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小說《我的前半生》,和全面崩塌的體面

根據亦舒小說《我的前半生》改編的電影劇一開場,亦舒迷就氣炸了。

首當其衝的是衣品。「且行且珍惜」的馬伊俐,穿著大紅大紫大綠大黃的衣服徐徐從外灘走到我們的面前,亦舒筆下帶著些許港大優越感的穿米色開司米闊腿褲的中產階級太太,變成了艷俗闊太,一出場就深深辣傷了大家的眼。

其次,為人處世的姿態。原著里咬著牙直挺挺看著丈夫離去的子君,變成了了傻不稜登的「十三點」,不諳世事的受傷小鹿,變成失去理智雙眼血紅上前撕咬小三的鬣狗。

最最不能忍的是價值觀嚎叫著「愛情有用么」「教養一錢不值」,一昧相信靠自己手段拿住男人的上海「下只角」作派的婦女,怎麼可能答應離婚?離婚後又怎麼可能逆襲?這種劇情哄哄鬼倒也罷了,偏還要披著亦舒小說的外衣,讓一眾相信智商、信仰體面人生的亦舒迷們產生了嚴重的不適感。「有一種朝青春期潑屎的感覺。」網友說。

其實較真起來,我們的青春期或許真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現在再去看亦舒的小說也會駭笑,白襯衣三個骨的卡其褲子,午夜飛行的暗香,亦舒的女主角個個都是自我感覺奇好的都市女郎,「也不是不快樂的」,拒絕了條件優越的男性追求之後,亦舒女郎們略帶寂寥地感嘆一句,連對方的名字都不屑提,自傲自憐且自戀,如果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也還是相當吃不消。

《我的前半生》算是亦舒小說里最寫實的一部,那些離婚後身邊親人的真面目與求職求生的辛酸苦楚,我想統統都來自真實體驗。亦舒早早21歲就離了婚,1978年,她的閨蜜方盈也離了婚,那種年代離婚女性的種種難堪痛苦之處,沒有經歷過還真寫不出來。

亦舒一輩子都在提倡女性獨立自主,但終究離不開男性的視角,就算是《我的前半生》里,子君的逆襲成功多少也靠加拿大鑽石王老五的搭救。「婚姻仍是最體面的制度」,亦舒在《我的前小半生》的結尾這麼說,所以生活里的她死活要嫁一個教授,死活要生下個女兒,這也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她老人家是一位生於1946年的女性,在她的時代,她已經是十分前衛。

但師太這不甚徹底的女性主義,還是讓信奉亦舒的好姑娘們多少有點泄氣,因為小說里的女主角總歸有乾淨儒雅有擔當的鑽石王老五前來救場,當下生活里要出現個把「家明」還真比中頭彩還難。

我其實最最不理解的是,製片方為什麼要買一個三十年前的亦舒小說殼子來表現現下的中國?大概貪圖那都市化的背景與女性市場。但亦舒小說出了名的難改編成影視劇,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男主角。

就說《我的前半生》原著吧,男一是負心漢,男二是同志拍擋,男三是油滑前同事,男四是「外國家明」,男五才是最後娶了子君的人。電視劇讓兩個閨蜜同時愛上一個靳東,從影視劇操作上說得過去,但讓清高冷艷的亦舒女郎變成了二女搶一男的狗血女子,對亦舒迷們,是可忍孰不可忍?怎麼說呢?亦舒是有點過時,但怎麼也是曾經塑造我們三觀的師太級人物,她最看重女性在情感里的個人尊嚴,「做人最緊要姿態好看」,活得體體面面是她終其一生要追求的。

同名電視劇之所以讓人憤慨,是因為它里裡外外表現出的正是亦舒此生最恨的敵人:市儈。不單單是因為劇中的女主角市儈,還因為這部電視劇橫空出世的姿態尤其市儈:披著亦舒的外衣來打市場,滿目卻全是花式撕叉,沒半點體面可言。

更為殘酷的是,在憤慨的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羅子君們又確實活靈活現了現下中國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太太,不事生產,不學無術,毫無審美,還粗俗戾氣。馬伊俐演的這個子君3.0,簡直就是亦舒上世紀80年代港版1.0版本的對立面。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師太花了大半輩子,寫了三百多本書,想要教化女性追求體面的人生。但在這一代中國女性的身上,還真是沒起半分作用。我們不但要面對一部電視劇對於亦舒精神的雙重背叛這件小事,更要面對真實生活里亦舒精神全面潰敗這件大事。

是的,體面也好,姿態也好,尊嚴也好,全部變成了不值一提的笑話。一想至此,竟連憤慨也沒有了,只好生生地打了一個寒戰。

http://www.cheaa007.com/xinwenzhongxin/ruanwenfabu/2017/0711/42.html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