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到底有多可怕?

文丨chiemin

2016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你收穫了什麼?工作努力了嗎?買房了嗎?結婚了嗎?小目標實現了嗎?

如果你悲傷地搖頭,埋怨自己單身又貧窮,那你要反省的是關於你所不知道的「貧窮」的真正內涵。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貧窮這件事到底有多可怕。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張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日程表刷屏了。

這是繼「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后,王健林又一次火了,很多人都被「首富的一天」震驚了。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日程表。(資料圖)

「從早上5點到晚上7點,24小時,兩個國家,三個城市,飛了6000公里,簽約500億合同……」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當時用來形容科比的勤奮,如今套用在62歲的首富王健林身上也適合不過了,5點出現在雅加達,工作12小時。可怕的是,這幾乎是王健林每天的行程,首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每天6點準時起床,7點10分到公司,晚上下班回去就8點多了,基本上雷打不動。

除了王健林以外,各大公司CEO也是拚命三郎。李嘉誠、柳傳志和俞敏洪每天五六點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雷軍每天中午飯只有三分鐘的時間;蘋果公司CEO庫克常常工作到凌晨4點;雅虎CEO瑪麗莎曾經一周工作超過130小時……

網友熱議:「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當你還在睡覺、打遊戲時,別人還在工作;當你抱怨貧窮、羨慕別人的財富時,你有試過作出改變嗎?當你自我安慰「知足常樂」時,你有想過貧窮可恥嗎?

「窮是一種美德,安貧樂道總是值得稱道的(泰戈爾語)」,即便困苦生活能給作家帶來靈感,他們也寧願過上富裕而非貧窮的生活。《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作者J.K.羅琳回顧人生時說,貧窮往往帶來恐懼和壓力,有時還帶來抑鬱,只有傻瓜才會將貧困本身浪漫化。

《當幸福來敲門》中貧窮的主人公為了給兒子一個安穩的睡眠,在公則裡邊一隻腳抵住大門,雙手摟著兒子,自己承擔著貧窮帶來的一切辛酸。(電影劇照)

貧窮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貧窮是最可怕的惡魔,是最嚴重的罪行(蕭伯納語)」,貧窮下隱藏著恐懼、焦慮,人性的醜惡。貧窮甚至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研究機構早已注意到一個事實:與中產家庭中的同伴相比,貧困家庭的孩子表現較差。這種差距,也許在幼兒園時就會出現,而且隨著這些孩子長大,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家庭收入水平」成了預測其兒童成員成就的一項重要指標。

而美國哈佛大學Mullainathan團隊的兩個田野研究也得以佐證。他們在印度農村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實驗:去檢測同一群農民在豐年和飢年時的智商,結果顯著地表明了農民們在飢年時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下降。另一個類似的實驗是調查1191個家庭年收入在四萬美金以下的美國貧困家庭。相比於發工資之前,發工資之後這些人的思維能力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事,這並不是說窮人有原罪,有罪的是貧困而不是窮人,應該消除的也應該是貧困而不是窮人。

如何消除貧困?貧困有多可怕?富人與窮人到底有何差別?什麼是貧與富的馬太效應?以下這份書單可以讓你認識到「貧窮」的真面目。

1、《深淵的居民》

【美】傑克·倫敦

「我寫的所有書里,沒有其他任何一本書所耗費的心力比得上《深淵的居民》」。這是《野性的呼喚》的作者傑克·倫敦最愛的作品。他深入英國倫敦民間,化裝成流落英國的美國窮水手,調查貧困和苦難,在倫敦東區與窮人共同生活了80多天。

這本書里記錄下作者在倫敦東區當地觀察到的諸多實情,例如居民的住房問題;救濟院、臨時收容所、遊民食堂等地方的真實狀況;倫敦遊民於夜裡不能在街頭睡覺的法律規定;還有工人淪落血汗工廠、薪資低挨餓、酗酒,最後走向自殺的社會問題等。

當時倫敦約有50萬有類似遭遇的人們。傑克用「Abyss」(深淵)一詞被廣泛用來指代底層社會,「我一天比一天更加確信,深淵裡的人們如果結婚非但不明智,而且簡直是犯罪。」

有學者指出,《深淵的居民》是一本關於百年前英國的「社會病理學全書」,對於了解現代社會的種種沉痾仍有極大幫助。

2、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印】阿比吉特·班納吉 【法】埃斯特·迪弗洛

你為什麼這麼窮?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

關於貧窮,兩位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班納吉和迪弗洛花了15年,深入在五大洲最貧窮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貧窮是怎麼來的?

教授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他們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和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及希望脫貧的人提供幫助,如果你是一個有遠見的人,為避免未來有一天流落街頭,此書不妨一讀。

3、《街角社會:一個義大利人貧民區的社會結構》

【美】 威廉·富特·懷特

這是社會學家懷特的博士論文,1994出版后銷量慘淡,「險些淪為特價書」。而1995年這本書火了,懷特的親身參與研究的行為引發了對於研究者倫理道德問題的廣泛討論。

1936至1940年,懷特用了近4年對波士頓市的一個義大利人貧民區科納維爾進行實地研究。懷特眼中的科納維爾——是繁華大城市最為灰暗的地帶:神秘、危險、令人憂慮。他以被研究群體——「街角幫」一員的身份,置身於觀察對象的環境和活動中觀察和記述,從「街角青年和男大學生」「非法團伙成員和政治家」兩個視覺,還原了真實的科納維爾,從中引出關於該社區社會結構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結論。

1940年仲夏,懷特離開了科納維爾,他說「我在一生中,也曾多次從一地遷居到另一地,卻從未像這一次那樣,有一種強烈的離家的感覺」。

這是一本非常迷人的書,讀來如小說一般有趣。如果你真的試圖去了解一個社會,那麼《街角社會》將是一本最好的指導手冊。

4、《貧困與飢荒》

【印】阿馬蒂亞·森

如李爾王告訴瞎子格洛斯特,「一個人不用眼睛看就能知道事情是如何發生的」,有許多關於貧困的事情是一目了然的。但這位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卻給我們提供一個觀察問題的新角度。

「毫無疑問,隨著經濟發展,相對貧困和貧困概念的內容也會隨之變化,應該做些什麼的看法也會發生變化。雖然這兩種變化不僅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還動態地相互聯繫著,但是,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完全用另外一個來定義。」

當我們離開極端的和原生的貧困時,對於貧困人口的識別、甚至對於貧困的判斷都會變得模糊不清。目前,可供使用的貧窮識別方法有許多種,不過,每一種方法中都還存在大量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作者選擇用「權利方法」、相關模型和案例來闡述飢餓的一般原因和飢荒的具體原因,有人認為,「每次閱讀《貧困與飢荒》都是一種道德與理智的修鍊」。

5、《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 埃爾德·沙菲爾

在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的過程中,哈佛大學教授塞德希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是類似的:窮人缺錢,他缺時間。在這一現象基礎上,他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實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真相: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因為即便是給窮人一筆錢,給拖延症患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變得富足和高效。這與幾個關鍵詞:稀缺、管窺、帶寬、餘閒息息相關,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書中關於「稀缺頭腦模式」的警示,是我們這個信息和人口爆炸、平均時間和資源都加速減少的時代的一盞指路明燈。

《稀缺》是備受業界推崇的行為經濟學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態的各種複雜成因,並提出以「餘閒」牽制稀缺的應對之法,只有對「帶寬」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我們才有可能從稀缺走向富足。

6、《被驅逐者:美國城市中的貧窮與利益》

【美】馬修·德斯蒙德

這本書打敗了千千萬萬的對手,成為了《紐約時報》2016年十大好書之一,同時也是2016上半年亞馬遜十大好書之一。

社會學家馬修·德斯蒙德在書中揭開了美國社會底層人民的貧窮。他記錄了8個在美國密爾沃基最貧窮的地區苦苦掙扎的家庭的故事——單親媽媽、殘疾人、吸毒人員等,他們將收入的70%甚至是80%用來繳納房租,而他們租的這些房子客觀地說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因入不敷出,有的家庭面臨驅逐、進入收容所生活,有的蝸居於危樓之中,他們在現實漩渦中掙扎與被驅逐。

這本書並不是單純地記錄,德斯蒙德親自搬到了密爾沃基市的拖車公園,之後又住進了芝加哥貧困北區一間出租屋裡。在多年的跟蹤調查和數據分析后,也針對這一狀況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經過了嚴謹認真的研究,作者再次將「剝削」的概念引入有關貧窮的辯論中,展示了驅逐是如何像監禁一樣給一個人的生活打上烙印的,體現了作者的社會關懷和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心,引發對社會不公剝削和不完善制度的反思。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