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手藝:河南百歲皮影老藝人一家四代堅守傳承皮影技藝

河南長垣縣方里鄉呂庄村百歲的五彩皮影藝人呂心哲,他雖年歲已高,但耍起皮影來精神抖擻。玩了一輩子皮影戲的呂心哲和他祖孫四代人,依舊堅守著祖上傳承下來的古老技藝。

長垣「呂氏五彩皮影」是一項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戲劇,在北宋時就已經盛行,被認為是汴京文化的遺存。僅據呂氏族譜記載,就可追溯至清朝初期。它集繪畫、雕刻、音樂、文學、唱腔和表演為一體,是目前河南尚存的最古老、最原始、「土生土長」的劇種之一。

呂心哲說,皮影不需要專業舞台,只要把架子和幕布固定起來,影人的雙手、脖子用鐵絲穿著,後面插著短桿,在人的操控下,可隨意行走,並做出各種動作。

七八個演員中,一個負責鼓點,同時兼顧大鑼、二鑼,相當於樂隊「指揮」;一人負責二胡,兼顧鐃、鑔;一人負責操控皮影;一人負責唱腔,不同的角色都由他一人用不同嗓音唱出……

Advertisements

呂心哲是長垣呂氏五彩皮影的第七代傳人,他6歲跟父親學習皮影藝術,歷經艱辛,一生走南闖北,足跡遍布中國大好河山,收集素材,潛心研究皮影戲的多種技巧以及皮影製作,他一生創作的皮影不計其數,各種人物、動物和山景、水景、火景100餘種,件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他的代表作品《西遊記》、《封神演義》、《鍘美案》、《王三姐》等塑造的出神入化,演出給人一種逼真的感覺,加上唱腔和樂隊的伴奏,把一個故事打造的有聲有色,是中原廣大地區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個劇目。

與其他地方的多個皮影戲種保護相比,長垣呂氏五彩皮影略顯滯后。直至2013年初,呂氏五彩皮影才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呂心哲成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Advertisements

但呂心哲仍為皮影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呂氏皮影」的製作屬於純手工技藝,選料非常講究,曲目要求也非常嚴格,皮影在製作方面都用上等的驢皮、牛皮,精工製作,工序繁雜細膩,一套完整的皮影人物動物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但收益卻很低,傳承人的生活十分艱難,如果文管部門再不加以保護,這門祖傳的古老技藝將會很快瀕臨消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