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體性問答(七)

(三十一)問:楞嚴經中講因地心和果地覺同,是什麼意思?

答:因地就是還沒有成佛的時候,正在菩薩階位時,果地就是已經成就的佛地階位。眾生在因地菩薩位所證悟的心,應該是與佛地的那顆圓滿覺悟的心是同一個,不能是兩個,否則因地心,就不能到佛地去,那就是生滅性的妄心,不是真心如來藏。菩薩明心時所悟的那個心,應該是不生不滅的真實心,不能是有生滅性的妄心七個識。明心悟道時,要悟得真,不能悟錯了,悟錯了,就不能成佛。

很多人悟得意識心偶爾沒有妄念時,就認定那就是原本清靜的自性如來藏了,這個誤會就大了,如果像這樣認賊為子,就要自劫家寶,最後將要一貧如洗,顛倒輪迴,不得解脫,既不得真實受用,更談不到成佛了。

成佛的真體就是自性如來藏,這個心一直到佛地都不滅失,妄心不能一直到佛地不變不滅,也沒有什麼真實的功德,都是如來藏賦予的功能作用。當菩薩時所悟的心應該原本就是清靜沒有妄念的自性如來藏,不用通過修行來強求克制自己不生妄念,然後再認為這個壓制了妄念的心就是真如,這個假真如不是佛地那個具足常樂我凈的真如,不能認此賊為親子,否則就不能成佛。

Advertisements

(三十二)問:如何才能盡量善護悟之前的心,然後走正確的修行道路?

答:悟前和悟后的心都有兩種,一種是真心,一種是妄心。善護其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要善於護持妄心,使妄心去除染污和邪見,逐步獲得清靜的智慧,明了更多更深的般若之體性,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走在成佛的路上,沒有偏離正軌。善護其心的另一個意思是,悟前要通過學真心般若之理,明了如來藏是成佛的真體,只有修學如來藏法,才是正修行,要懂如來藏的體性,認如來藏為真實不生滅的我,是實相心體,是出生五陰十八界我的本心,才能證悟如來藏,從而獲得大智慧。悟后也要善於學習和觀察如來藏的功能體性和運作,廣修福德,才能不否認如來藏為真心,才能不退回到妄知妄覺之中,成為退道的菩薩。

Advertisements

實際上真心不用我們護持,祂不貪不喜不厭,沒有無明煩惱妄動,是一尊本來大好的天然自在佛。每個修行人所要做的就是善護七識妄心,要讓妄心具備開悟的菩薩所應具備的條件,讓妄心與聖性靠攏,修行菩薩六度,好好地行持戒定慧,修學正確的般若理,修學正確的禪定,才能滿足菩薩六度的條件。悟后也要福慧雙修,不能只修慧而不修福,只有福德具足的時候,心性才能柔軟和調和,才能接近於大乘的菩薩的心性,從而能承擔起菩薩引導眾生、教化眾生的重任。

(三十三)問:有情與無情的區別在哪裡?

答:有情有如來藏在身中運行,如來藏親自執持色身,眾生就有血肉之軀,有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無情沒有單獨如來藏的親自執持,就沒有肉體和色身的功能作用,沒有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眾生生存就需要有色聲香味觸這些無情物來作為供給所需,無情物是眾生生存的環境依報,是眾生賴以生存的器具。

沒有眾生的七識,也就沒有無情物的出現,無情物依眾生的第八識第七識而有。器世間既有有情眾生,也有無情物,都是共業眾生的所有第八識共同執持著,也不離第八識而有。當我們吃蔬菜水果的時候,蔬菜水果,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執持的,我們吃時,進入口中,就會漸漸地成為自己的如來藏單獨執持的了,只是執持的方式與執持五陰七識有所不同罷了。因為無情物沒有肉體和識心,也就沒有覺受,因此就不會痛苦。

(三十四)問:什麼是解脫?

答:解脫是心無貪愛,心無貪嗔痴染污,心無無明,不被一切法所束縛,這樣的心就是解脫的,才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輪迴。解脫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的不用修行就有的解脫,一種是通過修行才能獲得的解脫。

先天性就解脫的是本來就沒有任何束縛的如來藏心體,祂沒有貪嗔痴煩惱,因此就不受貪嗔痴煩惱所束縛,不貪三界法,因此就不受三界束縛,沒有無明,就不受無明束縛,本身是無我性的,就不受我的束縛,祂就能自由自在,不受萬法束縛,不在三界里受生死輪迴苦。通過修行才能獲得的解脫,是七識妄心所得的解脫,七識妄心通過修行大小乘之理,斷除煩惱,斷除無明,就能得解脫,出離生死,得涅槃,獲得清涼。

歡迎加入解脫般若唯識四群:29543734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