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如何鑒別面肌痙攣與抽動症?

面肌痙攣根據病因可分為特發與繼發兩種,前者約佔發病總數的2/3,多查不出明顯的誘因,近年來,有學者提出面神經出橋腦根處被走行的小動脈壓迫的說法,且已通過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後效果滿意得到驗證;後者亦稱癥狀性面肌痙攣,凡在大腦皮層到面神經分支末梢的整個通道中,任何壓迫刺激性病變均可誘發此病,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腫瘤、橋腦角的佔位性病變、腦炎、蛛網膜炎、顱凹陷症、多發性硬化等等。

面神經出橋腦根處被走行的小動脈壓迫,是構成面肌痙攣的主要誘因,人到中年以後,這些正常和神經交叉壓迫的血管開始硬化,血壓升高,長期壓迫神經可引起脫髓鞘變性,使神經軸索間發生串電現象,興奮由傳出而變成傳入,可有大量異常電位蓄積和發放,進而引起面肌痙攣發作。這一理論不僅可以解釋面肌痙攣,同時還可用於解釋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

Advertisements

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對該說法提出了否定意見,理由是並非所有面神經血管受壓的人都發生面肌痙攣,同時有20%~30%的面肌痙攣患者查不到明顯的面神經受血管壓迫現象。通過對患者血清和腦脊液微量素測定,發現絕大多數患者的血清內鈣、鎂離子均明顯減少,可見血管壓迫性神經脫髓鞘的發生需要一定的微環境條件。

如何鑒別面肌痙攣與抽動症?

面肌痙攣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病初多表現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即所謂的眼瞼跳動。隨病情發展,逐步緩慢擴展至同側面部的其他面肌,以口角顫動最明顯,嚴重時會連帶頸部;病初面肌顫動較輕且僅持續幾秒鐘,以後逐漸加重並延長至數分鐘或更長時間。嚴重者患側面部出現強直痙攣和功能障礙,並可累及同側肢體,如不能持續睜眼、口角歪斜、獨自行走困難等;多為一側發病,常因精神緊張、疲倦及自主運動而加劇,呈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顫動。

Advertisements

抽動症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抽動,伴有語言或行為障礙的綜合征。面部肌肉出現抽動時,可表現為眨眼、眼球翻動、斜眼、皺眉、撅嘴、咧嘴、張嘴、歪嘴、皺鼻、伸舌、舔嘴唇等動作;頭頸部肌肉抽動,可表現為點頭、搖頭、扭頭、挺脖子、聳肩。除肌肉抽動外,患者常會出現異常發音。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