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光是吃粽子

原文:[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

淸 袁枚《隨園食單》點心單

端午節又叫五月節,說起端午,身邊就彷彿飄起了粽子的香味,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大夫,舉國食棕。其實端午節各地地還有許多習俗,比如賽龍舟、撞蛋、掛香袋、包粽子、吃薄餅、猜燈謎。民間要用碎布做成禽獸、花卉等各種形狀的小包,內裝雄黃、蒼朮、香薷等中藥材及香料,稱為香包,佩戴在孩子身上。男孩多為老虎、獅子之類,女孩多為花卉鳥類。傳說可以防止病毒入身,有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說法。晉南地區舊俗要逮回一隻蛤蟆保存,端午節當日把墨錠塞進蛤蟆腹內,陰乾,稱為「蛤蟆墨錠」,傳說可以塗抹腫毒,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故民間有「疥蛤蟆躲端午」的說法。

Advertisements

端午除了吃棕粽子,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有的地方還要吃綠豆糕,油糕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艾饃饃。飲雄黃酒,也是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其來歷與吃粽子有相似之處,主要用於防病和祛毒。中藥典籍記載,「五月五日飲菖蒲、雄黃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雄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解毒、殺菌、辟邪之功效。菖蒲,也為藥材,有鎮靜、安神之功能,並具芳香氣味,可做香料。端午節以前,民間要用菖蒲根和雄黃泡酒,曝晒在太陽下面,以備節日飲用。山西民間有「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的諺語。節日期間,成年人除飲雄黃酒外,還要在七竅之處塗抹一點。小孩子不飲酒,做母親的則要用筷子蘸酒,點在孩子的耳、鼻及肚臍等處。歷代相傳,說是可以辟瘟和驅除蛇、蠍、蜈蚣、蚰蜒等蟲害。

Advertisements

說起雄黃酒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白素貞,那一年的端午節,小青為躲端午「驅五毒」先閃了,白蛇則待在家裡屋中,但那也不敢去,以避開人們掛在門上驅邪的艾草,而許仙則依照法海的建議,準備了大家在端午節時都會喝的雄黃酒。雄黃又名雄精,是一味中藥。性溫、有毒,功效解毒、殺蟲,治療蛇傷等。從中醫中藥角度上講,雄黃既有毒又解蛇毒,既可內服又可外擦。毒蛇雖毒,但它遇上雄黃,也會中毒,各種蛇都是如此,重者也可死亡。謂雄黃酒,就是酒中加入適量的雄黃,它是一味中藥酒。白蛇自認魔力可以抵擋雄黃酒對她的影響,因此喝了一杯。白素貞剛喝完許仙送上的雄黃酒,就變得精疲力竭,幾乎走不到床上,就立刻現出蛇的原形。當許仙回到白蛇身邊,看到的不是自己美麗的妻子,而是一隻巨大的白蛇,許仙震驚不已給嚇死了,由是就有了白素貞盜仙草,水漫金山的故事。這雖然是文學藝術加工的情節,但也說明了蛇是怕雄黃的,當然白蛇是好蛇,可世上那有那麼多好蛇呢,即便真有,那這麼巧,讓你碰上呢,所以,人們就用雄黃來對付五毒了。

提到「五毒」,總是讓人毛骨悚然。每年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是趨吉避邪的節日,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在我國北方,唯獨北京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吃「五毒餅」的習俗。每年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祝願消病強身,祈求健康。早在清朝時期的《燕京歲時記·端陽》中就有記載:「每屆端陽以前,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餽飴,並副以櫻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等物。」但是五毒餅並不是以「五種毒物」為餡的食品,它是人們為端午節特製的一種圓形糕點,上面印著五毒(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圖案。因此人會食用「五毒餅」也有著以毒攻毒的寓意,祈求消病強身。祝願消病強身,祈求健康。

五毒餅傳說始於元朝末年,有一位少年感染時疫,暈倒在北京的一家餑餑鋪前,掌柜的宅心仁厚,救了這位少年。這位少年本是江西貴溪縣龍虎山某一代張天師的裔孫,在承襲道統之前,下山遊玩的。幾年後,他正位天師,想起當年掌柜的救命之恩,於是畫了一道靈符送給掌柜,留為驅邪之用。當時餑餑鋪有個心靈手巧的雕刻糕點模子的工匠,照靈符的筆順刻了一方模子出來,掌柜的有心,用它刻了一爐餅,這爐餅無論放在哪裡,都不招蚊蠅,於是掌柜的取名「五毒餅」,在端午節發售,大家聽說五毒餅不招蟲,又能驅邪,餅一出爐,就被搶光了。北京的其它餑餑鋪爭相效仿,因為他們無張天師的靈符可拓,既名五毒餅,就把蜈蚣、壁虎、蛤蟆、蛇、蜂五毒刻在模子上,趁機大發利市。

農曆五月俗稱為「毒五」,五日是「惡日」,正是蚊蠅毒蟲肆虐猖獗的時候,因此,五月驅蟲避邪是百姓的頭等大事。早在清朝時期的《燕京歲時記·端陽》中就有記載:「每屆端陽以前,府第朱門皆以粽子相餽飴,並副以櫻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等物。」其實五毒餅就是翻毛酥餅,只不過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酥皮兒餅上罷了。如果說插艾草、菖蒲,耳鼻塗雄黃酒是為了「避毒蟲」,那麼吃五毒餅則是把「五毒」吃掉,使它們不能毒人,透著北京人的詼諧和風趣。

早年間每到端午前,老北京人幾乎家家都要製作五毒餅,「家家戶戶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做得會精緻一點,會用帶有五毒雕刻的模具去製作,有的家庭也會做得比較簡單,但不論製作方法有多少種,最後在糕餅上印上五毒的圖案都是必不可少的。除食「五毒餅」之外,五月端午之前,家中的小孩兒還要穿「五毒衣」「五毒肚兜」「五毒鞋」,戴「老虎帽」,系「老虎褡褳」。在邢景翠看來,這些其實都是和「五毒餅」相配套的,「其實意義都是為了能讓家裡的小孩兒避開這些害蟲,也能讓他們趨利避害、健康成長的意思。」

  但端午節傳統習俗主要還是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從前還有菱粽、丸子粽、百索粽、錐粽、秤錘粽、小腳粽等形態的粽子,我國端午食粽的食俗歷史悠久,而民間包粽的風俗也源洲久長。現在吃棕粽子不光是勉懷先人,紀念屈原先生,己提升到重溫愛國主義的精神層次了,可見人們對端午節吃粽子的重視。

江蘇以前有句諺語叫做「端午不吃米粽,老了無人送終」,包粽子的原料也沒什麼特別的,南方多用竹葉,北方一般用蘆葦葉,而南京最常用的也是蘆葦葉。除了白粽、紅豆粽、肉粽等大眾口味外,全國各地還有一些口味獨特的粽子。比如,北京和山東的黃米粽子,是用黃米包上紅棗、豆沙製成;閩南的鹼水粽,在糯米中加入鹼液,使得粽子更黏軟;瑤族的「枕頭粽」,用糯米配臘肉條,包成枕頭狀;至於四川的辣粽,既包裹了糯米、紅豆的香甜,又融進了椒粉、川鹽、臘肉的辛辣,口味相當獨特。冬菇、火腿、鹹肉、果脯粽子已是很常見,讓「吃貨」們興奮地是,星巴克開賣芒果、草莓、抹茶口味的星冰粽,五芳齋還推出了菠蘿味的粽子,還有一種艾葉粽,艾葉也能吃,最好的艾葉產地是湖南蘄春,先把艾葉洗凈,用鹼水泡,再清洗、煮熟,煮出綠色的汁水來。把葉子切碎,用剛才煮出的汁水浸泡,包在粽子里,這樣既有艾葉的清香,又可保留它的藥用價值,理氣血,逐寒濕。也算是「葯食一路,醫食同源」養生理念吧。

說起養生,最新奇的是南京一家酒店今年推出了加入靈芝、黃精、地黃、天麻、茯苓等名貴中藥材的養生粽。過去談到靈芝、茯苓、白朮,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良藥苦口」和「望聞問切」,往往生病的時候才會想到中藥。如今藥材還能做成粽子,品種有靈芝粽、天麻党參粽、蓯蓉粽、地黃粽、茯苓粽、枸杞菊花粽、葛根粽、黃精粽等,用黃精白朮餡的粽子是最耗時間的,因為白朮味道很腥,要用白蜜和黃酒浸泡兩天,這樣可以保留藥效,而且口感也會變甜,白朮原本嘗起來是膠質的感覺,也會變得很脆,其中要數天麻党參粽、靈芝粽最「金貴」。 這些養生粽能不養生先放一邊,但有一點,肯定比市場上的普通粽子貴多了。「天麻口感微甜,党參每斤賣到近7000元,做成粽子,自然價格不菲。而靈芝,產地是大別山,用野生甘草調味后,苦澀的味道沒有了,而是苦中帶甜的奇特味道。

今咱聊聊隨園粽子,《隨園食單》載有揚州洪府粽子和竹葉粽,洪府制粽就是火腿粽,有兩種製法,一是取頂高糯米,撿其完善長白者,去共半顆散碎者,淘之極熟,用大箸葉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塊,封鍋悶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斷。食之滑膩溫柔,肉與米化。或薦用火腿肥者斬碎,散置米中包成棕子。

竹葉粽,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干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蘆葦葉就是蘆葦的葉子。蘆葦是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葯。我國民俗有在端午節用蘆葦葉包粽子的習俗。蘆葦葉上有毛或有細毛。葉舌有毛,葉片長線形或長披針形,排列成兩行。葉長15-45厘米,寬1-3.5厘米。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當然,只要是無毒、帶有植物清香的葉片都有被用來做粽子的潛質。而各地粽葉的選擇更是基於四字方針就地取材。像山東東南地區,居民選擇寬大的槲樹葉多層疊加作為粽葉材料;海南居民則會選擇熱帶多見的芭蕉葉來包粽子;四川某些地區更特別,用的居然是玉米皮;寧波、重慶連竹筍皮也拿來包粽子。

下面製做隨園的竹葉棕,粽子有三角粽、四角粽、小腳粽、錐形粽,咸粽子、甜粽子是啥樣呢,其實隨園竹葉粽就是最傳統粽子白糯米粽,不少人認為,南方人偏愛咸粽,北方人則青睞甜粽。這種說法並不准確。粽子的餡料並沒有南北之分,從時間發展上看,最初是白糯米粽,然後發展成素餡的,比如黃豆、紅豆、綠豆、蠶豆等豆類餡,以及紅棗、豆沙餡,再發展成葷餡,比如鹹肉、火腿、香腸、鴨蛋黃等。

《隨園食單》記載:取竹葉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隨園竹葉棕就是南京最傳統的粽子白糯米粽,米用江米,就是糯米 北方就叫江米。蒸熟以後蘸糖吃。形狀是小腳粽。可現在超市裡的粽子多以三角粽、四角粽為主,很難找到傳統的錐形粽和小腳粽。粽子包得紮實,手藝優劣從煮熟的粽子形狀一眼就能看出來。每個角大小都一樣,餡不會從粽葉中間「擠」出來,好了粽子做好了,在下送上一盤隨園的竹葉粽,祝大家端午節即「快樂」又「安康」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路,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