後為恢復明朝而推翻清朝的活動。 原因清軍入關后,對關內人口佔大多數的漢人採取了高壓的政策,漢人為了恢復自己的國家,而為對抗清政府的高壓統治而自發展開的民間運動。

為了鞏固對全中國的統治,清政府頒布了「剃髮易服」等政策,使漢人被迫脫掉漢服而改穿滿人衣冠、強迫漢人髮式改為滿洲髮式。面對漢人的激烈抵抗,清軍在關內,尤其是江南等地展開多次屠城,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屠廣州等。此外,清政府還通過文字獄對漢族文人進行迫害。結果滿清為了對付漢人的一系列反抗活動,對天地會等反清復明集社的阻止,在關內推行了一系列迫害政策,對它認為「有反清復明思想」的人士進行逼迫,統治全中國期間與漢族進行此起彼伏的明爭暗鬥。在整個清朝時期,滿族對於漢族保持著相當的戒心。在政治上採取懷柔與阻止進入高層的多種方式來進行打壓漢人。

Advertisements

漢人進行秘密結社,混同宗教,進行了多次地反抗。 各地的反抗 明朝本土自從滿清入關之後,明朝的遺臣擁立一些宗室建立一系列的小朝廷,史稱南明。但最終被滿清各個擊破。

1648年,最後一位南明皇帝永曆帝遣出使羅馬教廷,請求教宗出兵協助抗擊滿清。但十年之後教宗的回書才被卜彌格帶到交趾(安南),此時南明政權已經覆滅。南明滅亡后,不少遺臣不願臣服於滿清,流亡海外。例如朱舜水流亡日本,楊彥迪、陳上川、鄚玖流亡安南。中國出現了天地會、洪門等等一系列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組織。

明鄭王朝是一個鄭成功家族在台灣建立的政權。鄭成功在台灣建立政權時,曾吸納大量明朝的遺臣為自己的下屬,並且奉明朝永曆正朔。中國國民黨方面的學者,強調明鄭「恢復中原」的志向、對明朝堅決效忠的民族情懷,皆與中華民國政治立場相近。由於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的緣故,在1645年至1674年期間,鄭成功及其繼任者鄭經曾經先後十次遣使赴日本,請求日本江戶幕府出兵增援,史稱「日本乞師」。但江戶幕府當時秉承鎖國的政策,因此沒有接受這個請求。

Advertisements

鄭經在位時,要求清朝讓東寧(台灣)和朝鮮一樣,能有成為清朝藩屬國自主權的要求,這項要求在1669年被康熙帝拒絕了。朝鮮王朝原為明朝藩屬,1619年薩爾滸之戰中曾派遣軍隊支援明朝抗擊滿清。后在1627年的丁卯胡亂和1636年的丙子胡亂中受到滿清的侵略,最終在1637年被迫簽訂城下之盟,與明朝斷絕了關係並承認為滿清的藩屬。朝鮮朝廷將此城下之盟視為國恥,包括王室在內的朝鮮貴族大多持反感滿清的思想。朝鮮孝宗即位后,立即籌劃北伐,任命李浣為大將,訓練軍隊,改築城池。此外從漂泊到濟州島的外國船隻那裡購買新式武器,登用宋時烈、宋浚吉等人擴充軍備。準備響應三藩之亂、明鄭等反清復明勢力。然而此計劃因朝鮮財政的困難而被一再推遲。最終中國國內反清復明運動失敗,孝宗的計劃也被清朝朝廷得知,先後六次遣使調查和警告。1659年,孝宗抱憾而終,此計劃最終流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