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楚喬傳》歷史原型宇文家族之周武帝宇文邕:沉毅有智謀,人莫測其深,誅權臣於文護,親政,病死

宇文邕

宇文邕(543年-578年),宇文泰第四子,宇文覺和宇文毓異母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稱北周武帝,病逝於578年,36歲,謚號武皇帝。

宇文邕「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其父宇文泰對其少年老成很是驚異,經常對人說「成吾志者,必此兒也。」

其兄明帝當政時,宇文邕任大司空、明帝對其十分信任,朝廷的大事,都會和他商議。宇文邕頗有城府,性格深沉,見識宏遠。如果不是明帝問他,他輕易不會發表意見。明帝曾嘆息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武成二年(560年),明帝被宇文護下毒,生命垂危之際,急召群臣,口遺立宇文邕為帝。

宇文邕即位,是為北周武帝,時北周政局十分動蕩,大冢宰宇文護把持朝政。宇文邕的智慧在此時得到充分的發揮,十七歲的他確比他的兩位兄長成熟很多,他深知此時自己的處境,一不小心,將會步其兄的後塵,招來殺身之禍。因而他裝傻賣痴,小心謹慎,韜光養晦,暗暗積蓄力量。

周梁躁公侯莫陳崇,懂些方術,他忘了禍從口出的真理,有一次,他對自己身邊親近的人說:「晉公(宇文護)今年不利,恐將死耳。」

親近的人很快把這些話傳了出去,宇文邕知道后,馬上召集諸大臣,當面問責侯莫陳崇。很快,侯莫陳崇就被宇文護殺了。不久,宇文護又表彰宇文護,詔稱:「大冢宰晉國公,親則懿昆,任當元輔,自今詔誥及百司文書,並不得稱公名。」

宇文護特別孝敬他的母親,宇文邕對其母就竭力討好奉承,似親母侍之,「凡所資奉,窮極華盛,每四時伏臘,周主帥諸親戚行家人之禮,稱觴上壽」。凡此種種,極盡討好之能事,以博得宇文護的歡心。由於宇文邕把戲演得太逼真了,宇文護好像很受用,就放鬆戒備。

宇文毓

但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宇文毓表面上裝傻曲從,任其專權,暗中卻在積聚力量,等待機會。

當時太后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頗好飲酒,屢勸無果。宇文毓決定在此使計。他先準備了一篇《酒誥》,對宇文護說:「太后春秋高,頗好飲酒。雖屢諫,未蒙垂納。兄今入朝,願更啟請。」就是要宇文護用《酒誥》的說辭,勸勸太后,不用飲酒了,飲酒危害有多大之類的話。這也是人之常情啊,我勸她不聽,只有您來勸才有效果嘛,宇文護滿口答應。

宇文護進到太后居處,就對太後讀起了《酒誥》,趁著他正讀著入神的當兒,說遲時,那時快,站在宇文護後面的宇文毓舉起玉珽,朝宇文護的腦袋狠狠猛擊,宇文護當時就被擊暈在地,宇文毓忙令宦官何泉拿刀砍殺宇文護,何泉嚇得心慌手顫,連砍幾刀都沒砍到要害,一旁的宇文毓同母弟衛公直跑過來幫忙,終於殺死了宇文護。隨後宇文毓將宇文護的兒子、兄弟及親信全部斬盡殺絕。至此時,宇文毓隱忍了長達十二年。

誅殺宇文護及其黨羽后,宇文毓著手就削弱大冢宰的權力,規定六府不再聽命於大冢宰,以加強皇權,又改諸軍軍士為侍官,使軍隊從屬於皇帝。再取消兵源的民族限制,境內凡男悉可為兵,擴充了軍力。又限定地方長官與僚屬的關係,防止地方權力個人化。

574年,宇文邕下詔禁佛、道二教,經書、佛像盡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為民。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當時突厥強盛,而北齊、北周的威脅首當其衝。宇文邕為不三面受敵,採取了政治聯姻,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宇文邕才跟突厥翻臉,謀伐突厥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后,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僧、尼還俗,重新編戶,使寺院人口向朝廷納稅服役,充實了兵源和財力。

據史書記載,宇文邕生活儉樸,身衣布袍,寢布被,無金寶之飾。諸宮殿華綺者,皆撤毀之,改為土階數尺,不施櫨栱。其雕文刻鏤,錦繡纂組,一皆禁斷。後宮嬪御,不過十餘人。

對下則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士卒都拚死力。勞謙接下,自強不息。以海內未康,銳情教習。至於校兵閱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齊之役,見軍士有跣行者,帝親脫靴以賜之。

每宴會將士,必自執杯勸酒,或手付賜物。至於征伐之處,躬在行陣。性又果決,能斷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強。破齊之後,遂欲窮兵極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間,必使天下一統,此其志也。

公元578年,宇文邕率軍分五路伐突厥,未出發即病死,英年早逝,時年僅36歲,謚號為武皇帝,廟號高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