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的陳皮是這樣曬出來的

有一種風景,藏在記憶深處

不管你去何方,每當思鄉的時候

不管你多大年齡,回憶起了小時候

它都會出現在你的記憶里……

秋末冬初,每到新會柑成熟時候

家家戶戶都會買點新會柑自己曬柑皮

一來自己做菜用、二來送親朋好友

或許還會升值,可以當作投資

家家開柑皮,果皮掛灶眉

柑黃秋高爽,果皮滿禾塘

於是,江門的大街小巷、村子邊

都會出現一個

有趣而又充滿江門特色的場景

曬陳皮

就成了冬日江門獨有的亮麗的景象

尤其是在新會,陳皮曬制技藝

是廣東省獨特的傳統技藝

曬陳皮,到底都有哪些講究?

新會柑在不同時期採摘確

會有不同分別

青柑、微紅柑、二紅柑、大紅柑

【小青柑】——7、8月份採摘

個頭較很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其中8月份採摘的小青柑一般以50克/顆為標準。

Advertisements

【中青柑】——九月份採摘

民間一般按柑的個頭大小來命名,所以俗稱中青柑。

【大青柑】——10月初至10月中

果實未成熟、果皮呈青色時採摘,個頭較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

【微紅柑】——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果實開始成熟、果皮泛紅時採摘,個頭中等、皮身偏薄,香氣較濃。

【二紅柑】——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果實未完全成熟,青紅對半時採摘,個頭中等偏大。

【大紅柑】——12月中旬之後

果實成熟時採摘,個頭大、皮身厚,香氣濃。

好啦,分清楚不同新會柑的區別

接下來就是曬柑皮

首先呢,當然是洗刷刷啦!

洗完之後在陽光下晾乾

拍拍照,欣賞一下

接下來就是非常重要的

曬制及加工技藝了!

第一步:開皮

開皮是個技術活

一般有兩種方法,即

傳統手藝「兩刀三捻」開皮法

Advertisements

現代手藝「三刀正開」開皮法

都是要開三瓣

刀盡量不要破到肉

以免果汁滲到果皮

影響果皮質量

皮肉分離,「貴賤」立分

雖然一直有人提議

新會柑的果肉就這麼丟掉

實在太可惜了

但是也有人研究過

怎麼利用新會柑果肉製作飲料

結果……因為太酸……失敗了

當然,大紅柑其實已經很甜了

一面開皮就一面吃柑肉

美好的回憶~

但海量的柑肉短時間不可能吃完

唯有送到垃圾站處理,可惜!

如果大家有什麼好提議

歡迎文下留言哦~

第二步:反皮

選擇晴朗天氣

將已開好的鮮果皮置於當風、當陽處

使其自然失水萎蔫

質地變軟后再翻皮,使橘白向外

讓皮更容易干

也好保管,且更好看點~

第三步:干皮

選擇晴朗、乾燥天氣

將已翻好的果皮置於專用曬皮容器

或曬場內自然晾晒乾

就這樣坦坦蕩蕩的暴露在陽光下

直曬到果皮硬而脆為止

一般曬足四天就可以收回

收取時建議在下午四點前

此時晚霞唯有汽霧,相對較為乾燥

第四步:包裝

用透氣性好、無異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裝

傳統是採用麻袋包裝

但由於現代工藝編織麻袋時

難免存有明顯的「黃麻味」

影響陳皮的存放氣味

現在改為棉袋、紙箱、玻璃罐或金屬罐較多

低年份陳皮可以選擇

紙箱、麻袋、布袋、蛇皮袋

陳化較快

高年份的可以選擇

玻璃罐、陶罐、金屬罐等

玻璃罐:陳皮放玻璃瓶內,方便觀察打理。

陶罐:陳皮存於陶罐中繼續醇化,相映成趣,但要放在乾燥通風之處。

金屬罐:陳皮放在密封金屬罐,打理容易。

紙箱:陳皮存於紙箱內,陳化較快。

第五步:存放

在地勢較高、自然通風、乾燥的地方

離地、離牆、離頂存放

△陳皮村標準倉儲中心

第六步:陳化

在妥善條件下

(遠離異味、防潮、沒陽光直射情況下)

陳放三年以上,方可稱陳皮

特別提醒,前三年是柑皮的不穩定期

建議每年5、6月份及11、12月份搬出來「翻曬」

傳統定義,柑皮陳化三年或以上皮質基本穩定

後續做好「防蛀」就沒問題了

一年後

五年後

十五年後

三十年後

古城新會,藏不住陳皮清香

嶺南匠心,承載著傳統技藝

百年流芳,經得起歲月府藏

陳皮,是等來的緣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