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口甜、口酸等口中異味,多數是臟腑出了問題,如何應對?

嘴巴里總是感到怪怪的味道,有時淡,有時苦,有時還會感到酸酸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中醫認為,如果嘴裡突然出現口淡、口苦、口酸、口咸等不舒服的感覺,其實是在提醒你,身體有疾病。

口內的津液與心,肝、脾、肺、腎等臟器是相通的,口中有異味往往是因為內部臟腑出了問題。

口苦——肝膽火旺

《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篇》中記載: 「膽液泄,則口苦。」

《素問 ·痿論》 中也提到: 「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

也就是說,口中發苦多為熱證,是火熱之邪內侵的表現,尤其是肝膽火旺、膽氣上逆。熱症患者除口苦外,還會有口乾舌燥、苔黃、喜冷飲、尿少色深、大便乾燥等癥狀。

對策:

用蒲公英根2.2g,胎菊0.5g,金銀花0.3g製成金蒲菊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可反覆沖泡!清肝利膽,去火排毒。

Advertisements

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熱,但其清中有透、透中有清,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胎菊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用眼過度的眼睛乾澀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與蒲公英配合適用,清熱解毒。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能清熱解毒,可改善口臭。

口酸——肝胃不和、肝胃鬱熱

中醫認為口中發酸的病根在於肝胃不和、肝胃鬱熱,致使肝液上溢、胃酸過多。如果只是偶爾感到口酸,多是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飲食過暈,不用擔心。

對策:

用山楂泡水飲用,山楂是助消化、解決積食最便宜好用的「葯」,將山楂30克加入適量的水煮20分鐘左右,飯後服用,效果較好。

Advertisements

口甜——脾胃濕熱

口中經常發甜的人則是脾胃有問題,多為脾胃濕熱、熱蒸上溢的外兆,少數為脾虛,虛火迫脾津上溢,久了會發展為糖尿病。

現代醫學也證明了口甜是糖尿病患者和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的信號。糖尿病患者口中發甜是因為血液中含糖量增高,唾液中的糖分隨之增高。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可引起各種消化酶分泌異常,當唾液中的澱粉酶含量增高時就會出現口甜。

對策:

用玉米須1g,蒲公英茶0.5g、玉竹0.5g、玫瑰0.3g,碾碎后做成蒲公英玉參茶包泡水喝,可去濕熱、降糖。

蒲公英歸肝、胃經。尤其適合濕熱體質,治熱毒、癰腫。而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炎症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蒲公英根的消炎作用,再加上蒲公英多糖的降糖的作用,可以很好的調理血糖,預防糖尿病。玉竹是《中華藥典》中經實驗證實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藥之一,對於糖尿病引起的口乾、口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玫瑰花性溫和,可滋養心脈,加入此方中,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微寒,使其不寒不燥,適用性更強。

口淡——脾胃虛弱

口中淡而無味,食欲不振,多是脾胃出了問題。

如果伴有胃部脹滿、大便稀薄、脈細等癥狀,則多半是脾胃虛弱,治療時應以健脾、和胃為主。

如果伴有疲乏無力、大便稀軟、舌苔厚膩等癥狀,並且不喜歡喝水,則多半是腫胃有濕,治療時應以燥濕、和胃為主。

對策:

將山藥、大棗各10克,放在水中煮半個小時,做成山藥大棗飲,每天飲200毫升左右,大約喝一周。山藥、大棗都是健脾補氣的食物,能夠讓虛弱的脾胃得到調養。

口咸——腎陰不足

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多見於神經官能症、慢性腎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

對策:

可以用枸杞泡水來調理,或者當口中鹹味較重時,直接含幾粒枸杞在嘴裡也是可行的。

很多人都出現過上述的一種或者幾種口腔異味問題,除了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緩解癥狀,還應該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縱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膩,嗜食辛辣,吸煙嗜酒等,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嘴巴里出現奇怪的味道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