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泡腳去濕氣好,泡腳的正確方法與泡腳的禁忌

足浴的歷史有數千年,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晉代《肘後備急方》,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

古語有云:「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真是字字珠璣,皆為妙語。

雙腳是人體穴位最為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著與各內臟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這裡,藥物的作用可以通過足部穴位、經絡的傳導至各臟腑,起到保健作用。

泡腳最佳時間

專家建議晚九點泡腳最能養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Advertisements

泡腳最佳時長

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常見病、多發病的保健效果不錯,但要注意根據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一味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

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還有中藥熱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裡放入煎煮過的藥液(可對水稀釋),然後按普通熱足浴的方法進行。但是,特別提醒老年人,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因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泡腳最佳水溫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維持在38°~43°為宜。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後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

Advertisements

泡腳的禁忌:

1.忌剛吃飯或空腹后泡腳。應飯後半小時。

2.忌水溫過高。應40-50度。

3.忌時間過長。應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4.忌自作主張,亂放中藥。

5.經期或妊娠期婦女; 有出血癥狀的病人不可泡腳。

現在大家都知道泡腳的方法和禁忌了,那麼泡腳水裡加什麼去濕效果更好呢?

1生薑泡腳:加強活血效果、驅寒、祛濕等。不過生薑泡腳的效果不如老薑泡腳的效果,老薑可以說是生薑加強版,其功效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所以在冬季,非常適合使用老薑泡腳,在冬季,用生薑泡腳,可以驅寒、祛濕、活血。

2加鹽泡腳: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痛,性急愛生氣,急噪心煩, 上火下寒,腿腳腫脹、消炎殺菌、殺菌止癢。

3花椒泡腳:花椒在葯里屬於祛寒類藥物,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陽氣,利氣行水。另外花椒還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舯等功效。

4紅花泡腳:紅花泡腳具有活血通徑、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的功效。

艾葉泡腳包

艾葉與其它各種材料搭配好的泡腳粉,先放入40~50度的水中浸泡3分鐘,就可以開始泡了;簡單又有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