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為什麼要怕要飯的?

並不是因為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棍法威震天下,我們打不過才不敢不給。

而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前幾天聽到一段數來寶,覺得很好奇:

孔夫子無食困陳蔡,找范丹老祖把糧幫。借你們吃,借你們穿,借來了米山和面山,直到今天沒還完。

於是就想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概講的讀書人的老祖孔子向叫花子老祖范丹借糧的事。

流傳故事中一段還很有趣,放諸現在也有道理:

范丹問:「什麼多來什麼少,什麼喜來什麼惱?」

顏回答:「世上小人多君子少,借時歡喜還時惱。」

這樣一來,秉承著「父債子還」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老祖欠下的債,只能後世的徒子徒孫慢慢還了……

其實,在古時候的叫花子要飯很講究藝術性的,一口蓮花落、數來寶都是民間智慧的結晶。

Advertisements

應該說三百六十行,他們也是眾生平等的一行。

之前聽過老梁講過一個要飯的口條,覺得真是充滿了藝術性,不給都覺得對不起他:

手捧軲轆在家園,一心訪友在外邊,朋友見了朋友面,撥開雲霧見青天。我一不偷,二不搶,三不反對共產黨;一不偷,二不摸,我兜里沒錢上火車。民政帶司法,鐵路管半拉。黑香皂,白香皂,你別把社會搞亂套,想要飯就得拉臉造,我說各位叔叔大爺,哎,你賞我個毛八七的,散不了腰岔不了氣,折騰不了房子也買不了地,也不耽誤年輕人說媳婦,就當到動物園,看個高級動物,買張門票,這動物就我這模樣的,謝謝各位,謝謝各位……

不過現在,時過境遷,要飯的都已經丟了老祖的手藝,有的人甚至開始硬要。

更有甚者,故意致殘,打人情套路。

Advertisements

當然即便有人不想給,也不會說「我不欠你的」,而是說句「沒有,你去別家試試」。

有時候就在想,為什麼他們都不能好好尊重自己的行業了?

我們距傳說日益久遠,但是希望傳統卻一直不滅。該出手還是應該出手,援助之手。

無他,一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文化人,一般經濟都不會太差。

中國人喜歡看有能力的人去幫助弱者,有能力的人也喜歡通過幫助弱者來彰顯自己。

所以無數網民才會對網上詐捐事件破口大罵,毫無容忍。

你們都是無數人民群眾養活的,現在連點「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義都不講了么?

我們讀書人可是一直欠著「債」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