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針灸經典處方分享(三):祛風行氣方,清泄陽明方

針灸經典處方又來了,歡迎閱讀,收藏並轉發,文末有福利,不要錯過!

祛風行氣方《采艾編翼》

【處方】風門、通天、玉枕、足通谷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第二肋間動、靜脈后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

風門

通天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另說在前髮際正中直上4.5寸。

通天

玉枕在後頭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玉枕

足通谷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前方,赤白肉際處。布有趾底固有神經,足背外側皮神經,趾底動、靜脈。

足通谷

【功用】通經止痛

【主治】太陽頭痛

【操作】針刺用平補平瀉法,風門斜刺1~2寸,通天、玉枕平刺0. 5~1寸,7~10次為1療程。留針20分鐘,每日1次。0. 3~0. 5寸,足通谷直刺

Advertisements

【方義】風門為手足太陽之會穴,別名熱府,背俞,熱府俞,膀胱經氣血在此化風上行,疏散太陽經之經氣,運化膀胱經氣血上達頭部,可疏風散邪,清熱解表;通天穴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經穴,膀胱經氣血在此受熱脹散上行於天,故可清熱除濕;玉枕穴是膀胱經冷熱之氣相交匯之處,既散熱又冷降,所散之熱循膀胱上行,冷降之氣循膀胱經下行,可以升清降濁;足通谷為膀胱經之滎穴,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會也,兩山中間的空曠之處也。指膀胱經經氣在此冷降歸地;四穴均為太陽經之經穴,同取可貫達太陽之經氣,各穴各有專攻,通天在上,通於天部,散熱除邪,玉枕升降傳輸,風門貫經氣於頭上,足通谷瀉熱於下,通達經氣,足太陽膀胱經經脈貫穿全身,主一身之表,四穴同經相應,脈氣相通,經絡通則頭痛止,針對太陽頭痛,功效顯著。

Advertisements


清泄陽明方《采艾編翼》

【處方】大迎、豐隆、解溪

大迎在面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布有面神經及頰神經,前方有面動、靜脈通過。

大迎穴

豐隆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布有腓淺神經及脛前動、靜脈分支。

豐隆

解溪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足拇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布有腓淺神經,腓深神經和脛前動、靜脈。

解溪

【功用】清泄陽明、通經止痛

【主治】陽明頭痛

【操作】大迎直刺0. 5~1寸,豐隆直刺1. 5~2寸,解溪直刺0.5~1寸,以上諸穴,得氣后均施瀉法,留針15-20分鐘,每日1次,7次為1療程。

【方義】大迎為足陽明胃經腧穴,《外台秘要》中記載大迎穴主寒熱,頸瘰癧,癲疾,……。本穴位置鄰近病變局部,可疏通局部氣血,行瘀散結,而脾胃相表裡,針之亦可健脾化痰;豐隆為足陽明胃經之絡穴,為豁痰之要穴,可以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解溪為足陽明經之經穴,經氣在此傳輸轉折,向上傳至天部,可通經活絡,養血益氣;三穴共為陽明經腧穴,。天地人三部取穴,大迎在上布散精氣,豐隆在中,和胃祛痰,解溪在下,清瀉陽明熱邪,三穴貫通足陽明之經氣,瀉熱祛痰,通經活絡,「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共同治療陽明頭痛。


友情提示:文中引用醫案、方劑素材來源於「中醫智庫」APP,希望獲得更多名家醫案,方解,請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智庫」下載。

腧穴美圖來自於「神黃中醫百科」歡迎查找使用!做中醫人好用的百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