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 心靜 · 心境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我們中國人有去寺廟祈求佛祖保佑的習俗,如廟宇后往往會匆忙磕頭點香,然後低聲道出自己的願望,我是誰誰誰,祈求佛祖什麼什麼,佛祖保佑......

其實,佛教創立之初,並不是為滿足人們願望而產生的。距今三千年左右,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生活著一位太子,天資聰慧。12歲時,就已經掌握了當時印度最高的學問,16歲時,娶了表妹耶輸陀羅為妻。他的生活可謂幸福美滿,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有一次他駕車出城遊玩,在經過東、南、西三座城門時,分別見到了人類老、病、死的三種狀態,突然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殘忍的事情,生命互相殘殺,勞苦工作的底層人民掙扎在生死邊緣,而這些老弱病死又一直循環,永遠都免不掉。

他就開始思考,人生為什麼這麼苦?是什麼造成了現在這種情況?他覺得自己非要解決這種苦惱不可。於是有一天,他終於翻牆逃出了皇宮,一路苦修,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而這位王子,我們今天稱他為佛陀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從開始創立佛教,就是為了要解決人生為什麼要這麼苦,怎樣才能不苦。基於這種思考,才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學說。釋迦牟尼就開始收徒弟,弘揚佛法,不過那時候大部分都是口述,之後有弟子回憶講述內容派生和演化生成兩萬多卷三億多字的龐大體系。

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其中特別特別的一部。全文僅260字,是600卷般若經的經要所在。有人說心經的「心」字,指的是心要,它簡明扼要的對般若經做了一個思想總結,同時內涵又非常深刻。

念誦《心經》 度一切苦厄

我們今天看到的《心經》大約有18種中譯本,其中以玄奘法師的譯本最為簡潔,流利,清楚。

關於《心經》的由來,佛教界的說法是玄奘途徑四川時,遇到一位身生疥瘌的老和尚,人不敢近,唯有玄奘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為感謝玄奘救治之恩,將《心經》口傳給了玄奘,老和尚念了一遍,玄奘便將《心經》記在了心內。

後來,玄奘在取經途中,經過茫茫大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中間無人,唯多鬼怪。此時,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灑得一滴不剩。狂風卷著黃沙,像下雨一樣漫天飛舞,令人無法喘息。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自亂陣腳,於是,他立刻盤腿坐地,開始誦念《心經》,念誦中,眼前的幻覺,如軍隊,如旌旗,如妖魅逐漸散去......

每當遭遇艱苦厄難時刻,玄奘總是一心誦念《心經》,仰仗《心經》的護佑,所有災難,都得消除,轉危為安,並安全到達西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今天初看心經,可能會覺得特別晦澀難懂,因為其中的梵文和宗教術語一直是一個難題。只看字面上的意思確實很難讀懂《心經》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但又為什麼《心經》能讓人內心平靜?

蔣勛曾說過:「我以為《心經》能幫我免除苦難,但是最後發現其實是渡。它不會免除,它會幫我渡過。」

「般若波羅蜜多」僅這幾個字,就包含著無上智慧,「般若」即無上的大智慧,「波羅密多」是渡,也就是說通過般若大智慧渡到彼岸去。佛家就是在不斷的參悟和行踐般若大智慧至至深境界時,頓然覺悟成佛。

沉於執念 不如淡忘

《心經》中包含著多重智慧,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看待身處在其中的我們。

比如最著名的「色即是空」四字,所謂的「色」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東西。比如桌子,我們能夠用肉眼看到,而「空」並不是說沒有,而是「色」背後更本質更接近真相的東西。桌子是由木頭組成的,而木頭又可以分解成纖維,纖維裡面又有分子,原子,原子核......無窮無盡,事物永遠都是由更小的一個單位組成的,而更小的單位又可以無限分解,但分解到最後會覺得好像分解到塵埃中了,但它並沒有「空」掉。桌子腐爛後會變成其它東西,世間萬事萬物永遠處在不斷被分解,不穩定的狀態中。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所以佛家講世間萬物,都沒有一個固定一成不變的樣子,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不是固定的。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太多執念,我們會去追求穩定的工作,追求一段穩定的關係,擔心生老病死,執著於身體,放不下,看不透。因為有了這樣的執念,但這個執念本身與世間運行的規則又是相違背的,這個時候就產生了痛苦。

但《心經》中的「空」絕不是教人消極,逃避和否定一切,相反,它從空性中教人正視生命的意義,不斷努力向上。心空的人,度量大,量大的人,什麼事都好商量;度量狹小的人,魯仲連來了也沒有用,所以,空就是創造發展的勢能,房子不空,怎麼住?杯子不空,誰買?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所以,只有空才能不使人沉淪。

那怎麼樣才能不苦呢?

《心經》裡面說「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假如心像萬里晴空一樣,無風、無雲、無雨,也無日月星辰,只是一片皎潔,不著一點微塵,這便是智慧,便是心無掛礙。因為心無掛礙,我們就不會畏懼任何困難,就會遠離那些亂七八糟的妄想,最終讓自己超脫塵世的煩惱。

當有一天,我們沒有了那種執念,放下了那個慾望,就會發現我們接受了這個事實,接受了這個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事實,或者說我們跟隨著這個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去擁抱變化,好像你對他就沒有那麼多要求,也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心經》的最後一段是句咒語,一般來講在心經咒語裡面它不會直接字譯,大部分都是音譯過來的,但它有著一層非常感人的意思: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去吧去吧,讓我們一起都到彼岸去吧,去到達那個無限的喜樂,然後就會發現你的人生就好像是跋涉了很久很久,終於好像看到了一片綠洲。

所以《心經》要表達的,是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要的不是一種勸慰和勸誡,或者是讓我們靜下心來,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啟發我們,啟發我們去尋找引發情緒背後的那個更本質,更接近於真相的東西。

寫《心經》 得心靜

佛學家認為,《心經》非常殊勝,經常地念誦、抄寫轉載可以積集非常大的功德。這似乎是認識《心經》的通行法則。

千百年來,有太多的人去抄寫《心經》,多少王侯將相,高僧名家,比如歐陽詢,乾隆帝,弘一法師等等,通過《心經》的抄寫,也是可達到修行的境界。她超越了時空,古今相遇,彼此能通過《心經》聯繫在一起。從此處出發,抵達彼岸。這猶如打通武術境界,讓人忽然明白,到底一個人所需要的是什麼?

八大山人《心經》(局部)

朱耷(1626—1705),號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寧獻王朱權的後裔。他的晚年書畫均署八大山人四字。這名號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嘗持八大人覺經,因號八大」;另說「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者也」。

八大山人《心經》(局部)

八大山人去世前夕,書法藝術水平達到頂峰,草書不再怪偉。如八十歲寫的《行書四箴》、《般若波羅蜜心經》、《仕宦而至帖》(即《晝錦堂記》帖),平淡天成,絲毫不加修飾,靜穆而單純,不著一絲人間煙塵氣。高僧書法大致如是。正是體驗了家世、生活的波動,才有了書法上的頓悟。八大的書法、繪畫,都是一時之絕。

弘一法師《心經》局部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於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藝術中國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

弘一法師《心經》局部

弘一法師不像很多名家一樣,中間有很多技法類的東西,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僧人,《心經》是他每一天都要做的日課,他一天天去抄寫,在抄寫過程中去完成他自己內心的那一種參悟和感受。

弘一法師《心經》局部

蔣勛說:大學前後,我讀過一些佛教經典。像一般人一樣,從較簡短的心經開始。心經文字很美,「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我從文字層面去理解欣賞,也讚歎一種信仰,比我當時執著的「知識」要更寬闊包容,不那麼執著斤斤計較「生滅」、「垢凈」、「增減」。

《心經》雖是入門級的經典,但其所闡釋的要義,實則涵蓋了許多,只是有時被各種慾望、誘惑所迷惑,看不到本心而已。如此就難以參透世事變幻的玄機。

乾隆版 《心經》局部

從小到大我們書桌上都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這些書籍要麼就是讓你感到快樂的,要麼就是讓你更快的去實現某種目的的,但都是在給我們的人生做加法。但從沒有一本書像《心經》這樣,它可以提醒你安靜下來,讓你在遭受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的苦時,勸慰你去直面它,然後他到背後引發你情緒的那個更本質的東西,然後你就會去接納它,釋懷它。

唐 歐陽詢楷書《心經》

元 趙孟頫 行書《心經》

清 成親王 小楷《心經》

傅儒《心經》局部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