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電影,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

前言:

電影,是窮人的心理治療。

大量的隱喻與投射,默默地看見不願意麵對的,思考從未想過的問題。觸碰感動,靠近柔軟,想起一些人,一段關係,一片被遺忘的回憶。大量的電影治療,在醫院與學校被實踐,電影提供不同的視聽刺激與角色取替。從敘事「以故事引故事的觀點」,藉由角色的故事,勾起自己的故事。哪部電影一直住在心裡?療愈原本要崩潰的內心?或者,曾經在哪裡遇見自己。

一、古典精神分析

性與攻擊,生命的兩大驅力。

《理論簡介》

現代心理學家,不喜歡弗羅伊德(Sigmund Freud),把所有事情都跟「性」聯繫在一起,潛意識幾乎可以解釋所有。正的,反的,相反的行為,都能做出一樣的解釋。

例如:

● 那天「遲到」,不想變成第一個到,結果讓大家等。晚到,是童年被母親丟下的恐懼。 ● 那天「早到」,是想抗拒心中對母親的懷念。藉由提早到,不去想起當年母親丟下自己。

影片推薦01《瑪麗公主》:一部對弗羅伊德改觀的電影

孩子們對我來說,一半是自己,一半是枷鎖。──瑪麗公主《瑪麗公主》

有一個角色,永遠也扮演不好,那就是為人父母。──弗羅伊德《瑪麗公主》

看完《瑪麗公主》會發現:弗羅伊德,沒有想象中的「固執」。

影片描述弗羅伊德與個案瑪麗公主,進行精神分析的過程,很多畫面流露出弗羅伊德的真感情,更多的對話,讓人驚醒。生活中,仔細觀察「不良少年」,多半戀愛和性愛關係混亂,稱之為『早秋症候群』。類似的觀點,弗羅伊德早就開示:性與攻擊,是人的兩大驅力。

某一天,終會明白愛恨情仇,不過早期與父母經驗的重現,轉移到伴侶與治療師身上(依戀理論,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談這個議題。)

二、自我心理學、人際精神分析、當代克萊恩學派

那個佔據心中最多恨的人,往往夾雜著最多的愛。

《理論簡介》

既然弗羅伊德說,我們是「驅樂避苦」的,為什麼會傷害自己?

從克萊恩(Melanie Klein)的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的角度來看,不論人生經驗多複雜,生命中的第一段關係,一定是與母親的關係。

兒時媽媽的形象:好媽媽與壞媽媽

兩個媽媽,都住在心裡,所以內在的自己,也有好的 與 壞的。

當,乖乖不哭,考試一百分,媽媽就會鼓勵,與「好媽媽--好我」連結。

當,大哭大鬧,破壞東西,表現不好時,媽媽會責罵,與「壞媽媽--壞我」連結。

如果,兒時充滿「壞媽媽--壞我」的經驗,很容易「處罰自己」。藉由傷害自己,去消除不被「內在媽媽」接受的部份,讓自己流血,切割掉不好的,避免感染好的部分。

甚至,對母親會有隱藏的怨恨。

心想:媽媽「好」的,為什麼沒給我?

媽媽「不好」的,為什麼都給了我?

有的人,雖然離開了父母。卻一直渴求,一個能替代父母的人。----岡田尊司《母親這種病》

母親,究竟是什麼?

其實,對母親有很多「看不見的擔心」,一方面害怕丟下我們,另一方面又無法忍受,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存在(畢竟母親支配著年幼我們的生死),這些擔心,也變成日後戀愛或生活的無形阻礙。

憂鬱、上癮症、自殘、繭居、虐待、離婚、完美主義…… 都與母親的態度,或相處模式有關,甚至與伴侶選擇也有關。

影片推薦02《鋼琴教師》:沒有鬼、沒有殺人魔,堪稱14部影片中,最讓人屏息戰慄的電影。

可有不想被看見,傷害自己的壞習慣?

摳掉傷口的結痂,咬手指到流血,用指甲刀剪腳皮?曾經有「讓自己流血的經驗」,那壓抑的自己,究竟代表那些未被滿足的慾望。

《鋼琴教師》(La Painiste)描述一位,將近40歲的女鋼琴老師Erika,與男學生Klemmer的師生戀。Erika與母親「支配--服從」的關係,母女間對話與行為間的不一致,並將這種關係,複製到與學生Klemmer的關係里。一幕幕的自我傷害,或是攻擊別人,其實只是一種慾望的宣洩,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攻擊。

三、英國客體關係學派、身分心理學、自體心理學

有些人,讓人受傷難過,卻又難以放下。提供的負面安撫,讓人感覺安心與熟悉。

《理論簡介》

為什麼,總愛上某一類型的人?可外表、個性、對待的方式等等。或者,那些「最愛的」,到後來變成「最討厭的」,為什麼會這樣?

自選同場加映:愛情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愛與被愛,另一個問題,既然弗羅伊德說我們是「驅樂避苦」的,可為什麼常常自討苦吃?

英國客體關係學者費爾貝恩(William Ronald DoddsFairbairn)可能會說:

「因為,在感情裡面索求的,不是「愛」或「快樂」本身,而是尋求「客體」。客體會讓人痛苦(負面安撫),有安撫總比沒有好,所以會飛蛾撲火、把受虐當成愉快。」

影片推薦03《雙面誘惑》:推薦給童年總是被忽略、總是活在別人期待下

《雙面誘惑》,表現差強人意的戲劇系女孩約瑟芬,有一個身心障礙,需要照顧的妹妹。因此,母親把注意力放在妹妹身上,忽略約瑟芬其實也要被照顧和在乎。約瑟芬透過傷害自己讓母親在乎,透過在現實生活中去扮演浪蕩女「卡蜜兒」來獲得導演的青睞、勾搭上一位隧道工程師。其實,對愛的渴求、對於被關注的期待,為了戲的犧牲與改變,都是需要被看見,被珍惜。捫心自問,可曾好好珍惜自己。

四、新精神分析理論評述

有時候,將一個人推開,是無法接受或相信,他對你的好是『真的』。

《理論反思》

什麼是瘋狂?心理治療真的有用嗎?在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等相關理論,告一段落之前,回顧這些理論的學者與相關的個案。

例如,有個孩子在遊戲治療時,一直攻擊治療師,治療師只是跟他說「如果選擇繼續攻擊,就會選擇停止遊戲」,治療師忍耐攻擊18次之後,孩子終於停下來,靜靜坐在一個娃娃旁邊。因為他只知道用攻擊的方式,來和世界互動。每次只要攻擊別人,別人都離開。並驗證內在的假設:看吧!果然都會離開我。可是,治療師這樣的等待,反而讓他失去控制感,這招怎麼不靈了?不過做治療師也夠不容易的。

並非,不是所有的治療,都會帶來「改變」。

……個案走多深,絕對跟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有關係,沒有走過的人,就算走到了也看不到……這件事絕對不是時間的問題。讓人反省到治療師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局限性。因為改變本就是困難的,意味著必須放棄熟悉和擁有的一切----退一步講,或許某種程度上都是「有病」的。渴望改變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勇氣,那這樣的我們,又如何能去「治療」個案?

影片推薦04《女生向前走》:14部影片中最愛的一部

發瘋並不是一時失常,或是咽下一個黑暗的秘密,是你我的人格鮮明化。----蘇珊娜《女生向前走》

「一觸即發的事情,等著被我們引爆。或許覺得奇怪,讓人摸不找頭腦⋯⋯為什麼沒有人來引爆我的炸彈?為什麼大家都忽略我?為什麼沒有人勇敢的說出我的真面目,說我是個該死的婊子,說我父母希望我死?」──Lisa《女生向前走》

「因為你早就死了,Lisa!沒有人在乎你死不死,因為你早就死了。你的心早就冷了!所以你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回來(療養院),你不自由。你需要這裡,你就回來才會覺得自己活著,真可悲。」

蘇珊娜反擊,對她來說,寧可選擇虛偽,只是情緒起伏較少的院外生活,也不願意真實殘酷地與Lisa一起度過餘生。

五、榮格心理分析治療

「寧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好人。」──Carl Youn

「很抱歉,對你施行如此殘忍又殘酷的詛咒,當時被偌大的恨意給沖昏了頭,發誓只要你還活著,一定會好好守護著妳,不讓任何人傷害妳;你偷走了我僅剩不多的感情,而我如今永遠失去了妳。」──梅菲瑟《黑魔女:沉睡魔咒》

《理論簡介》

心裡有沒有一塊發臭的、灰暗的、潮濕的、被遺忘又不願意去面對的地方。在前面許多的學派都要我們去看見,辨識自己陰暗的一面,榮格(Carl Young)要我們把那些好的、壞的、自私的、溫暖的、光明的、黑暗的、接納的、抗拒的都「認」回來,因為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會遇到自己討厭,但又深愛的人----在他們身上,看見那些不願意承認,卻又百般渴望的自己。

很多人,看見自己的傷痛之後,都想要逃跑。真的可以逃走嗎?有的人花一輩子去想盡辦法逃跑,卻還是同樣活在循環里,遇到類似的爛人,在差不多的地方跌倒。榮格認為,這些想逃走的部份,都是不想接納的陰影(Shadow)、黑暗中的自我、不允許成為的「那個人」。像是《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神隱少女》中的錢婆婆、《少年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其實都是主角的陰影。為了不變成這樣的人,很努力地讓自己戴上面具(Persona),不去碰觸黑暗的那塊,就像是戴上面具就變得威猛的《蘭陵王》一樣,忘記的面具下的柔弱與纖細。

影片推薦05《黑魔女:沉睡魔咒》:

搞笑歡樂又寓意深長的動畫片,合家適宜,大小朋友一起看。

所有的光明,都是伴隨黑暗而存在的。

《黑魔女:沉睡魔咒》中,男子史蒂芬為了王位,奪走走魔女梅菲瑟的翅膀,還娶了漂亮的公主、生下奧勞拉公主。梅菲瑟被背叛後由悲轉恨,於是詛咒奧勞拉公主,在16歲成年之時會陷入長眠,除非得到真愛之吻,不然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喚醒她。沒想到,魔女梅菲瑟卻在最後顯露出母性溫柔的一面……

走過灰暗的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之後,榮格提供一個更完整的觀點,讓我們看到一個「全部的人」。那些最恨的人,也曾經負載著很大的愛;那些「曾經覺得已經跌到谷地,無法再去愛的自己」,可能仍然有再愛,再擁抱的能力。

六、阿德勒心理治療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被討厭的勇氣》

《理論簡介》

2015掀起阿德勒(Alfred Adler)風潮,光是阿德勒的書就出了5本以上,不過,真的了解阿德勒嗎?

之所以會是現在的你,其實都是早期經驗(Early Experiences,ERs)在身上留下的「生活風格(Life Style),所以阿德勒要大家去想想: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3個記憶是什麼?

在家中的手足排行是什麼(家庭星座Familyconstellation)?

小時候跟誰最好?爸爸比較疼誰?媽媽又跟誰比較親呢?

這些過去的經驗,形塑現在的你,身邊那些靠撒嬌來獲得別人幫助的人,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在家裡面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從父母身上討愛的;那些厭惡跟別人太過親近的人,或許是因為父母比較照顧弟妹,而訓練成「獨立」的技能所留下來的「副作用」;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可能是小時候吃飯都吃很慢、或是在家裡面總是被罵、被打,所以習得「察顏觀色」的能力,免去皮肉之苦。

套句電玩用語:在人際關係中,所有不需要CD時間的自動化「技能」,都是小時候學會的!

影片推薦06《心中的小星星》:給心裏面住著一個,不被看好又從不屈服的你。

「關心啊,是真的非常重要,擁有治療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讓孩子覺得是被需要的。」──尼康《心中的小星星》

雖然知道教養很重要,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又要如何陪伴孩子,尤其是孩子和別人「很不一樣」的時候?《心中的小星星》描述八歲有學習障礙的伊翔,數學算一題好多遍都算不對(嗯,這個經驗也曾有過)花了一整節課很努力地用「想象力」解數學才解出一題。調皮的他喝奶茶、走路甚至連罰站,都可以和牆上的海報玩,和品學兼優的哥哥相較之下,他更顯得「異常」。在家人老師的辱罵、轉到高壓的私立小學之下,他漸漸失去了自信、變得鬱鬱寡歡,直到美術老師尼康(三個傻瓜裡面的主角飾演)出現與鼓勵,才讓他漸漸找回自己。

不過,如果阿德勒只講到這裡,大概也和弗羅伊德差不了多少,又是一個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的人。幸好,《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個核心概念「虛構的目的論」把阿德勒從「過去」帶向「未來」:你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與其被過去的悲傷、與父母的關係、與舊愛的糾葛綁住,阿德勒更相信我們不但要回顧過去,更展望未來。

問題是,如果你和伊翔一樣缺乏自信(例如數學從來沒考超過60分),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展望未來」會不會只是一種口號?正因為這樣,他人的陪伴與鼓勵就更為重要,像是尼康與予伊翔的關係,就是一種「接納」。當不再希望從別人身上獲得評價,而是看見「自己的存在」本來就有意義,自信也會慢慢長出來。

七、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從來沒有好好活著的人。《理論簡介》

有過傅蘭柯一樣,跌落生命低谷的經驗,一定問過自己: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活著?

如果終將一死,每段關係,每件事情都不是永久的,還有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總有一天,會明白一件殘酷的事實:

孤獨是無所不在的,不論是誰的手臂緊擁,誰用雙唇溫熱的寂寞,誰的胸膛可以倚靠失落,終將無法逃脫生命的牢籠。寂寞來臨,終將面對存在本身就是孤獨的課題。也正因為這樣,才可以自由選擇如何生活,為生命與選擇負責,在孤獨的時候,都無法容忍自己,又如何期待別人,會因為我們的相伴而感到充實?

存在主義,嘗試去碰觸上述自由、死亡、責任、意義、孤獨等問題,當看到威脅之後會發現,活著本身就充滿焦慮,而焦慮同時也是前進的動力。其中,激起最大焦慮的就是:死亡。

影片推薦07《一路玩到掛》:

笑中帶淚,推薦給曾經失落,結束,告別一段關係的人。

「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有沒有找到在生命中的喜悅?生命中有沒有為別人帶來喜悅?」──艾德華‧柯爾( Edward Cole)

一定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活,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如果被的是30件事呢?真的會有勇氣拋下家人,拔掉管子去實踐嗎?

《一路玩到掛》描述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男人,為了夢想在死前完成「願望清單」的過程,真的是讓人又哭又笑,面臨著老男人的執拗,心中過不去的結,個性迥異的相處方式,要怎麼在生命的最後,冒險看看來不及看的世界,又要如何去修復與重要的人的關係。

經常把死亡想得很遙遠,轉身才發現,原來就在「不要搔還不會癢的地方」----Adolph Meyer。

其實面對死亡,也就是面對生命意義的過程。當願意去想想死亡的時候,也可以去看見生命是什麼,什麼是最重要,最在乎的又是什麼。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