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到底健不健康?

健康新聞的編輯們似乎特別喜愛做咖啡的相關報導。

「每天喝1.5杯咖啡可以降低糖尿病發生率」、「一天喝超過4杯咖啡增加癌症風險!」

一篇又一篇的報導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無所適從。隨手Google一下,會發現:

  • 蘋果日報:喝咖啡 糖尿病風險降11%

  • 康健雜誌:喝咖啡可以降低肝癌發生率

  • 喝咖啡與膀胱癌有關?

  • 快樂小藥師:常喝咖啡 罹大腸癌風險增

這麼多互相矛盾的報導,注重健康的讀者們是否感到無所適從?喝咖啡對健康到底是有幫助,還是有傷害?讓史考特醫師來為您分析吧!

飲食相關科學大多來自觀察性研究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研究是怎麼做出來的吧!

以最近這篇咖啡與糖尿病的研究來講,研究者首先大量招募實驗對象,在此研究中共有48,464名護理人員與27,759男性醫療專業人士被納入。接著所有的受試者被要求填一些問卷,來記錄基本健康狀況、疾病史、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工作、經濟情形等等。

Advertisements

研究者沒有對受試對象做任何的醫療建議、更沒有開立飲食、藥物處方。做完問卷后,這些男男女女就回家繼續過著他們原本的生活。四年後,實驗者召回這些實驗對象,再做一次問卷調查他們的健康情形、飲食狀況等等。

資料搜集完成後,首先研究者會抓出那些人在這四年的時間裡生病,哪些人又維持健康。再與他們的飲食、運動、健康習慣進行交叉比對、統計分析后,研究者就可以知道那些生活習慣與疾病有「正向關聯」,又有那些行為與疾病的發生有「負向關聯」。

這正是觀察性研究的基本做法。

觀察性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

但是請注意這邊史考特醫師措辭非常小心,避免使用暗示因果關係的「導致」、「引起」等辭彙。

A飲食習慣與B疾病有「正向關聯」,與A飲食習慣會「造成」B疾病,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兩件事情同時發生,並不代表他們互為因果。

Advertisements

舉例來說:

  • 自1900年至今,加勒比海的海盜數量穩定下降。同一時期,該海域的平均氣溫也穩定成長。如果我們拿這些數據來分析,可以得知加勒比海海盜數量與該區域氣溫有一個「負向關聯」,但我們是否可以說海盜變少導致氣溫上升?當然不行!

  • 觀察性研究發現,有雄性禿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但我們是否可以歸納出「掉頭髮會導致心臟病」的結論?也許吧...史考特醫師並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但在更縝密設計的研究出爐前,告訴大眾掉頭髮會得心臟病是過於草率的。

再次強調,觀察到兩件事情同時發生,只能說明兩者之間有關連性,不能證明兩者間有因果關係。

不幸的是,媒體報導的健康新聞有90%以上,都是觀察性研究。從觀察性研究中,我們只能得到「喝咖啡與xx疾病有關連」的假設。但國內外媒體為了搶版面、製造話題,常常把標題改下為「喝咖啡會導致xx疾病」,這就犯了過度解讀研究結論的毛病了!

混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s)

混擾因子是觀察性研究的最大殺手。什麼是混擾因子?舉例來說:

有研究觀察指出,紅色汽車的肇事率特別高,但我們是否能將交通事故歸咎於汽車的紅色烤漆?難道是因為紅色的外型激起了周遭駕駛朋友鬥牛般的潛在性格,使他們拚命想開車往紅色的物體撞去?

如果我們深入探討,可能會發現購買紅色汽車的車主都有些特徵:比較愛耍帥、比較喜歡飈車、比較喜歡追求刺激。這些特徵(混擾因子),或許才是導致肇事率高的主因,而非紅色烤漆本身有問題。(誤將關聯性當成因果)

這就是忽略混擾因子的後果,而現實世界中的混擾因子可不少。

回頭看看我們的咖啡研究,有哪些潛在的混擾因子?

喝咖啡的可能是壓力比較大的族群、可能有某個特定工作性質。咖啡也許會搭配著糖與奶精一起喝、甚至配著貝果一起吃。咖啡的製造過程是不是有些人工添加物?喝咖啡的人可能工作時間比較長、比較疲累、比較沒有時間運動,等等...

這些因子通通都有可能是元兇,而咖啡或許只是代罪羔羊而已。

而再好的問卷,再厲害的統計專家,也無法排除掉真實世界中成千上萬的混擾因子。這也是為什麼從觀察性研究要得出因果關係,往往錯誤百出!

飲食問卷的可靠性

最後史考特醫師要來挑剔討論一下飲食問卷的可靠性。

您是否能完整回想起昨天一整天吃下肚的食物內容?如果現在要求您回想過去一年的飲食習慣呢?

您認為四年前後各做一次飲食問卷調查,能否準確反映四年期間的飲食習慣?

您認為一般人是否會隱匿不好的飲食習慣(例如暴飲暴食、過量飲酒、狂吃甜食),而只「報喜不報憂呢」?

如果您對三個問題都感到有所疑慮,那飲食問卷的「不」可靠性就不言而喻了。

結語

幾乎所有的健康新聞都來自觀察性研究,而由觀察性研究推導出因果關係是危險的。史考特醫師很喜歡的一位醫師作家曾形容觀察性研究是"Scientific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科學界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事實上,觀察性研究得出的錯誤結論在歷史上曾造成大規模的嚴重傷害(賀爾蒙補充療法),史考特醫師未來還會專文介紹。

不管新聞報導說喝兩杯咖啡會長壽,還是喝1.5杯咖啡會心臟病發,要從目前研究得出決定性的結論都是過於武斷的。

下次您再看到吃OO會促進健康,吃XX會誘發疾病的報導時,請深入內文閱讀該研究的實際作法,判斷它是否為觀察性研究(9成以上都是),再決定要不要採信該研究的結論。

這樣,就不用為了決定要喝1.75杯咖啡還是2.64杯咖啡而煩惱啰!

作者簡介

史考特醫師

本名王思恆,現為台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住院醫師。從醫學院時代開始著迷於健身運動,空閑時不是在運動、烹飪、進食,就是在研究運動、飲食、健康的科學知識。嘗試讓讀者能在一分鐘閱讀完畢的方式,介紹最新的健康飲食運動知識,破除許多減重運動迷思。

近期於台灣出版新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用科學x圖解破除迷思,打造完美體態!》。

聲明: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至史考特醫生的一分鐘健身教室,

文章所述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

原文鏈接:http://one-minutefitness.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29.html

大病上醫院,小病易問醫。您可通過下載易問醫APP和需要的專家取得聯繫。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易問醫askdr.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