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郭襄,襄陽的襄

如果做個調查,金庸筆下最讓人心疼和喜愛的女性人物是誰?肯定有這樣一位姑娘排在前面,她是金庸小說中少有的幾個絕品人物之一,她在《神鵰俠侶》快要結束的四分之一處才出場,出場時她頸上掛著一串明珠,身著淡綠皮襖,她的出場一下子讓書中沉鬱悲苦的感情基調陡然間變得明亮清新,讀之使人頓覺春風拂面神清氣爽。

她叫郭襄,襄陽的襄。


她的名字源於她出生的公元1244年,父母正率領中原群雄在襄陽抵禦蒙古大軍南侵,這場抵禦直至1273年襄陽城破,他們壯烈殉國。

郭襄剛出生時就有奇遇,她歷經坎坷被李莫愁劫去,無意中卻激起這位為情所傷的赤練仙子心中的善良母性,她喝豹奶長大。她有著父親郭靖的善良與俠氣但並不愚笨,有著母親黃蓉的可愛與聰明但並不刁鑽,有著外公黃藥師的不拘與才情但並不傲慢,有著大哥哥楊過的叛逆與執著但並不狷狂,有著楊大嫂小龍女的清麗與天真但並不幼稚。

與郭芙鬥嘴見她活潑可愛;用金釵請客顯她大氣豪爽;雪夜去見楊過看出她的青春叛逆;指斥笑臉鬼的暗算瞧出她的快意恩仇;幫史氏兄弟、送皮帽給大頭鬼見她熱腸善良;黑龍潭中談五行顯出她聰明智慧;不在意瑛姑的無禮顯出她豁達隨性;要楊過在她生日那天來看她陪她說說話看出她的天真爛漫;冒險祭拜魯有腳看出她情深義重。



有一種愛,源於仰慕。

她和楊過的故事,始於16歲那年黃河岸邊的風陵渡口。當她在渡口聽人說他救小王將軍,誅陳大方,審丁大全,殺人父而救人母的豪俠義舉時;當她不顧一切和西山一窟鬼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時,當在晉南樹林見他如天神降臨,仰天長嘯萬獸辟易時;當她看到他以才智使達爾巴指認霍都身份的聰慧時,她的愛便已註定無處可逃。


有一種愛,源於感動。

當她在黑龍潭中看見他眼眸中的暖意時;當她在楊太傅廟聽到他說「不要怕」時;當她在襄陽校場抬頭看漫天的煙花時,當她看到楊過等待小龍女16年後跳下斷腸崖時,她的情早已註定孤寂此生。

他送她三枚金針,他送她三件生日禮物。

她所有的幸福都在16歲生日的煙花中耗盡。

有些事前塵註定,有些話不忍回味。

神鵰第三十八回「生死茫茫」中:金輪法王對郭襄笑道:「你既羨慕我的本領,只須拜我為師,我便將這一身功夫,傾囊傳你。」郭襄啐道:「呸!我學和尚的功夫有甚麼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我又不想做尼姑」,這是少年郭襄的心裡話。

沒有人想到這句話一語成讖的可怕魔性!

《神鵰俠侶》第四十回 「華山之巔」:

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神鵰的結尾,如此憂傷,讓人讀之落淚。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從此,她短劍黃衫,漂泊江湖。


以後的日子,她遍訪山川,走走停停,江湖夜雨,以為可以策馬揚鞭,卻只是騎驢徐行;以為可以煮酒挑劍樽空月,卻只不過長溝流水月無影。

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拗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

是尋找還是忘記,她也曾追問。尋找已是徒勞,聰慧如她怎會不知相見不如不見;忘記卻是枉然,執著如她哪能淡忘花季年華時那份刻骨銘心的愛戀!

既然沒有答案,只好繼續,流浪……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到了白髮,她在追尋楊過足跡的路途中逐漸韶華逝去。

她從十六歲開始,走了二十四年。


四十歲那年,在峨眉山底下,她遇到一個說書人。說書人講了一個很古老的故事:從前有兩條魚,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衝到一個淺淺的水溝,只能相互把自己嘴裡的泡沫喂到對方嘴裡,這樣才能生存,這叫相濡以沫。

海水最終要漫上來,兩條魚即將分別,最終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不去打擾彼此。這叫相忘於江湖。

郭襄聽完痛哭一場,大笑而去。

那晚的峨眉山清風吹葉,明月在天,夜色溫柔。

那晚峨眉的夜色與她和楊過在華山分別時的夜色像同一個夜晚。

她決定不走了,清燈古佛的歲月,從那一刻開始。

千山暮雪,萬裡層雲,隻影向誰去?

不知她是否知道,就在她尋找楊過的時候,一個叫綽號為「崑崙三聖」名叫何足道的優秀青年也正暗戀著她;不知她是否知道,在華山絕頂、少室山下那個比她小三歲名叫張君寶的少年苦戀她一生。

她在峨眉出家做了尼姑,他在武當做了道士,並立下門規武當派當與峨眉派以禮相待不得兵戎相見。

她給徒弟取名風陵師太,紀念她和楊過第一次相逢的風陵渡口。 他給七個弟子取名:遠橋、蓮舟、岱岩、松溪、翠山、梨亭、聲谷,都和他見她時的景緻和分別後心中的相思有關。

她十九歲那年送給他那對鐵羅漢,他珍藏了一百年。

對於郭襄而言,一見楊過就是終身。

對於張三丰而言,一見郭襄就是百年。

出世並非離世,有為可寄此生。

造化從來無意,人間自是多情。


李宗盛在《愛的代價》中說: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說聲走吧太沉重,這個尋找太艱難。

郭襄和張三丰各自都用了一生。

有人問:如果郭襄早生20年,她會不會愛上楊過?

修訂版神鵰里,有這麼一段入心的描述:郭襄心想「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請你莫怪!你有甚幺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早生二十年,其實答案已經有了,二十年前的楊過還遠遠比不上同齡的張君寶和何足道。

她沒見過楊過委屈的樣子,所以不了解楊過的怯懦;她沒見過楊過發狠的表情,所以不了解楊過的狂狷;她沒見過楊過寄人籬下的辛楚,所以不了解楊過「認賊作父」;她更沒見識到楊過一步步的成為現在的模樣,她遇到的只一個二分之一的楊過,一個只有陽光一面的大叔。

在那最懵懂的年紀,郭襄遇到了一個對而她而言近乎完美到傳奇的男子,在之後的日子中,這個男子越來越模糊,卻越來越成了一個女孩子年少時的心中影子,就像宮崎駿《千與千尋》里白龍永遠會成為千尋的一個最為真實的夢一樣。

郭襄和很多人不同的是,她所想要的是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追求,不像很多人所想要的美滿愛情成功事業,在現實中是不易實現和滿足的。一個人但凡有了自己超乎現實的獨立精神追求,就多半是經常失眠而孤獨的。

郭襄所愛的那個已經名滿天下的「神鵰俠」楊過,是她對這個世界美好的寄託,是她心中愛的執念。


我們都曾經年少輕狂,都曾經笑容如桃李,都曾經固執的以為可以仗劍走天涯看世界的繁華,都曾經固執認為會有那樣一個人,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方等你。很多時候我們窮盡一生苦苦追求的,不過是自己想要的那個影子,那個自己想要的另一個自己。郭襄身上有我們每個人都想有的東西,不過大多數人都屈從於現實選擇放棄,而她則用一生孤獨選擇了堅持。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日夕如是,寒暑不問。

人生是一場旅行,途中的風景比終點更重要,生命太短,世界太大,唯有體驗才是使生命完整的惟一方法。

桃李春風,早化作一杯殘酒;江湖夜雨,也只不過是十年孤燈。

在峨眉的滿山雲霧裡早已看不清郭女俠青燈古佛參禪打坐時的模樣,記憶中的的她還是少室山下那個十八九歲身穿淡黃衣衫的少年。

她叫郭襄,襄陽的襄。

我想起署名為「程靈素」的那篇《致郭襄》: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

我坐著的毛驢一步一步滴滴答,

我帶著的倚天喑啞。

大家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實我只是喜歡峨嵋的霧,

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說話,

我走過山的時候也聽不到回答;

我騎的毛驢步步滴滴答答,

悠悠飄向遠處可從不想要回家。

………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