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多種疾病先兆

很多人會把頭暈與眩暈當成一回事,其實,頭暈與眩暈是有區別的。

頭暈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包括眩暈、頭腦昏沉、頭腦不清醒等,而眩暈則指患者對於空間關係的定向障礙或平衡障礙的一種運動錯覺。眩暈是很多嚴重疾病的「先兆」和癥狀,生活中很容易認為是勞累、上火、睡眠不好而被忽略。其實眩暈最主要的原因是耳朵掌管平衡的內耳出問題引起的,近年來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激烈、社會矛盾的凸現,眩暈發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為什麼我們會眩暈?

眩暈是多種疾病先兆 預防與調養

我們身體主管位置感覺和平衡的有眼睛、耳朵、小腦、大腦,在這個體系中任何部位發生問題都有可能出現眩暈,如外、中耳疾病,內耳中前庭及迷路發生生理及病理性改變,腦病變等,有些疾病如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內耳神經營養不足,也會引起眩暈。

眩暈可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類。周圍性眩暈是指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的病變導致的眩暈症,占眩暈症的70%以上。此類眩暈多與耳鼻喉科的疾病相關,常見的有耳石症、美尼爾病、迷路炎、使用鏈黴素或慶大黴素引起的藥物性眩暈等。中樞性眩暈是指腦幹、小腦、大腦及脊髓病變引起的眩暈,多與神經科疾病相關,常見的有后循環缺血、腦出血、顱內腫瘤、顱內感染、多發性硬化、眩暈性癲癇及外傷性眩暈等。這類患者除了眩暈外,還可伴有視物成雙或模糊、共濟失調、肢體無力和麻木、言語不清、意識喪失等癥狀。

眩暈是一種主觀感覺

患者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或感到自身晃動、景物旋轉。發作時,患者睜眼時感覺周圍物體在旋轉,閉眼后感覺自身在旋轉,還可以表現為飄浮感,可伴或不伴耳鳴、耳聾、心悸、冷汗、噁心、嘔吐、血壓升高或降低,甚至伴有腸蠕動亢進和便意頻繁等。

引起眩暈的N種疾病

耳源性眩暈有美尼爾病、前庭神經元病、位置性眩暈、中樞性眩暈、大前庭水管綜合征、中毒性眩暈等。其他如頸椎病、席漢氏綜合征、腦佔位性病變、顱腦外傷、視性眩暈等。

耳石症是其中一個特殊的類型,也是治療最為立竿見影的一個。所謂耳石其實是附著在內耳半規管膨大部位的微小顆粒,當頭部受到外力撞擊,或者內耳淋巴液比重發生變化的時候,耳石會脫離原來位置,滾到半規管里,稱為耳石脫位。比如65歲的張大爺一向身體硬朗,半年前突然在坐著或站著時只要頭向左側一轉動,甚至睡覺時身體向左側翻身,立刻就會感到天旋地轉。當調整體位后,眩暈就會好轉。醫生給他進行了手法耳石複位術,經過醫生幫他調整幾個姿勢,調整頭的方向,耳石回復原來位置后很快就好了。

眩暈也有真假

1.真性眩暈是指由於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眼性、本體感覺障礙性和前庭性眩暈。

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多數癥狀較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幹梗塞等,常反覆發作。

眼性眩暈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車上長時間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現眩暈及鐵路性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急逝的流水,會感到自身反向移動和眩暈。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癥狀就會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現復視和眩暈。

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姿勢感覺性眩暈,見於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覺障礙和運動失調而引起的眩暈。

2.假性眩暈

是指由於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症、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症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患者感到「飄飄蕩蕩」但沒有明確的轉動感。

引起頭暈的常見疾病

1.腦血管病:突然發生劇烈頭暈,可伴有噁心嘔吐,10-20天後逐漸減輕,多伴有耳鳴、耳聾,而神志清晰。

2.腦腫瘤: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呈搖擺感、不穩感,常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癥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腦神經受損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

3.頸椎病:伴有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覆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係。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后枕部疼痛。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

4.眼源性頭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后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后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

5.心血管病:高血壓病引起的頭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

6.內分泌因素:低血糖性頭暈常在飢餓或進食前發作,進食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頭暈。

7.血液病: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

8.神經官能症:病人癥狀表現多樣,頭暈常伴有頭痛、頭漲、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焦慮、多夢、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症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於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

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

前庭檢查:(1)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2)眼球震顫實驗。(3)眼震電圖。(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

常用腦幹電位測聽檢查。由於位置神經和聽神經是伴隨行走的,可以通過對聽神經的檢查間接判斷位置神經的情況。

影像學檢查:

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佔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診斷:

應明確眩暈的性質:周圍性眩暈,眼球震顫多有固定方向;陣發的、偶發的或嚴重的眩暈發作,間歇期無異常者提示周圍性病因;單側耳聾伴耳鳴是周圍性病因;單側耳聾伴耳鳴是周圍神經病變的可靠標誌。中樞性眩暈,眼球震顫方向不固定;持續的眩暈或失平衡狀態,伴有眼球震顫與步態障礙者,提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復視、構音不清、共濟失調、單側輕癱等也提示中樞性病變。

對症治療和病因治療相結合

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使用藥物減輕眩暈癥狀,並改善內耳血液循環,解除迷路積水,適當使用鎮靜藥物解除焦慮。耳石症的患者可採取手法複位治療,療效確切。

預防與調養

■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醫生應多做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及顧慮。

■發作時應卧床休息,室內宜安靜,空氣要通暢,光線盡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飲食宜少鹽。

■發作間歇期不宜單獨外出,以防事故。

暈眩病人的平衡訓練

1.走直線,頭部向右,或頭部向左。

2.依阿拉伯數字8的字形走路。

3.練習倒退走,或腳跟碰腳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